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读书,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完全不懂的问题,有懂得不透的问题,也还有教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而自己尚未察觉的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深刻。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它包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问难、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努力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的好习惯。
一、营造氛围,鼓励质疑
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教师就应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抓住这些模糊点质疑解惑,必能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发现学生对奶奶的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一句理解模糊,“这样”指代什么?是指“我流泪”?还是指“爸妈逼我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好像都有道理。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把“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句话放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品味,最终比较准确地体会到奶奶这句话应该是对爸妈说的,爸妈逼孩子去要回送出去的羚羊木雕,一点儿也不尊重孩子严重伤害了孩子间的友谊,奶奶对这种做法虽然不满,但是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而左右为难的心理反应。这样,通过质疑既使答案更加明确,又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
二、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兴趣是质疑的前提
一切有成效的学习都是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问,自我主动地学。当学习兴趣正浓时,教师要趁势而上,引导学生围绕兴趣点质疑探究,透彻领悟。例如,《散步》一文中,我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大部分学生都选第七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于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正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朗读时,我突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帮作者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立即议论开来。最后,还真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回来的时候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对课文留白的质疑
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章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有这样一部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韩麦尔先生将要讲什么话,而作者就用“我一一我一一”没有声音了,显然,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艺术空白。我引导学生扣此质疑: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这样,不仅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训练,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四、言已尽而意无穷,对课文结尾的质疑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尾语止而意未尽,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延伸点质疑遐想,必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变色龙》一课的结尾:“‘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我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日后会收拾赫留金吗?并说明理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合理而又新奇的答案,对进一步认识变色龙为虎作伥、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反动实质,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使语言与思维得到了同步训练。
五、反弹琵琶,从意想不到之处质疑
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在七年级上册鲁迅的《风筝》一文中有一段“精神虐杀”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两个呼之欲出的人物:秘密被发现后,“我”因为“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偷做风筝,便“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几笔就勾画几分专治色彩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野蛮。小兄弟呢?他“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后来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具体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在这里,我反弹琵琶,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学生答:像一个暴君,冷酷无情,好可怕,恶魔一样。我进一步启发:你会把自己写成这样吗?作者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贬低自己?把自己写得这样坏?全班学生都静下来,大家沉思后,一位学生说,是因为他太内疚太自责了,无法原谅自己。一位学生说,他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这体现了他的自省精神。的确如此,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合理的“反弹琵琶”,科学的逆向思考,使我们看到我们原先没有看到的一面。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经常嘲笑“瞎子点灯白费蜡”其实,瞎子在黑夜点灯,不是为自己照亮,而是让别人看到他,不会误撞他,这样就可以保护他自身的安全。假如人们都能学习提灯笼的盲人,既为别人照亮,又能帮助自己,那有什么不好呢?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是爱迪生的疑问、“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是牛顿的疑问。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而质疑则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读中思,思中疑,疑中议”。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它包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问难、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努力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的好习惯。
一、营造氛围,鼓励质疑
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教师就应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抓住这些模糊点质疑解惑,必能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发现学生对奶奶的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一句理解模糊,“这样”指代什么?是指“我流泪”?还是指“爸妈逼我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好像都有道理。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把“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句话放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品味,最终比较准确地体会到奶奶这句话应该是对爸妈说的,爸妈逼孩子去要回送出去的羚羊木雕,一点儿也不尊重孩子严重伤害了孩子间的友谊,奶奶对这种做法虽然不满,但是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而左右为难的心理反应。这样,通过质疑既使答案更加明确,又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
二、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兴趣是质疑的前提
一切有成效的学习都是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问,自我主动地学。当学习兴趣正浓时,教师要趁势而上,引导学生围绕兴趣点质疑探究,透彻领悟。例如,《散步》一文中,我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大部分学生都选第七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于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正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朗读时,我突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帮作者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立即议论开来。最后,还真得出了一些结论,比如: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回来的时候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对课文留白的质疑
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章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有这样一部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韩麦尔先生将要讲什么话,而作者就用“我一一我一一”没有声音了,显然,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艺术空白。我引导学生扣此质疑: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这样,不仅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训练,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四、言已尽而意无穷,对课文结尾的质疑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尾语止而意未尽,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延伸点质疑遐想,必将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变色龙》一课的结尾:“‘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我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日后会收拾赫留金吗?并说明理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合理而又新奇的答案,对进一步认识变色龙为虎作伥、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反动实质,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使语言与思维得到了同步训练。
五、反弹琵琶,从意想不到之处质疑
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在七年级上册鲁迅的《风筝》一文中有一段“精神虐杀”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两个呼之欲出的人物:秘密被发现后,“我”因为“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偷做风筝,便“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几笔就勾画几分专治色彩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野蛮。小兄弟呢?他“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后来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具体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在这里,我反弹琵琶,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学生答:像一个暴君,冷酷无情,好可怕,恶魔一样。我进一步启发:你会把自己写成这样吗?作者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贬低自己?把自己写得这样坏?全班学生都静下来,大家沉思后,一位学生说,是因为他太内疚太自责了,无法原谅自己。一位学生说,他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这体现了他的自省精神。的确如此,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合理的“反弹琵琶”,科学的逆向思考,使我们看到我们原先没有看到的一面。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经常嘲笑“瞎子点灯白费蜡”其实,瞎子在黑夜点灯,不是为自己照亮,而是让别人看到他,不会误撞他,这样就可以保护他自身的安全。假如人们都能学习提灯笼的盲人,既为别人照亮,又能帮助自己,那有什么不好呢?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是爱迪生的疑问、“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是牛顿的疑问。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而质疑则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读中思,思中疑,疑中议”。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