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不足之处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2008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有许多优点与特色。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个别不尽完美、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人教2008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不足” 建议
  
  人教2008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的说明中强调这本书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大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大特点,并强调了其它一些特色与优势。当然本书优点与特色不胜枚举,是适应新课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一本好教材。但教学实践中,本人也发现了个别不尽完美、值得商榷之处,在此妄加提出,与各位同仁一同探讨、交流。
  一、部分注释存在不足
  1.第14页注释,表述欠妥。20世纪初,英国自治领有“国家”(nationhood) 身份(即政治上彻底的独立自主,内政自治、有自己的贸易政策和军队),但外交由英国外交部负责。1919年,四个自治领(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然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独立缔约国,但仍由英国代表各自治领谈判。印度当时是英国殖民地,没有“国家”身份。教材注释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建议修改为“如果加上英国的4个自治领和殖民地印度,共32个”。
  2.第52页注释,不符合史实。 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诞生,随之出现了欧元区。最初有11个成员国,包括比、荷、卢、德、法、意、奥、西、葡、爱尔兰和芬兰。经三年过渡期,欧元现钞于2002年元旦起正式流通并取代欧元区各国货币。资料显示,希腊于2000年达到标准并于2001年元旦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其第12个成员国。建议修改为“2002年,欧元正式在除英国、丹麦和瑞典以外的12个欧盟国家投入使用”。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
  3.第62页注释,表述上存在问题。立、爱、拉三国已宣布独立,苏联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9月承认其独立;格鲁吉亚也于1991年8月宣布独立。它们均已不是行将正式解体的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了。事实证明,立、爱、拉三国不但“这时”没有参加“独联体”,至今也没有参加,而是加入了欧盟。建议修改或直接删除,因为“自由阅读卡”中已对这一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说明。
  二、部分图片存在问题
  1.第16页地图。波兰作为独立国家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年(三次被瓜分后),直至1918年才恢复独立。在上述地图中,还有“波兰”国家名字,显然没有必要,建议删除。其次,19世纪末卢森堡摆脱荷兰统治而独立,一战期间为德国侵占、控制。1918年11月,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从卢森堡等国撤军。《凡尔赛和约》规定“承认卢森堡独立”。查阅诸多资料,未发现卢森堡的领土在一战前后有任何变化,但细看两幅地图,在图界、比例一致情况下,却明显感觉其领土缩小了,建议修改。此外,第二幅地图与第8页地图相比,波罗地海三国爱、拉、立独立于苏联之外,虽符合事实但却没有任何注释给予说明,建议在两页任一位置加注说明。
  2.第27页《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和第31页《被抓捕的犹太人》。这两幅照片虽然片名不同、缩取范围不同,但实际上选取的是同一张照片。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照片数以百计,除非必要,作为教材,建议编者最好不要选取相同照片。
  3.第35页地图。从内容及图名均可看出,图示到了1942年的历史。苏联在1940年8月,使原本“一战”后独立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并入了苏联。但图上三国国界线仍清晰可见,建议图中最好不标三国及与苏联之间的国界线。
  三、部分内容没有及时修改、增补
  第51页自由阅读卡中,提到“美国预计在2007年左右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到那时,美国……”,此事如今已过去几年了,却还在用“预计”、“到那时”等词语,显然不合适,且课本也已涉及到2007年知识点,建议及时修改。再如,第79页自由阅读卡中,感觉好像阿拉法特还活着,但事实上2004年11月他就去世了,建议及时增加他去世年份。
  四、部分内容表述相重、欠准确,也有的顺序安排上存在问题
  1.第25-26页正文有关“纳粹政权的建立”的背景。细细读来,似乎存在着诸多重叠之处。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两次提到“希特勒”和“纳粹党”。“趁势”与“契机”用词、词义虽不同,但都指“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社会各阶层对德国政府不满”而“陷于绝望”之“势”、之“机”,且应先有“契机”然后才能“趁势”。“发展壮大”与“崛起”用词不同,但说的都是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抓住“契机”、“趁势”迅速发展强大。建议适当重组、修改。如把第25页正文结尾部分修改为“……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普遍不满、陷于绝望的契机,趁势发展壮大”;再把第26页“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德国陷于绝望时”删除,把本段其它内容与第25页修改后的正文合并成一段。
  2.第29页自由阅读卡。文中提到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这一说法不准确。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统率陆海军”。所谓“国体”就是规定天皇统治日本的基本体制,天皇被置于国家元首和统治权的总揽者地位。从历史事实看,天皇是日本决定发动“二战”的主要罪魁祸首,只因种种因素在二战后逃脱了审判。建议修改,如“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的领导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3.第39-40页,雅尔塔会议相关内容列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一目,实有不妥。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诺曼底战役等都发生在雅尔塔会议之前,却放在雅尔塔会议之后学习;而雅尔塔会议是在法西斯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召开的。这种顺序倒置的安排(编者的初衷不敢妄加猜测),显然不合适,实践中更不利教学与学生学习。建议修改、调整。在第40页地图位置基本不变情况下,把“最后的胜利”一目内容适当前移、上移,把雅尔塔会议相关内容放在诺曼底登陆这一段文字后边,然后适当排版。这样,既符合事件发生顺序,“最后的胜利”一目的第一段文字也才能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利于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五、一些重要知识点未编入教材,实为遗憾
  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之后又多次提到了联合国。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的最重要国际组织。随着走向多极化,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以及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联合国的成立情况、总部、常任理事国及重要组织机构与职责等都没有明确介绍。与之相比,一战后成立的国联尽管没起到什么作用(之后也未提到有关国联的任何事),但课本却不惜笔墨在正文给予了介绍,且有配图。连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国际组织如独联体等在阅读卡中尚有一席之地。个人认为,如此的安排实在不妥,建议补充。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不足”。如第117页大事年表,个别大事没有按顺序编排。第118页“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没有真正“对照”。第119页“好书推荐”显得较为“历史”,而“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的较少。第120页 “后记”的第一句,显得过长又欠通顺,下面提到的要感谢的“学科编写委员会委员”在前面的编写人员页的“学科编委会“名单中居然一个没有找到,不知何故。
  当然,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斗胆质疑,甚至妄语,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占营(1970年—),男,河北省廊坊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EDEM(ER degradation—enhancing α—mannosidase—like protein)是通过转录调节蛋白Xbp1作用产生的一种α-甘露糖苷酶样应激蛋白,能促进内质网应激时产生的不完全折叠或错误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以课程体系为载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学科型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目标不匹配,如何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是
精子与卵子质膜粘附并发生融合是哺乳动物完成受精过程所必需的步骤.近年来,学者们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对参与精卵质膜粘附、融合过程的分子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精子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创造性质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对旧事物、旧秩序的否定与批判.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必须走出纯粹思辨的误区,寻找与社会的合力以及自身生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数学素质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观
在AIDS治疗领域,很少有人敢提治愈这个词。今年八月的《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病例报告给治愈AIDS带来了希望。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本人通过几年教学中认真思考,反复实践的重要问题。以下就此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做好
双链RNA(dsRNA)诱导与之同源的mRNA降解,从而导致转录后基因缄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的现象或机制被称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对RNAi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兴起的解释语言现象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或研究范式,其两大支柱理论——分别以Langacker和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从语法和语义两个不同侧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共同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基础。本文试图对二者做个比较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Langacker 认知语法 Lakoff 认知语义学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