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这是当前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線各国国情存异,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兼容并包等独特优势,可以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多层次的、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凝心聚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举措,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多年来成果丰硕,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基础设施、产能、科技、人文社会等。“一带一路”建设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极大,“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和难协调的因素。
一、搭建政策沟通平台,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沿线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沿线各国的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历史文化等也大相径庭,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国家对该倡议存在不同的理解与期待。政策沟通是促进各国制度相互包容的过程,即通过深入沟通,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实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合作共赢。为了使沟通更为有效,这就要求参与政策沟通的主体具有广泛性,除了作为宏观政策沟通主导者的政府外,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在政策沟通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民政协代表广泛性和多重包容性特点正好适应了政策沟通中制度包容性以及参与主体广泛性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由不同界别组成,涵盖了不同党派、无党派、社会团体和其他界别的代表人士,包括了56个民族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完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人民政协既是政治组织机构,又具有一定的民间性特点,其“亦官亦民”、“ 非官非民”的特点,成为社会各界代表开展交流沟通的重要舞台,可以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既可以进行官方层面的沟通,亦可开展“民间外交”的社会交流。通过充分的交流沟通,相关国家对彼此的政策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找到与沿线国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促成沿线国家形成趋向基本一致的战略、决策、政策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双方战略设计相对接,最终实现各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互通
人文交流是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推动国家间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软实力,中央《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而人文交流是促进国家软力量提升的基本方式。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相互了解,消除疑虑,打通心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社会根基。“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虽是中国提出主导,但决不是中国的“一家独唱”,而是沿线各国的“大合唱”。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离不开沿线国家人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更离不开各国积极、广泛的参与。
人民政协在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法宝。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统一战线在促进政党、阶层、宗教、民族、海内外同胞等各种关系和谐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助统一战线,通过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人民政协可以在科学、教育、文化、宗教、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广泛的、各层次的、灵活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人民政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兼容并包的优势,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从而降低和防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风险与成本。
三、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就是凝聚人心和凝聚力量。作为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
(一)汇集起国内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涵盖了新疆、广西、福建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作为新时代带动中国进一步开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带一路”范围并不仅限于《愿景与行动》中所列省份,而是覆盖全国,延伸海外。“一带一路”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打破了以往的点状或块状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把全国连成片和形成带。通过各省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以及相互合作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有助于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汇集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在聚智聚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党派、社会团体、其他界别组织和人士等在人力、 智力、 资本、 技术等方面资源,把我国经济、 科技、 文化、 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力量汇集起来,画出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最大“同心圆”,不断推动 “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结果。
(二)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优势
海外华人华侨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其中约三分之二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华人华侨是中国与世界融通的重要桥梁,是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中国力量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体现。可以通个几个方面来叙述:一方面,华人华侨与所在的国家政府和人民联系密切,熟悉所在国的历史民俗、政策法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广大华侨华人始终又心系故乡,俗话说:“同根同源”。 因此,人民政协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治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各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与海外侨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他们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吸引和鼓励了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充分的发挥他们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让全世界更好地去理解中国和中国能更好地走向全世界做出贡献 。
(三)培养更多国际知华友华力量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壮大国际统一战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新时代的各级政协组织也在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统战思维和统战理念,把自身优势和光荣传统推广到国际层面,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扩大统战对象,培养更多的国际知华友华力量。通过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统一战线工作,找到与沿线国家在理念和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同沿线国家的议会、政党、社会团体、商会及有关政治上层人士,就双边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沟通,以此消除误解、形成共识和合力,实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四、发挥人才优势,提供智力支持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才是重中之重。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支具备一定规模、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人民政协各类人才荟萃,汇聚了各党各派、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大量人才。大多数政协委员自身就是业务骨干、科技精英,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及政治素质,可以发挥智库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出力。人民政协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研究,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也为各类企业、社会大众及其它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法律、金融和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五、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如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国对该国的整体观念或者判断,进而影响该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家利益。由于国家制度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西方一些国家从未停止对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的炒作、质疑甚至诋毁,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论”等论调甚嚣尘上,直接影响他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和观念,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国内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塑造和展示中国积极的大国形象的过程。
