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就凸显出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实效性。所谓“养成”教育,就是行为习惯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爱心;习惯教育
The narrow view obtains, the main point focuses,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to foster the education
Zhou Xia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request us to go out the former discipline pattern to preach particularly the type moral education pattern, respects the student the life, sets up the humanist student view, this highlighted has fostered th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the effectiveness. So-called “fosters” the education, is the behavior custom education, is lets the child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since childhood.
【Key words】Compassion; Custom education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就凸显出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实效性。所谓“养成”教育,就是行为习惯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我们要帮助他们去辨别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怎样培养和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呢? 1 从细节入手
养成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老师一味地讲大道理是没有成效、没有收获的;要靠我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全都来自农村,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长年没父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一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在家里是“小皇帝”,受不得半点委屈。班里整天都有学生告状: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欺负小同学……从没有一个同学说别人的好处。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快乐与我相伴”的活动,利用黑板报和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好人好事记下来、说出来,一周进行一次评比。一段时间后,学生都自觉的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有的还主动做好事,班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刻苦学习等蔚然成风。
2 以身作则
小学生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他们既羡慕有敬畏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道德认知。好习惯的形成不一定看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随手捡起地下的纸片放到垃圾箱……
3 凝聚爱心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需要家长的爱,教师的爱更是必需的。教师的爱能给小学生以信心、以力量和勇气。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微的拥抱,都是教育学生的妙方良药。当他犯错时,老师的一个宽容能震撼他的心灵;一个关心举动能使他充满激情;一句安慰的话语能使他感受自愧。对于留守孩子来说特别需要父爱、母爱。记得他们刚从村小转到中心校,一个个平常都少言寡语,从不敢多看老师几眼,更不用说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让他们尽快熟悉住校生活,平日里除了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尽可能多的给他们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同学的爱。一次体育课,我安排学生进行游戏竞赛,孩子们兴致很高,叫我感动的并非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有一组同学赛完后时,非常真诚地、由衷地对下一位同学说:“加油!加油!”这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没有教师刻意地教他们这么去做,也没有人引导或者提醒他们,他们就这么做了,对于他们的做法,我及时的给予了表扬和肯定,孩子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那以后,他们见到老师再也不躲閃了,还主动的向我问好,上课小手举得高高的……是同学和老师的爱让他们改变了自我。
习惯造就性格,习惯决定成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作用是影响他们一生的。我们要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关键词】爱心;习惯教育
The narrow view obtains, the main point focuses,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to foster the education
Zhou Xia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request us to go out the former discipline pattern to preach particularly the type moral education pattern, respects the student the life, sets up the humanist student view, this highlighted has fostered th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the effectiveness. So-called “fosters” the education, is the behavior custom education, is lets the child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since childhood.
【Key words】Compassion; Custom education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就凸显出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实效性。所谓“养成”教育,就是行为习惯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我们要帮助他们去辨别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怎样培养和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呢? 1 从细节入手
养成教育,决不是一蹴而就,老师一味地讲大道理是没有成效、没有收获的;要靠我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全都来自农村,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长年没父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一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在家里是“小皇帝”,受不得半点委屈。班里整天都有学生告状: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欺负小同学……从没有一个同学说别人的好处。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快乐与我相伴”的活动,利用黑板报和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好人好事记下来、说出来,一周进行一次评比。一段时间后,学生都自觉的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有的还主动做好事,班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刻苦学习等蔚然成风。
2 以身作则
小学生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他们既羡慕有敬畏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道德认知。好习惯的形成不一定看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小到离开座位放好凳子;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随手捡起地下的纸片放到垃圾箱……
3 凝聚爱心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需要家长的爱,教师的爱更是必需的。教师的爱能给小学生以信心、以力量和勇气。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微的拥抱,都是教育学生的妙方良药。当他犯错时,老师的一个宽容能震撼他的心灵;一个关心举动能使他充满激情;一句安慰的话语能使他感受自愧。对于留守孩子来说特别需要父爱、母爱。记得他们刚从村小转到中心校,一个个平常都少言寡语,从不敢多看老师几眼,更不用说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让他们尽快熟悉住校生活,平日里除了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尽可能多的给他们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同学的爱。一次体育课,我安排学生进行游戏竞赛,孩子们兴致很高,叫我感动的并非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有一组同学赛完后时,非常真诚地、由衷地对下一位同学说:“加油!加油!”这完全是他们自发的,没有教师刻意地教他们这么去做,也没有人引导或者提醒他们,他们就这么做了,对于他们的做法,我及时的给予了表扬和肯定,孩子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那以后,他们见到老师再也不躲閃了,还主动的向我问好,上课小手举得高高的……是同学和老师的爱让他们改变了自我。
习惯造就性格,习惯决定成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作用是影响他们一生的。我们要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