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育的开展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经验的积累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领悟生活中美的存在与价值。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教育过程要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性。这就是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体验美术的存在,在课堂中展现他们的奇思妙想,达到经验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1. 改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
  现在美术教学改变了以往将美术作为纯技能性的学科,提升为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更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明确艺术对社会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美育,为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现代美术教育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体现了美术教育的人文思想。
  2. 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步骤。一堂好的美术课,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例如: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作品的第一感觉,激发其心灵深处的感受,教会他们把握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古往今来美术作品浩如烟海,我们要学会美术分类。例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还可细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雕塑等等。学生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以及人类文明的关系。教师还需要在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人和事进行比较和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各自对美与丑的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鉴别,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提升审美观念,综合学生素质
  我们所教育的年龄段的孩子们毕竟对所接受的知识以及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大胆展开合理的想象外,还要教会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事物所表达的美的意境,特别是名画鉴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学用画所表达的自身特点,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们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哲学与艺术并非历史长河中两条孤立的支流,他们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漫长历程。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哲学与艺术都在不停地探索与更新。面对纷繁的世界,它们从不同角度诠释对世界的理解,又有着共同的主线。就广义的角度而言,它们是同一主题的不同的表达方式。重视对学生哲学知识的灌输为,以此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强大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实例一:美术欣赏课,《中国世界遗产之旅》,学习时学生们很兴奋,几个同学同时说:“老师,除了恩平的碉楼外,其他地方我们都没有去过。”之后就是七嘴八舌地讨论。我说:“同学们,这些地方老师也没能一一去过,但是重点在于你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吗?’你理解它的含意吗?为什么它会被评为世界遗产呢?”同学们安静下来了,开始认真地看课本,然后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一位戴眼镜的帅气男生站起来说:“‘世界遗产’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简称。它包含四类:(1)文化遗产;(2)自然遗产;(3)文化与自然遗产;(4)文化景观。”回答得真不错,这个同学是在课本中找到的答案。接下来我们分析了第一处世界遗产――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为什么它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呢?我引导同学们根据提示来分析判断,并且利用一段历史故事作为此建筑的延伸。学生清晰了长城的历史所在和长城的历史作用,很快就分析出了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的艺术美之所在和长城千百年来屹立于中国大地之上的悲壮沧桑、雄伟壮观。同学们纷纷对其肃然起敬。
  哲学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可以说,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类自身及其所生活的社会、自然、宇宙之间与人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的过程、掌握思想动力的逻辑,所以提高学生的哲学水平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把艺术融合进生活中去,才是中学生学习艺术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美术教育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提高创新意识,培养概括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机,在课堂准备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挖掘发现教材中能够引起创新思维的元素,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达到教育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实例二:我新带的一个美术班,初一新生,刚刚入学的同学们对老师,对同学,对校园新环境充满了各种好奇,对于他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在《校园采风》一课中,我采用了探索发现的教学手法。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校园的图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然后我进一步提出,一起用艺术眼光去探索我们的校园,学生更兴奋了。他们先明确学习的核心和知识点,以及目的要求,然后准备好画板、画纸、铅笔等绘画材料。学生在立体图形的绘画方法的教学中学会了一点透视法和两点透视法,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大大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想要绘画的兴趣。在美丽的校园中学生画得特别开心,特别认真,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新校园了解,还用自己的小手绘画出了心中美丽校园的样貌。当让学生进行作品评价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津津乐道地描绘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和绘画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可是同学们却意犹未尽。他们在课余时间里继续坚持绘画各种他们看到的、喜欢的、有趣的环境,大胆进行创作,并将他们的作品拿过来给我点评。
  学生的这些创作活动增强了他们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自觉行动,如果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参与更是一句空话,因而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课伊始趣即生,课展开趣溢浓,课结束趣未尽。
  三、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创造艺术的平台
  在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设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例三:在一堂中国画学习课中,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将课堂面向所有的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学习欣赏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多种国画绘画手法,点燃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热情。他们认真地学习基础墨分五色,小心严谨地控制着水分的利用,一个一个画得津津有味,创意十足。他们不仅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还增加了不少的新奇的创作手法,给画面增添了丰富的效果。有的学生在画好但还未干的画中的“石头”和“树”上撒盐,盐在墨水中化开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在创作中进步,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专业术语也越来越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改中要不断探索、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体会、感悟学科哲理,孜孜以求艺术真谛,追求自身进步与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侯洁、王澍、曹雁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3期《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哲学审视》一文中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忽视其道德情感和价
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首先提出、之后正式载入我国《宪法》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
2008年,我慕名走进“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在那里邂逅了许多名师,并如饥似渴地阅读他们的文章,发表跟帖,和他们交流,也在交流中尝试写一些教育感悟。  恰逢当年教高三并做班主任,于是,我把每天的高三生活记录下来,形成“高三管理实录”主题帖并上传到论坛里,没想到得到大家的好评,其中的有些做法也引起了争鸣。这些好评给了我无限动力,争鸣也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恍惚间我感觉日日在和大师对话,和教育神交,感觉
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大业,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强、自主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实施主体工程,健全主体人格  1. 培养学生自主追求目标的自强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追求目标的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信念和情感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班级以情
在秋高气爽、硕果满枝的十一月,环境优美、书香四溢的佛山南海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广东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的观摩与展示活动,演绎了一场中学政治学科独有的精神盛宴。   一、课堂导入,百花齐放   湛江市实验中学的刘梦婷老师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通过“播放视频”《爱我中华第二版》导入新课,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视频中有哪些中华文化元素。声韵兼备的视频向听众展示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让听
在学校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草创阶段)和第二个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建筑面积的增大、办学环境的不断提升、各种办学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学校管理的建章立制等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但是发展如果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实质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难以持续。  一、我们追求的内涵发展  我校建校近二十年,曾经与同时建校的兄弟学校一起同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微型社会,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健康的班级,是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班级。一个健康班级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交流融合、目标认同、规范形成、自我提升四个
一、麦积山风景区独具魅力的资源优势麦积山风景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这一景区地处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群山秀水之中,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
写好读后感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但孩子们写读后感大部分停留在主要内容的摘抄上,未能联系实际进行有感而发。从指导孩子们写读后感和批阅他们的读后感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读无感;读感分离;重读轻感。   写读后感,如果把重点放在“读”上,就成了好书介绍了。所以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感”上,而“读”只是“感”的一个诱因或者说是酵母。只有这个“诱因”或“酵母”与读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经历或者想象等发生共鸣
在汉语询汇史研究领域里,专家们一再强调,要进一步从专书词汇构词法研究的角度,对古代有代表性的著作里的词逐一判定后,作出定量和定性描述①,从而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