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将45分钟的课堂充分利用好,“向45分钟要质量”这样的口号也就应运而生,道理容易懂,实践起来却未必容易,怎样做才算是有质量的45分钟?有人认为提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有人认为应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深挖细讲;有人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效率低,便将别人好的教法“拿来主义”;有人认为要多讲多练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其实,说到底,提高课堂效率就是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作为有限的突破口和横断面,将课文、教师和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但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在一堂课中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只会导致“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的局面及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混乱,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设计教学结构。所谓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
一、紧抓“文眼”。作家给一篇文章命名不会无缘无故,他总会精心设计题目,在题目中浓缩一些信息,或用揭示中心,或交代写作对象,或提出论点问题,或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所以文章的题目很重要,尤其是一些文章题目中有所谓的“文眼”。文眼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训练和优美语言感染。如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可从题眼“难”字入手,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次怎样的灾难?面对灾难,船上的人反应如何?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问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通过乘客和哈尔威船长所言所行的对比,突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伟大品质,这样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这两个要素便很自然、很轻松地解决了。又如《往事依依》这一课,也可以抓住题眼“往事”和“依依”,通过探讨“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哪些“往事”,先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事情,再通过对“依依”的品味欣赏,深入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对美好童年往事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浓浓深情,以及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技能,又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熏陶,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又如《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巍巍中山陵》、《幼时记趣》、《蔚蓝的王国》、《国宝—大熊猫》、《甜甜的泥土》,分别从“眷恋”、“巍巍”、“趣”、“蔚蓝”、“国宝”、“甜甜”切入,思考梳理“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课堂教学结构就会很清晰流畅,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自然走进理解、分析、鉴赏的思维状态。
二、抓重点段。有些课文题目不一定有“文眼”,这样的文章如果我们按传统教法对课文先进行分段、分层,再具体分析、赏析,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走神开小差,课堂重点难以突出,课堂效率也不能明显提高。这时候,我们不一定按着次序一段一段地讲,可直接引入重点段的分析讲解。然后由重点段的内容延伸开去,带动其他部分的学习,这样不平均使用力量,就像写作文一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根据题目,我先让学生找出些“听泉”的段落是第八段,然后重点具体地讲读赏析第八段,讲完第八段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写了些什么,最后探讨写前文的内容和深夜听泉有何联系,这样直接从重点段切入,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能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再带动其他内容的学习。《幽径悲剧》同样可用此法,从文题中的“悲剧”入手,切入重点段落11段——藤萝被毁,围绕藤萝被毁,从欣赏被毁之前美丽到被毁之后的惨状到探寻藤萝被毁的原因,引出文章主题——谴责愚氓灭美,呼吁提高国民素质,抒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以藤萝被毁为中心辐射到其他内容,上课思路清晰,结构也比较符合学生思维,如果逐段讲解,则不说花的时间长,就其效果而言,也不会太理想。
三、抓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松鼠》一课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围绕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漂亮、驯良、乖巧,引导学生从下文中找到体现这三个词的段落进行分析赏析,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又如《夏》一课,可以抓住开篇第一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从紧张、热烈、急促三个方面展开对下文的具体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可以采用此法,围绕第一段中“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从下文找到相对应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这些特点的,学生不仅了解了本文的写法,还学会在作文中采用此种写法。
四、抓文章疑点。课文的疑点有时候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古人云:“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主动探求新知识,课堂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的疑点,激发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求。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在学生速读课文以后,我问道:“变色龙是一种蜥蜴,和本文内容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为何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学生立即意识到变色龙和主人公都有相同的特点——会随环境而变,接下来我问:“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要变呢?”通过探讨他“变”的原因分析出他的个性——见风使舵、欺上媚下、趋炎附势。《石榴》一文也可设置这样的疑问:“文章处处在说石榴,仅仅说石榴么?”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本文写作时间是1942年,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结合这个特殊的创作背景,可以明白作者写石榴不怕炎阳、勇于抗争的精神其实就是在展示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时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知道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探讨理解文章中心主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抓文章线索。有些课文虽没有中心句,但它的事件发展变化有线索可寻,如果抓住了这些线索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主线。如《枣核》一文,围绕同窗托我带枣核,同窗得枣核,同窗和我话枣核,紧紧围绕“枣核”展开,将以同窗为代表的美籍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浓缩在几粒微不足道的枣核里。《窗》则通过一间病房内两个病人围绕一扇“窗”展开的故事,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赞扬了人性的善,批判了人性的恶。分析课文时可以围绕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变化展开。