“一带一路”是合作互赢之路,在其建设过程中,不仅互尊互信、共商共建共享,切实推进落实各项措施和具体项目,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而且还要用国际上普遍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把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非官非民”是人民政协的一個重要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澄清对中国所实施政策的误解,建立起各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文联、侨联、民主党派等团体或党派的积极作用,对外讲好中国正能量故事,把中国价值、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大同市委党校)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举措,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多年来成果丰硕,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基础设施、产能、科技、人文社会等。“一带一路”建设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极大,“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和难协调的因素。
一、搭建政策沟通平台,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沿线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沿线各国的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历史文化等也大相径庭,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国家对该倡议存在不同的理解与期待。政策沟通是促进各国制度相互包容的过程,即通过深入沟通,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实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合作共赢。为了使沟通更为有效,这就要求参与政策沟通的主体具有广泛性,除了作为宏观政策沟通主导者的政府外,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在政策沟通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民政协代表广泛性和多重包容性特点正好适应了政策沟通中制度包容性以及参与主体广泛性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由不同界别组成,涵盖了不同党派、无党派、社会团体和其他界别的代表人士,包括了56个民族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完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人民政协既是政治组织机构,又具有一定的民间性特点,其“亦官亦民”、“ 非官非民”的特点,成为社会各界代表开展交流沟通的重要舞台,可以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既可以进行官方层面的沟通,亦可开展“民间外交”的社会交流。通过充分的交流沟通,相关国家对彼此的政策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找到与沿线国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促成沿线国家形成趋向基本一致的战略、决策、政策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双方战略设计相对接,最终实现各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互通
人文交流是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推动国家间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软实力,中央《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而人文交流是促进国家软力量提升的基本方式。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相互了解,消除疑虑,打通心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社会根基。“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虽是中国提出主导,但决不是中国的“一家独唱”,而是沿线各国的“大合唱”。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离不开沿线国家人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更离不开各国积极、广泛的参与。
人民政协在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法宝。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统一战线在促进政党、阶层、宗教、民族、海内外同胞等各种关系和谐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助统一战线,通过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人民政协可以在科学、教育、文化、宗教、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广泛的、各层次的、灵活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人民政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兼容并包的优势,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从而降低和防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风险与成本。
三、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就是凝聚人心和凝聚力量。作为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
(一)汇集起国内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涵盖了新疆、广西、福建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作为新时代带动中国进一步开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一带一路”范围并不仅限于《愿景与行动》中所列省份,而是覆盖全国,延伸海外。“一带一路”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打破了以往的点状或块状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把全国连成片和形成带。通过各省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以及相互合作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有助于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汇集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在聚智聚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党派、社会团体、其他界别组织和人士等在人力、 智力、 资本、 技术等方面资源,把我国经济、 科技、 文化、 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力量汇集起来,画出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最大“同心圆”,不断推动 “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结果。
(二)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优势
海外华人华侨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其中约三分之二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华人华侨是中国与世界融通的重要桥梁,是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中国力量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体现。可以通个几个方面来叙述:一方面,华人华侨与所在的国家政府和人民联系密切,熟悉所在国的历史民俗、政策法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广大华侨华人始终又心系故乡,俗话说:“同根同源”。 因此,人民政协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治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各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与海外侨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他们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吸引和鼓励了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充分的发挥他们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让全世界更好地去理解中国和中国能更好地走向全世界做出贡献 。
(三)培养更多国际知华友华力量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壮大国际统一战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新时代的各级政协组织也在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统战思维和统战理念,把自身优势和光荣传统推广到国际层面,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扩大统战对象,培养更多的国际知华友华力量。通过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统一战线工作,找到与沿线国家在理念和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同沿线国家的议会、政党、社会团体、商会及有关政治上层人士,就双边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沟通,以此消除误解、形成共识和合力,实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四、发挥人才优势,提供智力支持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才是重中之重。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支具备一定规模、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人民政协各类人才荟萃,汇聚了各党各派、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大量人才。大多数政协委员自身就是业务骨干、科技精英,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及政治素质,可以发挥智库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出力。人民政协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研究,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也为各类企业、社会大众及其它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法律、金融和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五、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如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国对该国的整体观念或者判断,进而影响该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家利益。由于国家制度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西方一些国家从未停止对中国外交战略与政策的炒作、质疑甚至诋毁,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论”等论调甚嚣尘上,直接影响他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和观念,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国内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塑造和展示中国积极的大国形象的过程。
“一带一路”是合作互赢之路,在其建设过程中,不仅互尊互信、共商共建共享,切实推进落实各项措施和具体项目,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而且还要用国际上普遍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把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非官非民”是人民政协的一個重要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澄清对中国所实施政策的误解,建立起各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文联、侨联、民主党派等团体或党派的积极作用,对外讲好中国正能量故事,把中国价值、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大同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