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团体特点和辅导者特点等方面,阐述了情绪调节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在指导理论和调节技能的迁移上会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以树立合理的情绪调节观念为情绪调节的辅导目标来设计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 情绪调节 团体心理辅导者 方案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独特的辅导方式,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迅速而广泛,有着受众面广、趣味性强、合作性高、交流性深的特点。笔者于2007年12月起,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情绪调节中,展开研究和实践。在近一年的研究中,对方案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和具体困难进行深入思考,并给出建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情绪调节的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团体特点的不同。
  每个团体都有自身的特点,情绪调节的辅导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团体特点的基础上。在设计方案时,要根据团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特点可从团体发展水平和团体成员的构成两个方面分析。
  1.发展水平
  在辅导的实践中,辅导者接手的团体,可能是新成立的,也可能是已经完全发展成熟的。
  (1)新团体
  在团体辅导开始之初,新团体的组成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通过宣传手段,由成员自愿报名参加,无条件限制。这类团体的情绪共性特征不会太明显,成员在报名意愿和参加目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散性,但他们基本都有改变和发展自身情绪状态的强烈愿望。班杜拉指出:“如果患者没有愿望,心理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本类团体的自愿性为辅导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前提。
  ②第二类团体是由组织者依据事先设定的特定的情绪辅导目标或根据自身调节情绪的特长,招募一些符合条件的成员。这类团体在凸显成员自愿性的同时,还具备某种共性的情绪特征或某种共同的情绪问题,在情绪调节方式方面也有较高的相似。
  ③第三类团体是自然形成的新团体,辅导者受邀对其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例如新入学的大学学生,他们组成了一个班级,环境、人群、饮食、语言等原因造成了他们一系列的情绪问题。这只是团体形成之初产生的短期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团体的自然成长,会逐渐得到缓解。
  (2)已成熟的团体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接触到这样一类团体:团体已自然发展成熟,但存在某种消极特性,如大学高年级的一个班集体或公司的一个部门。对于团体辅导,国内众多专家都认为是一个新组建的团体从产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也就是说,团体的成员要走的是从互相陌生到熟悉甚至相知的路线。显然,已有的以团体的发展成长为终极目标的辅导理论和方案设计思想对成熟团体不适用。对这类团体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方案设计,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这是从生活中直接截取团体进行辅导,团体内部的关系脉络已经建立,很难轻易打通,产生改变。
  ②现实中的团体,因为目标、利益等因素,大家很难敞开心扉,真诚地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③每个人对其他成员的情绪特点、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都有较深的了解,团体内已形成稳定的评判态度。
  ④团体内每个成员都已经建立起符合本团体文化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目前的状态可以被团体所接受。这些方式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真实表现,也可能是维持工作和谐局面的表面表现。
  2.成员的构成
  在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成员的特性,如性别、能力、社会角色等。一般而言,不同的团体,其方案设计重点也有差异。
  (1)团体成员由相同社会角色的人构成。如大学团体,公司职员团体等,设计活动时要根据这一背景角色相同的特点展开。要让活动方案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认知程度保持一致,否则在引起情绪的共鸣上会遇到困难。
  (2)团体内成员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背景。方案的设计可着重于彼此不同经历的分享上。在交流中表现出自己的情绪问题,帮助解决别人的情绪问题。同时,活动要尽可能地简洁易懂,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迅速领会,并让大家都参与活动。
  (二)辅导者的不同。
  1.心理学专业学生
  学生辅导者多为研究生或高年级的本科生,他们对情绪理论和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有一定的掌握,但还不够熟练。他们对团体的辅导,可能是独立进行的,也可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团体成员几乎全部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是招募而来,也可能是根据学校的要求由学校组织的。他们对团体的辅导是停留在练习和初步尝试的水平上。在给他们设计辅导方案时应注意不要有太大的技术难度,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突发事件。同时,方案要轻松,凸显其趣味性,这样可使得成员对团体、对辅导者不致失去信心和兴趣,保证辅导活动长期持续下去。
  2.心理学老师
  老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总体情绪特点有较清晰的把握,所以他们组织的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在预定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的。老师承担着主动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职责。他们的预定目标反映了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所以在设计方案时,需充分了解前述心理问题和老师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根据老师的特长和喜爱的辅导风格,设计出让老师得心应手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者的功效。
  二、设计情绪调节的方案时会遇到的困难
  (一)情绪调节理论的局限性。
  1.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国内外大多数的情绪调节理论都是针对个人展开的,所以它们强调的情绪特点的探究分析和具体辅导方法,可真正用于团体辅导的很少。缺乏理论指导是设计情绪调节方案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目前在团体辅导中使用的较多的情绪治疗理论是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这是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illis创立的。他强调RET的哲学基础之一是现象学的观点,即当事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根源是主观的反映并理解现象所导致的。RET理论将认知的建设性改变作为情绪调节辅导的主体,但笔者发现,团体成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构建是在长期的成长中发展起来的,且每个成员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短期内改变团体成员的认知显得非常困难。   2.对情绪的调节,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如何评判调节的功效,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和个人差异,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团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情绪状态和情绪水平存在差异,每个人对情绪的认知和情绪调节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群体中针对某一特定的情绪问题进行调节辅导,操作性显然不高;同样,将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放在一个团体中来教,也不具备可行性。
  (二)技能的迁移。
  在辅导过程中,方案设计者会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成员建立起来的与人交往的技能和情绪调节的方式,能否迁移到现实生活环境中去?新团体中,辅导者竭尽全力营造出一种高度信任的交流环境,给予不泄密的保障;成员与成员之间在团体之外彼此陌生,不存在经济、利益等联系;社会赋予人的某些责任、义务和必须遵守的准则,在团体中被屏蔽了。人们在生活中为保护自己、适应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情绪表达原则和调节方式,在团体中可以丢开,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己。走出了这个团体,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时,他们在团体中建立起来的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真诚互助、友善信任的态度,能否也应用到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具体的技能能否顺利转换迁移?
