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是不可置疑的“世界工厂”。据《华尔街日报》对各国制造业附加值所做的最新统计排名,中国去年正式超过美国位居第一。在工业制成品的推动下,2015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上一年的12.3%上升至13.8%(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数据),这是美国在1968年曾达到过的巅峰,此后任何国家一直都无法企及。
就像当年的钢铁生产一样,当未能实现时,中国人热烈期望着能有一天“超英赶美”,而当真正不仅超越英国,甚至还压过美国一头,攀上世界巅峰时,国内对此几乎没什么反应,人们都十分平静。现在,按制造业排名,英国在全球不过是第十二,甚至还掉在印度尼西亚后面。
这当然并非只是“那家男孩玩具比我多一点儿”的问题。至少从近代世界经济形成之后,任何一个经济霸权的可靠标志就是其工业产出以及外贸总值,而这又时常转化为某种文化甚至政治上的影响力——经济往来毕竟是现代国际社会最割不断的联系,如果一个国家长期都是你最大的贸易伙伴,那要说双方仅仅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彼此没有一点儿影响,那其实是不大可能的。
“中国制造”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曾说过:我们所赚的是血汗钱,外贸产品在流通、营销、消费等软性环节中蕴含的丰厚利润,并没有进入中国人的口袋。当然,全球电商平台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这种格局,但纯粹从商品的角度来说,所谓“利润低”,实际上意味着“产品附加值低”——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怎么愿意为超出产品功能价值的东西付钱。
怎么理解这个意思呢?这么说吧:中国长期以来所输出的外贸产品,常常都是“缺乏个性”的——它们是定制的衬衫、鞋子、插线板或机床,而这些东西往往就真的只是标准化的“制造”,很少含有“设计”和“品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却并未诞生世界级的品牌。因为这些产品原则上说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而之所以选择中国,只是因为一系列生产条件上的考虑:人力成本、制造业者素质、完整的供应链,以及或许最重要的,中国制造商差不多总能及时交货,因为对市场而言,可靠性和速度常常比价格更重要。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往往对外国投资者和贸易商人而言,比对海外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对后者而言,也许“中国货”的好处仅仅是“价廉物美”。但就算是这样,除了利润不可能很高之外,你大概也想得到,在任何一个地方,“价廉物美”都只能吸引到一部分消费者,而且不是最愿意付钱的那一部分。如此,中国货很难卖出溢价,而我们也的确常常惯于打价格战的策略,以至于“中国价格”(China price)已成为一个专用的英文词组。
在另一种情况下,不少中国制造又是某种“文化绑定的产品”(culture-bound products)——我杜撰的一个词,意指那种脱离了具体的中国文化情境,别人就很难理解的商品。比如说,加多宝凉茶想要雄心勃勃地与可口可乐竞争,而它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是“让全球华人都喝凉茶”,这或许倒也明智,因为除了熟悉中医理论的华人之外,其他文化的人也无法理解“怕上火”这个核心概念。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日本人做得比我们成功。从世界文化的图谱来看,日本正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本其实是主流之外的一个边缘化角色——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甚至对中国而言都是如此。然而,借助电子、漫画、游戏、影视、设计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日本成功地创造出一个“酷日本”的形象,由此,日本元素早已不再是某种“异域风情”、“小众爱好”乃至减分的因素,而变成了许多年轻人所认可的主流时尚元素。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中国仍是个工业社会,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时尚年轻人群这些年来才开始踏进后现代的门槛。工业社会往往误以为重要的是制造和买卖“产品”,但对后工业社会而言,更重要的其实是附加于产品之上的“体验”。如果要抱怨“中国制造”太廉价,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自问:中国货可以给日本人、美国人或法国人带来的“体验”是什么?他们愿意因为这一体验而多付50%的钱吗?
