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企业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会计;会计信息;失真;内部监督;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 (2008) 02-0080-0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客观上讲,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主观上讲,受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少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基础,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相对客观因素而言,主观因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更大 ,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探讨也将重点放在主观原因的分析上。
1. 客观原因
主要表现在会计学本身对事物的定性分析上具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定量分析上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具体的影响因素有:①变换不定的经济因素,使得会计的假设、前提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②在对会计对象进行定量分析时,存在一些主观判断、估计和预测,这种会计核算计量本身就包含着不确定因素,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③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性,导致了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涵不同,出现会计信息的差异。④会计原则的广泛适应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注入个人的主观因素判断。而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各有不同,所以也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主观原因
如果说由于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会计系统内在的缺陷造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合法的、客观的,那么,由于人为地弄虚作假,故意制造假信息则是违规、违法的。这与客观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警惕,加强管理控制。 一般而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有:①企业领导人受利益驱动而造假。企业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迫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②企业主管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干预。一些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③企业财务失控,内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无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会计岗位的设置缺乏相互监督、内部无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等等。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的贷款回笼不及时,往来账项长期不清, 形成大量呆坏帐;有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财产大量损失,使企业背上沉重包袱。④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如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把关不严,导致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教育,致使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违规、违法的行为视而不见;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任用管理不合法,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队伍不稳定,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也使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而失真。⑤监督力度弱化,缺乏机制制约。我国企业还没有普遍实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制度,从而不能有效地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失真重视不够,处罚力度不够。有的职能部门甚至对企业管理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流于形式,甚至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有的执法部门不能坚持原则和依法办事,甚至掺杂一些部门利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导致了监督的弱化,信息失真也就有了滋生的温床。⑥会计服务市场不规范,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不能真正起到经济监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严格监管机制,并且也有部分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或职业道德低下,造成了在会计服务中不能很好地执行独立审计的职责而伙同企业联合造假。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①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②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③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④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纵观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特别是从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来看,我们可以了解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也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和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入世后与国际的全面接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需要相应地不断提高。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本人认为解决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上,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象。同时,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与本单位有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导致会计人员不敢抵制违法行为。因此要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3.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 ,一方面它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4.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中介机构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达到净化会计市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业务与质量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
5.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普遍偏低,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同时,要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水平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6.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素养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领导制度,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形成严格、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约束,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国家宏观管理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闯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想方设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楚它的危害性,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正确运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孙冬梅女(1970-),籍贯:吉林通榆,汉族,经济师。
关键词 企业会计;会计信息;失真;内部监督;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 (2008) 02-0080-0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客观上讲,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主观上讲,受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少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基础,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相对客观因素而言,主观因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更大 ,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探讨也将重点放在主观原因的分析上。
1. 客观原因
主要表现在会计学本身对事物的定性分析上具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定量分析上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具体的影响因素有:①变换不定的经济因素,使得会计的假设、前提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②在对会计对象进行定量分析时,存在一些主观判断、估计和预测,这种会计核算计量本身就包含着不确定因素,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③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性,导致了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涵不同,出现会计信息的差异。④会计原则的广泛适应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注入个人的主观因素判断。而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各有不同,所以也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主观原因
如果说由于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会计系统内在的缺陷造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合法的、客观的,那么,由于人为地弄虚作假,故意制造假信息则是违规、违法的。这与客观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警惕,加强管理控制。 一般而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有:①企业领导人受利益驱动而造假。企业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迫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②企业主管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干预。一些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③企业财务失控,内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无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会计岗位的设置缺乏相互监督、内部无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等等。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的贷款回笼不及时,往来账项长期不清, 形成大量呆坏帐;有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财产大量损失,使企业背上沉重包袱。④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如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把关不严,导致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教育,致使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违规、违法的行为视而不见;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任用管理不合法,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队伍不稳定,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也使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而失真。⑤监督力度弱化,缺乏机制制约。我国企业还没有普遍实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制度,从而不能有效地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失真重视不够,处罚力度不够。有的职能部门甚至对企业管理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流于形式,甚至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有的执法部门不能坚持原则和依法办事,甚至掺杂一些部门利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导致了监督的弱化,信息失真也就有了滋生的温床。⑥会计服务市场不规范,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不能真正起到经济监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严格监管机制,并且也有部分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或职业道德低下,造成了在会计服务中不能很好地执行独立审计的职责而伙同企业联合造假。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①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②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③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④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纵观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特别是从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来看,我们可以了解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也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和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入世后与国际的全面接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需要相应地不断提高。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本人认为解决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上,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象。同时,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与本单位有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导致会计人员不敢抵制违法行为。因此要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3.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 ,一方面它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4.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中介机构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达到净化会计市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业务与质量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
5.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普遍偏低,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同时,要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水平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6.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素养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必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领导制度,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形成严格、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约束,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国家宏观管理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闯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想方设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楚它的危害性,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正确运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孙冬梅女(1970-),籍贯:吉林通榆,汉族,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