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创业热潮迭起,却并未给PE带来更多的好项目。“僧多粥少”依然是PE业界的写照。为了提高投资成功率,一些PE机构也开始重视对企业的帮助和提升:帮助企业挖掘价值,并且推助上市。
优势资本就试图担当这样的角色。
英雄要问出身
能否成功上市,选对企业是关键因素。如果资本与企业“闪婚”,就意味着“闪离”。在企业准备不足时介入资本,资本只能流失得更快。因此,如何选择具有潜力的企业,对PE的判断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定企业时,出身很重要。企业踩在什么点上,它所在行业的格局就是这家企业的“出身”。有的企业每年赚三四个亿,虽然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跳出企业本身去看行业,整个行业也才十几个亿的体量,这样的企业很难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当然,并不是所有“出身”不好的企业都会被否决。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把它引向适合的领域去发展,使其具有更大的资本空间。此前有一家农业化工企业,在走高精尖路线和走大市场路线上,存在选择的困惑。考虑到后者市场的体量较大,所以当时决定帮助这家企业选择大市场路线,实现了华丽转身。
企业所在的行业有足够大的市场和体量成了重要的标准。毕竟,资本是快速通道,对行业的规模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除此之外,企业本身是不是有足够的竞争性也显得非常关键。在投资一个企业时,投资者要做的是理性分析:“为什么这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好?它能否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PE看重的企业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而不是靠其他的因素使得公司发展壮大。比如那些依托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企业就被排除在外。
事实上,目前中国没有很健康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资本对接的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而在这些企业中,所谓的管理层也就是老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只有具备先进理念或者愿意接受这些理念的团队我们才会看好并投资他们。
上市需要“两架马车”
如果说发现企业是件难事,那么提升企业价值则更需要智慧,现成的好企业是凤毛麟角。PE接手过来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用资本的眼光看,有的企业需要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有的企业需要用资金来弥补。首当其冲的,需要让企业合规。
从资本对接开始,企业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再是企业主的私房事,而是需要投资人来了解。然而,由于太多的企业在初创期属于野蛮生长,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原罪”,如财务报表的不规范、法律条款执行得不清晰等问题,将导致企业经不起审视。
拟上市企业将来都需要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接受市场的审视考察。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舆论对企业的监督,这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PE机构往往会派出贴身的财务顾问团队对企业进行“重组”:将不足的材料补全,在出错的地方纠偏、矫正。
与此同时,挖掘企业价值进行提升,更是企业在规范之后的重点和难点。科技创新型的企业要关注的是技术和研发板块。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先进的技术是暂时领先的筹码,但研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产品本身是企业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基础,然而真正能发展起来的却是渠道的建设,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的以及品牌的溢价等因素。也只有掌握了这点,企业才能将暂时的优势化为长远优势。
无论有多少问题,没有不能转型和提升的企业,只要顺应行业的特性,加上资本的注入和价值的提升,就没有不能上市的企业。
优势资本就试图担当这样的角色。
英雄要问出身
能否成功上市,选对企业是关键因素。如果资本与企业“闪婚”,就意味着“闪离”。在企业准备不足时介入资本,资本只能流失得更快。因此,如何选择具有潜力的企业,对PE的判断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定企业时,出身很重要。企业踩在什么点上,它所在行业的格局就是这家企业的“出身”。有的企业每年赚三四个亿,虽然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跳出企业本身去看行业,整个行业也才十几个亿的体量,这样的企业很难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当然,并不是所有“出身”不好的企业都会被否决。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把它引向适合的领域去发展,使其具有更大的资本空间。此前有一家农业化工企业,在走高精尖路线和走大市场路线上,存在选择的困惑。考虑到后者市场的体量较大,所以当时决定帮助这家企业选择大市场路线,实现了华丽转身。
企业所在的行业有足够大的市场和体量成了重要的标准。毕竟,资本是快速通道,对行业的规模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除此之外,企业本身是不是有足够的竞争性也显得非常关键。在投资一个企业时,投资者要做的是理性分析:“为什么这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好?它能否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PE看重的企业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而不是靠其他的因素使得公司发展壮大。比如那些依托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企业就被排除在外。
事实上,目前中国没有很健康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资本对接的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而在这些企业中,所谓的管理层也就是老板,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只有具备先进理念或者愿意接受这些理念的团队我们才会看好并投资他们。
上市需要“两架马车”
如果说发现企业是件难事,那么提升企业价值则更需要智慧,现成的好企业是凤毛麟角。PE接手过来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用资本的眼光看,有的企业需要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有的企业需要用资金来弥补。首当其冲的,需要让企业合规。
从资本对接开始,企业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再是企业主的私房事,而是需要投资人来了解。然而,由于太多的企业在初创期属于野蛮生长,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原罪”,如财务报表的不规范、法律条款执行得不清晰等问题,将导致企业经不起审视。
拟上市企业将来都需要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接受市场的审视考察。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舆论对企业的监督,这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PE机构往往会派出贴身的财务顾问团队对企业进行“重组”:将不足的材料补全,在出错的地方纠偏、矫正。
与此同时,挖掘企业价值进行提升,更是企业在规范之后的重点和难点。科技创新型的企业要关注的是技术和研发板块。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先进的技术是暂时领先的筹码,但研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产品本身是企业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基础,然而真正能发展起来的却是渠道的建设,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的以及品牌的溢价等因素。也只有掌握了这点,企业才能将暂时的优势化为长远优势。
无论有多少问题,没有不能转型和提升的企业,只要顺应行业的特性,加上资本的注入和价值的提升,就没有不能上市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