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肉芽肿病合并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肉芽肿病(CGD)合并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CAEBV)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例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GD合并CAEBV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

该例患者移植后嵌合率及基因检测均为100%完全供者型。在后期随访的39个月内均未出现反复的严重感染,EBV-DNA拷贝数为0,无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表现,生命质量较高。

结论

清髓方案预处理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CGD合并CAEBV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携带单杂合致病基因的亲缘单倍体供者如果血液和免疫学功能正常,也可以作为有效的供者来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采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口服治疗后发生治疗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后,先后采取小剂量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与泼尼松重叠联用,症状缓解后伊马替尼逐渐加量,并逐渐减停泼尼松,间质性肺炎治愈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分子
目的提高对少见淋巴瘤特殊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以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讨论AITL的发病机制、治疗、预后。结果患者为73岁女性,发病时以高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要临床表现,后行腋窝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经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AITL,予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迅速获得缓解。结论AITL
目的探讨浆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浆细胞肿瘤患者骨髓液、骨髓组织、外周血、尿液检查资料,其中骨髓液行骨髓涂片、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分型、第二代基因测序(NGS)等检测;外周血除用于细胞形态观察以外,还与尿液一同用于免疫固定电泳及游离轻链检查;骨髓组织用于观察骨髓组织结构及纤维化情况,并进行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R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1篇文献,共计3 192例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RA患者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于MA患者(OR=0.43,9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三种ALL-MRD检测手段包括免疫球蛋白重链/T细胞受体(IGH/TCR)基因重排检测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法、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法。IGH/TCR基因重排检测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二代测序(NGS),前者主要检测IGH/TCR重排基因的可变区,比普通FCM灵敏一个对数级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伊马替尼诱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 μmol/L伊马替尼分别联合不同浓度的GSK3抑制剂氯化锂(1.0、2.0、4.0 mmol/L)、SB216763(0.5、1.0、5.0 μmol/L)及TWS119(0.5、1.0、5.0 μmol/L)作用于K562细胞,分别以1 μmol/L伊马替尼为相应对照组。用CCK-8法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例LPL/W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3例LPL/WM患者中位年龄60岁(35~79岁),男性12例,女性1例,多以乏力或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患者均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M),3例伴有免疫球蛋白G(IgG)升高,其中1例
目的探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使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87例CML慢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国产伊马替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87例患者治疗3、6、12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分别为95.4%(83/87)、97.7%(85/87)、100.0%(87/87),完全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初诊AML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CD3+ CD4+ IL-17+)占CD4+ T细胞比例(简称Th17比例)及IL-17A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诊断困难,导致死亡率高。中性粒细胞CD64应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多年,被证实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但是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的诊断中应用较少,文章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诊断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