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高尚情操
  体育教学一般分为两种教学形式,一种是理论教学,一种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讲解运动的知识、技巧,这个部分的思想性非常鲜明,老师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理论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如老师在讲解体育的运动技巧時,可以介绍一些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实践课在练习中培养道德品质
  在体育课堂上,理论课程只占一小部分,最主要的还是实践课。学生在实践课上会学习、练习很多具体的运动技巧和健身方法,而每一种运动背后其实都包含着一定的体育道德。如,很多体育课都会进行接力短跑,学生能在这种小比赛中习得团队协作能力,并进一步形成集体主义精神;练习体操、啦啦操、健美操,能磨炼学生的耐心,使他们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篮球、足球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关心、爱护其他同学,理性看待每一场比赛的输赢,直面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蕴含在练习中的思想品德内涵,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渗透。
  三、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模范榜样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转变教育理念,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带动每一个学生,树立模范榜样。如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时,要展现自己良好的体育运动素质和品德修养,做到有耐心、有毅力,不作弊,敢于面对输赢,不骄不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教育学生。
  四、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规则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关的课堂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培养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如让学生遵守最基本的礼仪,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人。再如,参加集体活动时,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指令集合报数,每个同学都要配合班级整体调整自己的位置,使队伍保持整齐,这个过程就是组织纪律性形成的过程。
  五、加强课外锻炼,延伸德育空间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巧,进行运动项目的练习,还要鼓励、督促他们在课外积极练习,养成日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转变自己不好的思想,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还是参加比赛都要诚实守信,直面输赢,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友好相处。
  六、通过体育比赛,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体育课和其他课程相比,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如学习环境开放,实践性更强,每一次考核都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等等。其中,尤以竞赛性最为显著。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体项目,竞赛都能极大地激发运动员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团结奋进、无惧输赢的精神风貌。有比赛就有输赢,有赢家就有输家。在体育比赛中,学生更容易学会接受“失败”,锻炼出胜不骄败不馁,无论输赢都尊重规则、裁判、对手的正确的竞争意识。只有经历过输赢,他们才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正内涵。此外,比赛中,个人项目彰显个性,集体项目讲求协作,在不同比赛项目的转换中,学生更容易学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调整自己的角色,使自己与所处的环境、情景相协调。
  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壮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爱国奉献、遵纪守法、勇于拼搏、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为他们日后的幸福人生奠基。
其他文献
《巨人的花园》(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主要讲了巨人离家七年,孩子们都喜欢到他的花园里玩。巨人回家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高墙,花园就始终是冬天,直到孩子从小洞爬进花园,春天才来到花园,巨人醒悟就拆了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的花园》一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结构清晰、人物丰满。这个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清晰完整,紧紧围绕“巨人的花园”展开故事:巨人离家
期刊
教材简析:  《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篇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七个注释,还配有一幅图,但却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捡了块石头,使劲砸瓮。瓮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孩子终于得救了。该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多数词语的意思与现代
期刊
游戏使学生感到愉悦、好奇。对于儿童,游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思维的表现,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新事物、形成和扩大知识技能、思行结合的方式和机会。”实践表明,游戏活动是数学原理、生活情境和儿童心理建构的产物,让数学从“严谨”走向“好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
期刊
生命教育的思想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倡,70年代末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并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将生命教育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校也陆续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开设专门课程、纳入综合课程、渗入学科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等。笔者认为,在课程任务繁重、课程时间紧张的教育大背景下
期刊
课间,常听老师埋怨:“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差,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连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做计算题时总是提醒他们:计算时要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是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会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
期刊
课前思考: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后面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有相似性,两者比较,5的倍数的特征要简单一些。课前,我做了部分小调查,学生对5的倍数还是有一些了解,如果从5的倍数的特征入手,通过类比,再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就顺其自然了。  本节课内容相对较多,除了要让学生探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和2的倍数的特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2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即将组织一次套圈挑战赛,老师要从班里选出1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很多同学都想报名,老师要求同学们抓紧时间练习,谁的成绩好、水平高,就让谁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体育竞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某些问题的处理要先收集数据再进行分析。  二、分层探究,理解含义,
期刊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想在布置作业时点、线、面兼顾,让孩子筑牢知识体系,可是模式化的书面作业练习严重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布置开放作业,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贴近生活  我们年级中有这样几个孩子,做作业特别拖沓,别人看电视时,他在写作业;别人打球时,他在写作业;别人睡觉时,他在写作业;别人玩游戏时,他还在写作业!然而,这些总在埋头
期刊
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如到了上学的年纪仍然不能独立地穿衣吃饭,要靠家长照顾日常的饮食起居。有些虽然能自理日常,但完成水平非常低,吃饭会弄得到处都是,衣服、头发总是乱七八糟,如厕时经常弄污衣裤等等。这种现状为智障儿童带来了许多困扰,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作为特教老师,有必要全力以赴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  
期刊
教材分析:  《四季》(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这首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出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四季》这首儿歌采用拟人、排比的写法,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中的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对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