  对成熟团体而言,由于是直接截取实际中一个存在的团体进行辅导,因此不存在较大的迁移困难,但这对方案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活动,往往必须打破其已有关系构成,改善其内部关系。
  三、对方案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以树立合理的情绪调节理念为辅导目标。
  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实现情绪的良性调节,以树立团体中个体正确的情绪调节观念为切入点和最终目标,展开情绪调节方案的设计和辅导活动的开展。笔者通过比较,发现斯坦福大学GROSS教授的情绪调节理论对树立团体中个体的正确情绪调节观念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二)设置实际生活场景,保证技能的迁移。
  在设计方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交流及团体的成长,而应从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场景出发,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冲突情境,真正达到提高成员情绪素质与调节能力、树立正确情绪调节观念的目的。
  (三)针对不同的团体特点,设计出与之相符的情绪调节方案。
  1.新团体中各成员之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日常的情绪状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人是乐天派,有些人易冲动,脾气大,有些人情绪冷漠,对各类刺激不易产生反应。樊富珉教授指出,“不同背景不同问题的人在一起,有利于了解不同人的心理行为,差异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才有更充分的机会认识和改变自己”。笔者认为,为引导成员培养正确的情绪调节观,设计方案时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设计出的辅导方案在引导大家互相熟悉的过程中,要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调节方式有较为准确的认知。方案还要为他们提供彼此帮助、彼此支持、相互评判和相互建议的机会。通过交流,了解他人的情绪特点和彼此不同的调节方式。
  (2)设定的情景活动,应该是能够引起组员情绪反应冲突的活动。在参与中为本小组的集体利益,组员必须合理地安排、表达自己的情绪,协调与其他组员的情绪对立,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在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中,组员逐步达到接纳自我、理解他人、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和树立正确情绪调节观念的目的。
  2.樊富珉教授还认为,“存在相同的问题,可使参加者相互认同,产生‘同病相怜、克病相助’的关系,共同积极地投入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具有某种共性情绪问题的新团体,辅导者可在预定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团体的共性来设计方案。在活动中,辅导者应注重观察团体成员情绪的表达,看他们能否表达出自己经常出现的情绪,能否接受这些情绪体验,把对情绪调节的辅导放在活动后的交流、讨论中进行。
  3.针对成熟团体的辅导活动,往往必须打破其已有关系构成,改善其内部关系。笔者认为在对成熟团体的设计方案时,可先从最基本的层面出发,通过团体发展历史的回顾,勾起他们对彼此友善和感激的回忆,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缩小日常相处中产生的隔阂;接着,通过一些情景活动,引导他们在团体中合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一些简短有趣的团队游戏,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肯定自己、接纳他人、互助合作、付出牺牲的重要性,有步骤地引导其树立合理的情绪调节观念。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围绕课堂教学显得愈发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思维,转变角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
摘要: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课堂效率。化学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现象之美、物质结构之美、化学理论之美和化学实验之美。因此,化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妙趣横生。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语言 艺术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目的:探究运动训练与曲美他嗪联合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42例,按照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1例.对
目的 观察黄连素、牛磺酸分别与联合应用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 PAI-1 mRNA 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大网膜脂肪细胞面积和体重的影响。 方法 SD 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饲以特殊高脂饲料 30 天,造成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 40 只,再次随机分为各干预组;以二甲双胍为对照,经黄连素和牛磺酸分别及联合治疗 30 天后
摘要: 当前,课改的一个主流趋势,就是尽量让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面孔,努力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只有改善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种积极交流的学习气氛,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动机。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作者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谈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持久。  关键词: 学习动机 生物课堂教学 问题情感 学习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液压挖掘机的节能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今后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节能技术的方案。 The current energy-saving methods of hydraulic excavators
摘要: 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压力大,内容繁琐,在学生工作中设置辅导员助理,是新的探索、新的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辅导员助理  在高职院校中设置辅导员助理,重视辅导员助理的选拔、教育与培养,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设置辅导员助理的背景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为我中心接收的78例肺炎患儿,病例均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
在教学领域,中国一直采用分科教学模式。分科教学制度是从有学校教育开始就一直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在社会分工、科学分化、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对科学知识不懈追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独立性、简约性等特点,因此,分科教学的学科课程也就称为课程设计的最基本的形式。一般认为,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中国的“六艺”(
摘要: 数控技术专业以行业龙头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依托,深度融合,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数控专业与企业全方位对接,构建多维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数控专业 校企对接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文件《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指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