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阱超晶格物理随机数的测控信息保密传输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g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半导体晶格混沌物理随机数的测控信息加密方法。分析了半导体量子超晶格混沌物理随机数相关原理,设计了密钥分发、同步体制和星地系统信息交换理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物理随机序列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复杂度、相关性等,满足真随机特性,可应用于绝对安全的测控信息保密传输。
  关键词: 信息加密,量子阱超晶格,随机序列,线性复杂度,密钥
  【中图分类号】047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258-02
  1.引言
  随机序列在测量测距、扩频通信和密码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安全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伪随机数序列是由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通常是由确定性的计算机算法和长度有限的种子序列来生成。这种伪随机数序列容易实现且有极快的生成速率,通过特定的复杂的算法设计可以生成周期非常大,并且破解难度很高的随机序列,如BBM伪随机数发生器等。因此伪随机数序列在许多安全性要求级别不是很高的场合被广泛地使用。然而,不管采用的算法多么复杂,但它最终是确定的。一但入侵者獲取了最核心的算法,或是攻击者有了更强的计算资源及破解算法,那么就会降低伪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就会受到安全威胁。真随机数序列是由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不确定的物理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完全随机的,比如大气噪声,电子噪声,频率抖动等。 2013年中科院纳米所张耀辉团队研制了量子阱超晶格混沌物理随机数信号发生器,其速率达到80Gbit/s,且不具有可复制性,因而具备了真随机特性。本文以量子阱超晶格混沌物理随机数信号为基础,研究分析基于混沌物理随机数的测控信息保密传输的方法。
  2.相关理论
  2.1 随机性分析。
  量子阱超晶格结构示意图以及超高速处理版实物图如图1(a)和(b)所示。图1(a)给出的是50个周期的量子阱超晶格。量子阱中每层的实际厚度只有2nm夹在壁垒之间,壁垒层为GaAs/Al0.5Ga0.55As。
  混沌物理随机数就是从这一核心器件中发出的。产品化的超晶格混沌物理随机信号处理模块如图1(b)所示。
  首先对信号的相关特性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如图2所示。
  实验中随机截取了多段二进制随机数据,分别对其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任何两段数据的互相关为零;任一段数据的自相关只有延迟为零时为极大值,延迟增加自相关迅速为零,其抑制比高达76 dB。
  对每段数据的线性复杂度进行分析,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线性复杂度与理想可视为理想情况下的随机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2.2温度特性。
  温度和偏置电压是影响电子器件的重要因素,实验中我们对随机信号发生器的温度特性和偏置电压对信号的影响进行分析。器件特性随温度变化如图4所示 。包括I-V曲线图,出现混沌振荡时的时域图。
  3.同步方案设计与实现
  对于一个通信系统,同步是关键核心之一。实验中发现量子超晶格信号发生器具有如下重要性质。
  (1)量子阱超晶格随机信号发生器一经制作,来自同一母体的的器件具有完全相同的随机特性,其随机序列完全相同,与时间无关。
  (2)量子阱超晶格随机信号发生器的随机信号不仅与时间无关,而且与位置、磁场、压强、重力场等因素无关。但与温度、偏置电压和受激信号特性有关。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偏置电压和受激信号来获取不同的随机序列。
  (3)两个量子阱超晶格随机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随机序列的开始可以通过加控制偏置电压的加载或者受激信号的加载来控制。
  根据以上特点,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同步系统。
  图6中量子阱超晶格随机信号发生器A与B产生相同的随机序列,前者作为随机信号对二进制位流进行加密,后者作为密钥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密。实现测控信息加密传输。这种加密方法是基于物理真随机数的,具备不可破译的特性。其同步效果如图6所示。
  4 结论
  本文以量子阱超晶格随机信号发生器为基础,重点对其随机特性、同步特性进行分析设计,从实验上验证了信号的随机性和测控信息加密传输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M. Stipcevic and R. Ursin, An On-Demand Optical 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with In-Future Action and Ultra-Fast Response, Scientific reports, 5:1-8, 2014.
  [2]依思.斯图尔滕著.判涛译.上帝掷骨子吗——混沌之数学[M],上海远东版社.1996.
  [3]程极泰著.混沌的理论与应用[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不知未来还有多远,人类的着装文明就如此持续发展着,如今的我们,在对历史进行探索的同时也展开着自我的设计历程,原始服装作为人类服装史的开篇,对服装学习者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从猿人时期以兽皮为衣开始,至石器时代人类用石器或锐利的骨角进行兽皮分割,遮掩于不同的身体部位,到后来的分块分条进行连缀或以带子连接,到人类磨制骨针以及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着装,服饰文明就此开始了它的文明
期刊
摘要: 通过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冷再生强度形成的相关研究和试验,通过介绍乳化沥青、水泥与收回沥青路面材料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理论等来分析了乳化沥青的强度形成机理;总结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关键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再生机理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254-01  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实过程中,沥青路面
期刊
摘要: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中国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职业学院钳工教学中学习目标不充分,实践与理论脱节,钳工教学的实践导师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完善相关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完善考核制度,健全钳工管理制度等措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职业学院;钳工;实践教学;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
期刊
摘要: 随着我们国家近些年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道桥施工也不例外,道桥施工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它们的覆盖面积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它们的技术应用方面。近些年来,施工技术在不断的进行发展,相关的施工设备也在逐步的进行更新换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技术问题就会出现,本文将会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探析,同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道桥施工;技术问题;解决对策 
期刊
摘要: 受制于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硬件性能,传统的增强现实系统跟踪注册算法在实时性和精度上效果普遍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手机传感器的混合跟踪注册算法。算法融合了智能手机的GPS、陀螺仪和加速度等传感器,通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实现了多传感器混合跟踪注册,提高了注册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面向移动端的增强现实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移动增强现实;手机传感
期刊
摘要: 近几年,从全国各地查处的传销案件中,参与非法传销组织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大学生身心带来巨大危害,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本文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站在法律的角度提出了预防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非法传销组织;法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242-01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工艺,并从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碾压、基层养生等方面阐述了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 作用力;变形;变形差异;平整度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256-01  1前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目前在我国被广泛采用的道路与堆场基层材料之
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新疆统计年鉴,阿克苏统计年鉴和8个气象站2001-2015年冰雹资料,对其冰雹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地理分布差异,以及冰雹直径,路径,强度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旨在为此类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背景依据。本文所用的资料为2001-2015年4-9月全阿克苏地区8个气象站观测资料,由于建站年代和有些站撤销等原因,文中有关冰雹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用6个气象观测站资料进行分析;有关冰
期刊
摘要: 棉绒产品的染色存在着色差、牢度、成本、能耗等等诸多产质量问题,实际生产中染料的选用与工艺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些染色方法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与适用性,针对各种染色方法,结合生产实践,探讨棉绒产品染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棉绒织物;染色;染色牢度;同色性;色差  【中图分类号】T1386S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253-01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