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回溯教育历史,学习方法主要有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性三种,这三种方法之间有着一种继承和扬弃的关系。如今探究性学习方法,已成为时代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培养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可分为两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接受式探究是指学生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图书馆、信息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获取信息与问题结果的学习方式。发现式探究是指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信息和问题的结论。我校在实践中对发现式探究这一学习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一、模式结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认为:数学是有关“模式”的科学。我校进行实践和总结摸索出了“探究性学习”(发现式)的基本模式为:
  
  验证时填写如下报告:我们组用( )长方形来验证。摆面积单位的结果是( )平方厘米。根据公式,算的结果是()○( )=()平方厘米。摆的结果和算的结果( )(相同、不同),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发现是()。
  学生在验证后发现“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品尝到了探究的乐趣,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数学课堂成了孩子们尝试、比拼、收获的乐园。
  4.讨论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讨论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在讨论争辨中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发现、善于表达的能力,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经过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点燃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讨论的形式有:
  (1)组内讨论。在一个问题没有形成共识之前,探究性学习提倡学习的合作伙伴之间坦诚地表露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可以进行碰撞,以理服人。在“观察物体”一课中,出示了楼房投视图后,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和产生这种结果的想法,当两种结论矛盾时,便展开争论,逐渐向正确、一致的方向靠拢。课堂上争辩时互不相让的“敌人”,形成一致意见后又是手拉手的朋友。
  (2)组间交流。小组间交流是探究性学习摸式讨论交流阶段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在组内交流完成、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点,亮出小组的想法,一方面便于营造热烈和谐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融合不同的想法,形成知识新的增长点,使知识更系统、更严密。这种组与组的碰撞与交流使学生融合在一个集体中,其乐融融。
  (3)师生互动。在学生小组交流、组际交流完成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时要得以充分体现。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一方面要立场鲜明地筛选正确的富有灵性的想法,另一方面要把学生的观点进行提练,同时要补充更为完善的观点。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中,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提炼出来,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你就能看到物体不同角度下的形状,观察的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自然也不同。师生之间的这种默契,使数学课充满了亲和力。
  5.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问题目标状态的形成和障碍情境的突破。当学生在生疑、探究、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内化知识,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达到拓展深化的目的。
  (1)内化知识。内化知识就是把学生形成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检验。如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中,例题教学后学生形成“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形状就不一样”的观点。教者安排了观察茶壶的练习和观察大楼投影的练习,让学生再次进行本位和换位的观察,在这之后又出现两种物体,塑料杯子和茶壶,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看这两种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在不同的方向,我们除了看到的物体本身不同,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也不同,然后又跳过具体实物,进行图像观察,既增加了难度,又丰富了学生的记忆模块。使学生知识更加巩固,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的空间。
  (2)形成模块。现代建筑为什么大多采用框架式结构,道理很简单,形成一种体系,加强部分与部分间的联系,使其更牢固耐用。同样,知识的教学也应注意体系的构建,平时的每一堂课的教学只是知识的点,要使这些点更亮、更有价值,必须把它置身于知识的体系中,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在学生探究出三角形的特征之后,教师就引导学生把三角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形成一张网,既便于学生记忆,又为以后学习作好准备。这种既有模块教学又有系统凝结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的范例,使数学课堂充满了哲学的思考。
  以上是我校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流程,在实际运作中,各个环节的顺序一般不可改变,但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增加或减少部分环节,采用合理的实用的教学环节,也可重复运用其中的环节,保证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三、模式实施原则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积累,我们发现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对提高课堂的品味很有帮助。
  1.民主性原则
  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自由争辩、自主操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2.开放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
  3.自主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去展开研究和发表观点。既有个人想法,也有小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4.创造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的结果与解题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探究式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经历知识(观点)形成过程的认识提高过程。
  5.灵活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方式,要注意操作方式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选择探究的方式方法。灵活性还表现在执行教学进程的灵活性,教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进程,调整教学的进度。
  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把学生从封闭的、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操作,交流,争论,碰撞,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不断地进行情感、知识的交流,学生鲜活的个性、生动的灵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热塑性弹性体(TPE)在刚性基体上复合模压生产不同产品,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应用需求,已呈爆炸性发展趋势。复合模压去除了为将TPE和刚性基体粘在一起所需要的粘合剂和底涂
近日,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获科技部立项,并获得2006年度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经费150万元。这是镇江市企业首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为了
天津大学精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对异戊二烯精制关键技术进行多项技术创新,目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采用该精制工艺能同时得到化学级、聚合级异戊二
晋南现有豌豆播种面积50余万亩,大部分布在临猗、永济、万荣、运城等县。主要轮作方式为四年五作(豌豆——小麦——小麦——小麦——秋作)和三年四作(豌豆——小麦——小麦—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力的场所,使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    一、教学目标明确,灵活使用教材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大曹公司现已开发出一种多硫化物类硅烷偶联剂——CABRUSSW-134。其产品的优点是:(1)在橡胶中的混炼速度非常快,可简化混炼工艺;(2)胶料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小,易于压延操作;(3)硫化胶表
一堂数学课如何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使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成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不断探讨的话题。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
绝热型硅橡胶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喷气式发动机,特别是火箭的发动机。它们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众所周知,它们有非常优异的物理性能,可以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仍保持良好的性能。火箭
儿童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儿童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儿童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地去钻研。因此,在课堂上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搞好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