当然,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仅仅抓文章的重点还不够,还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个人的修养上、调配课堂的能力上、教学理念的更新上等方面做探索和努力。
一、紧抓“文眼”。作家给一篇文章命名不会无缘无故,他总会精心设计题目,在题目中浓缩一些信息,或用揭示中心,或交代写作对象,或提出论点问题,或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所以文章的题目很重要,尤其是一些文章题目中有所谓的“文眼”。文眼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训练和优美语言感染。如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可从题眼“难”字入手,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次怎样的灾难?面对灾难,船上的人反应如何?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问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通过乘客和哈尔威船长所言所行的对比,突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伟大品质,这样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这两个要素便很自然、很轻松地解决了。又如《往事依依》这一课,也可以抓住题眼“往事”和“依依”,通过探讨“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哪些“往事”,先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事情,再通过对“依依”的品味欣赏,深入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对美好童年往事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浓浓深情,以及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技能,又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熏陶,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又如《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巍巍中山陵》、《幼时记趣》、《蔚蓝的王国》、《国宝—大熊猫》、《甜甜的泥土》,分别从“眷恋”、“巍巍”、“趣”、“蔚蓝”、“国宝”、“甜甜”切入,思考梳理“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课堂教学结构就会很清晰流畅,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自然走进理解、分析、鉴赏的思维状态。
二、抓重点段。有些课文题目不一定有“文眼”,这样的文章如果我们按传统教法对课文先进行分段、分层,再具体分析、赏析,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走神开小差,课堂重点难以突出,课堂效率也不能明显提高。这时候,我们不一定按着次序一段一段地讲,可直接引入重点段的分析讲解。然后由重点段的内容延伸开去,带动其他部分的学习,这样不平均使用力量,就像写作文一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根据题目,我先让学生找出些“听泉”的段落是第八段,然后重点具体地讲读赏析第八段,讲完第八段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写了些什么,最后探讨写前文的内容和深夜听泉有何联系,这样直接从重点段切入,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能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再带动其他内容的学习。《幽径悲剧》同样可用此法,从文题中的“悲剧”入手,切入重点段落11段——藤萝被毁,围绕藤萝被毁,从欣赏被毁之前美丽到被毁之后的惨状到探寻藤萝被毁的原因,引出文章主题——谴责愚氓灭美,呼吁提高国民素质,抒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以藤萝被毁为中心辐射到其他内容,上课思路清晰,结构也比较符合学生思维,如果逐段讲解,则不说花的时间长,就其效果而言,也不会太理想。
三、抓中心句中的中心词。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松鼠》一课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围绕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漂亮、驯良、乖巧,引导学生从下文中找到体现这三个词的段落进行分析赏析,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又如《夏》一课,可以抓住开篇第一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从紧张、热烈、急促三个方面展开对下文的具体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可以采用此法,围绕第一段中“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从下文找到相对应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这些特点的,学生不仅了解了本文的写法,还学会在作文中采用此种写法。
四、抓文章疑点。课文的疑点有时候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古人云:“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主动探求新知识,课堂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的疑点,激发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求。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在学生速读课文以后,我问道:“变色龙是一种蜥蜴,和本文内容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为何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学生立即意识到变色龙和主人公都有相同的特点——会随环境而变,接下来我问:“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要变呢?”通过探讨他“变”的原因分析出他的个性——见风使舵、欺上媚下、趋炎附势。《石榴》一文也可设置这样的疑问:“文章处处在说石榴,仅仅说石榴么?”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本文写作时间是1942年,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结合这个特殊的创作背景,可以明白作者写石榴不怕炎阳、勇于抗争的精神其实就是在展示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时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知道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探讨理解文章中心主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抓文章线索。有些课文虽没有中心句,但它的事件发展变化有线索可寻,如果抓住了这些线索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主线。如《枣核》一文,围绕同窗托我带枣核,同窗得枣核,同窗和我话枣核,紧紧围绕“枣核”展开,将以同窗为代表的美籍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浓缩在几粒微不足道的枣核里。《窗》则通过一间病房内两个病人围绕一扇“窗”展开的故事,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赞扬了人性的善,批判了人性的恶。分析课文时可以围绕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变化展开。
当然,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仅仅抓文章的重点还不够,还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个人的修养上、调配课堂的能力上、教学理念的更新上等方面做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