要使这种“体验”值钱,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当人们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时,觉得因为带有“中国制造”或中国品牌的标签,而觉得其品质是值得信赖的,又或带来文化上的享受。总之,这是一种使人主动接近和向往的力量,而不依赖于强迫或低价诱导。这毫无疑问并不容易,而且通常更容易吸引的是较自己不发达的那些社会,但也有反向成功的:例如“中国料理”就很受欢迎,尽管它们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往往也并不能占领高档市场。
说到底,“酷中国”能否成型、能否辐射出文化影响力,已不仅是制造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整体上的问题:是否能构建起一种对他人而言具有吸引力的“中国式生活方式”?而这,可比制造八百万件衬衫难得多了,需要的是每个人点点滴滴的改进。
就像当年的钢铁生产一样,当未能实现时,中国人热烈期望着能有一天“超英赶美”,而当真正不仅超越英国,甚至还压过美国一头,攀上世界巅峰时,国内对此几乎没什么反应,人们都十分平静。现在,按制造业排名,英国在全球不过是第十二,甚至还掉在印度尼西亚后面。
这当然并非只是“那家男孩玩具比我多一点儿”的问题。至少从近代世界经济形成之后,任何一个经济霸权的可靠标志就是其工业产出以及外贸总值,而这又时常转化为某种文化甚至政治上的影响力——经济往来毕竟是现代国际社会最割不断的联系,如果一个国家长期都是你最大的贸易伙伴,那要说双方仅仅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彼此没有一点儿影响,那其实是不大可能的。
“中国制造”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曾说过:我们所赚的是血汗钱,外贸产品在流通、营销、消费等软性环节中蕴含的丰厚利润,并没有进入中国人的口袋。当然,全球电商平台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这种格局,但纯粹从商品的角度来说,所谓“利润低”,实际上意味着“产品附加值低”——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怎么愿意为超出产品功能价值的东西付钱。
怎么理解这个意思呢?这么说吧:中国长期以来所输出的外贸产品,常常都是“缺乏个性”的——它们是定制的衬衫、鞋子、插线板或机床,而这些东西往往就真的只是标准化的“制造”,很少含有“设计”和“品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却并未诞生世界级的品牌。因为这些产品原则上说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而之所以选择中国,只是因为一系列生产条件上的考虑:人力成本、制造业者素质、完整的供应链,以及或许最重要的,中国制造商差不多总能及时交货,因为对市场而言,可靠性和速度常常比价格更重要。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往往对外国投资者和贸易商人而言,比对海外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对后者而言,也许“中国货”的好处仅仅是“价廉物美”。但就算是这样,除了利润不可能很高之外,你大概也想得到,在任何一个地方,“价廉物美”都只能吸引到一部分消费者,而且不是最愿意付钱的那一部分。如此,中国货很难卖出溢价,而我们也的确常常惯于打价格战的策略,以至于“中国价格”(China price)已成为一个专用的英文词组。
在另一种情况下,不少中国制造又是某种“文化绑定的产品”(culture-bound products)——我杜撰的一个词,意指那种脱离了具体的中国文化情境,别人就很难理解的商品。比如说,加多宝凉茶想要雄心勃勃地与可口可乐竞争,而它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是“让全球华人都喝凉茶”,这或许倒也明智,因为除了熟悉中医理论的华人之外,其他文化的人也无法理解“怕上火”这个核心概念。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日本人做得比我们成功。从世界文化的图谱来看,日本正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本其实是主流之外的一个边缘化角色——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甚至对中国而言都是如此。然而,借助电子、漫画、游戏、影视、设计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日本成功地创造出一个“酷日本”的形象,由此,日本元素早已不再是某种“异域风情”、“小众爱好”乃至减分的因素,而变成了许多年轻人所认可的主流时尚元素。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中国仍是个工业社会,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时尚年轻人群这些年来才开始踏进后现代的门槛。工业社会往往误以为重要的是制造和买卖“产品”,但对后工业社会而言,更重要的其实是附加于产品之上的“体验”。如果要抱怨“中国制造”太廉价,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自问:中国货可以给日本人、美国人或法国人带来的“体验”是什么?他们愿意因为这一体验而多付50%的钱吗?
要使这种“体验”值钱,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当人们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时,觉得因为带有“中国制造”或中国品牌的标签,而觉得其品质是值得信赖的,又或带来文化上的享受。总之,这是一种使人主动接近和向往的力量,而不依赖于强迫或低价诱导。这毫无疑问并不容易,而且通常更容易吸引的是较自己不发达的那些社会,但也有反向成功的:例如“中国料理”就很受欢迎,尽管它们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往往也并不能占领高档市场。
说到底,“酷中国”能否成型、能否辐射出文化影响力,已不仅是制造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整体上的问题:是否能构建起一种对他人而言具有吸引力的“中国式生活方式”?而这,可比制造八百万件衬衫难得多了,需要的是每个人点点滴滴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