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国际结直肠癌高峰论坛会议简讯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上海国际结直肠癌高峰论坛于2006年9月16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顺利召开。与会的专家包括世界著名的结直肠肠癌专家Aimery de Gramont教授(法国)、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专家Dr.Ho-Suk Lee(韩国)、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组长秦新裕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汪建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蔡三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许剑民副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委员姚礼庆教授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秘书长李晔雄教授。各位专家就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最新进展、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直肠癌术前联合放化疗、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治疗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演。蔡三军教授和许剑民教授分别演示的低位结直肠癌TME手术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极大的好评。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研究痔组织弹性纤维的病理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痔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对比研究24例Ⅲ度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弹性纤维和MVD的变化,并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痔组织存在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相对正常肛垫组织间的
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与中肠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病理类型复杂,尤其是成人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 [1].我院从 1995年 1月至 2004年 1月收治 7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症,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2 cm以内,有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先进行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肛提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 cm.肛门手术组
肠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93.3%的患者有明确手术史[1].处理棘手,容易复发,特别是反复粘连者.预防和治疗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1977年7月至2004年7月,我们应用经小肠系膜穿Foley管排列小肠的方法[2]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期刊
本指南以2004年9月通过收集Medline、PubMed、Cochrane数据库的综述和相关文献进行的联合研究为基础修订。其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如下:
期刊
环状混合痔是一类较严重的肛门疾病,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常用Milligan-Morgan术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暂时性关腹方法--真空敷料装置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聚丙烯薄膜、手术巾、塑料黏贴膜和引流管等构建真空敷料装置.记录使用此装置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结果有 13例患者共使用真空包扎 15次进行暂时性关腹,其中 5次( 33.3%)是因为腹内压增高无法获得无张力的筋膜对合, 4次( 26.7%)是为了再次手术探查, 2次( 13.3%)是因为损伤控制, 4次( 26.7%)是上述
为了与国际学术接轨,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申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批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更名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期刊
目的 研究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传统手术(CRS)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以直肠癌、TME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6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TME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17篇文献入选.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体研究样本量共计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