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病毒蛋白结构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舌病(Bluetongue, BT)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引起,经库蠓、伊蚊等媒介昆虫传播感染反刍动物的烈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876年首次在南非被发现[1],1906年Theiler正式命名为"蓝舌病",将引起该病的病毒命名为蓝舌病病毒[2]。20世纪初,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BT随后传入美洲、亚洲、欧洲等地,中国1979年首次发现该病的存在。
其他文献
针对统一潮流控制器非线性强耦合特点以及传统控制算法复杂且开关频率过高而增加设备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统一潮流控制器拓扑结构,建立
为了解广西猪群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遗传变异情况,以PCV3阳性DNA为模板,利用PCR的方法分2段扩增PCV3全基因序列并进行拼接,获得10株PCV3全基因组序列,全长均为2000 bp。10
针对±500kV从西换流站站用变压器切除时产生的铁磁谐振现象,根据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及站用变压器形成的回路发生铁磁谐振的机理,建立相应的PSCAD/EMTDC
为研究计及铁心饱和特性和磁滞特性的变压器模型,对PSCAD V4.6软件中基于改进J-A磁滞理论对应的变压器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对比分析了表征变压器铁心磁滞特性的传统J-A
思想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这一要求,笔者把思想品德课划分成"明理""育情""导行"三种课型。一、明理
在平衡态下,一盒定量的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的量级为10^22个,这个数目是巨大的,要逐个考察每一分子的运动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对大量分子进行统计的描述.
针对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接收端偏移导致供电功率剧烈波动,影响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从平缓传输功率波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感 电容/串联(LC/S)补偿的双发射供电拓扑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动"是若干年来一直存在的三大课堂现象。"满堂灌"要努力摈弃,"满堂问"要尽力改进,这两点是老师们已有的共识;至于"满堂动",则很是让人迷惑,质疑者有之,
对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 ECT)的建模方法与传变特性进行了研究.首 先介绍了直流ECT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了温度和集肤效应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故障期间和故障后电磁一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结果与全电磁暂态仿真结果的差异性制约了混合仿真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仿真的仿真精度,研究了混合仿真接口精度改善技术.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