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堂小结透视
语文课堂小结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无视学生自主意识的课堂小结。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理念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给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发现探求问题的自主权利,尽可能让学生在这场“谢幕艺术”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有所得。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教师代劳,一类是学生自主进行。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者教师担心学生的小结不着边际,或者教师不注意,导致教师代替学生完成了小结。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漫谈式课堂小结。平时在小结中以这种类型居多,如“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或“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等(让学生及时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是一种由学生自行归纳所学的知识点、教师加以补充的小结。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归纳零乱且不完整,没有指向性。这种小结的方式就是给学生以即时的归纳,但比较消耗时间。
3.预设式小结。从上课的角度来看预设性小结,教师在上课前可谓做了精心准备,预想了课堂会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但学生是能动的个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实践中,即使教师有小结的预设目标(方向),学生也并不一定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这样,小结就没有能达到既定的效果。如《安塞腰鼓》的小结:“你从这节课中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预设的答案是排比、反复的修辞及作用,但学生的回答围绕主题展开,这就需要教师有出色的教学智慧,能够应对学生的即兴生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设置导引性的问题,学生的小结便会有章法可循,就会发出课堂学习的火花。
4.框架式小结。《走一步再走一步》小结:“你认为自己这节课学得如何?有哪些收获?”要求用“这节课我经历了……,掌握了……,学会了……,感受到……,要注意……”的格式,让学生进行小结。这种小结方式便于学生的操作。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归纳零乱而不完整,而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致使教学模式格式化。
5.游离主题、脱离文本的小结。一篇文章是一个独立个体,有其主题要求,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游离,更不能完全背离,小结也不例外。如《在山的那边》小结:“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学生回答一句“有”之后,一堂课在口号声中结束了。又如《傅雷家书》一文,有教师的小结竟然在讨论恋爱这一话题中结束,诚然变成了一堂班会课。
二、语文课堂小结的教学功能
课堂小结是整个语文课堂结构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掌握,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条理更清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所学知识。每一课的内容肯定会有属于它的小结,不同的上课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小结方式。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节课能否把“口”收好,对教学的成败十分重要。
1.理顺知识,理顺思路。课堂教学小结有利于学生及时归纳整理所学内容,促使知识系统化。在小结中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本节课中学了哪些新知识和新方法。同时明确把握教师施教的思路、行文的思路,做到一说哪篇文章,脑海中便能浮现出它的知识脉络,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构建有利于记忆的新知网络。
2.巩固知识,把握重点。通过小结,它的梳理实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在课堂即将结束的那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及时的、回顾性的小结能使学生再度兴奋,教师再加以体系式的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同时,及时的提示可以使学生把握教学重点,便于学生将所学内容加以简化,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要点。
3.提升知识,促进迁移。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是既有任务的终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适时巩固和提升知识,举一反三。如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可对某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4.引发兴趣,激发创新。兴趣是引人入胜的先决条件,设计完好的小结能够在学生上课注意力下降的时候提起学生的精神,从而内化所学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小结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产生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解题方案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语文课堂小结方式枚举
笔者通过对课堂小结的解析认识,开展了课堂小结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小结的方式:
1.归纳总结式小结。如讲授《羚羊木雕》一文后,带领学生回顾课文,进行课堂小结:“这场家庭小风波,起因是孩子自作主张把爸爸送给她的羚羊木雕转送给好友万芳,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孩子拿回了木雕。一般来说,对长辈送给自己的纪念品,无论其价值的高低,都应当珍惜,因为这种纪念品凝聚着一种不一般的感情。孩子之所以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在其思想深处是把赠送物质当做建立友谊的基础了。然而,父母也有不足之处。他们注重羚羊木雕的物质价值,却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情伤害。他们一味地责怪孩子,而且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导致了全家的不愉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的成员之间,也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用这种方式对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思想进行整理和归纳,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2.板书图示式小结。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板书图示,以便理清教学脉络及教学要点,从而达到概括归纳的目的。如在实际的执教过程中,学生结合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如下板书:
《背影》
父爱无言
忆背影——点篇开题
看背影——车站离别
望背影——消逝人群
忆背影——接读父信
父爱如山
《珍珠鸟》
我珍珠鸟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再加上一段教师的总结:“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你会碰到很多两难的选择,会感到生活不是那么的美好,但也请你牢牢记住后半句话‘生活也永远不会那么糟糕’,希望你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能保有现在这份善良,这份人性中美好的品质。”这种小结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内化,但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板书,找到便于学生掌握的具体方法。
3.预设生成式小结。教师预设几个问题进行课堂小结,但事先不告诉学生,让学生自行小结。如学生在小结时出现了偏差,则由教师进行问题的导引。格式可以如下:问题1:本课你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问题2:这节课你在学习时有什么新的思路或方法?问题3: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可以针对同学中出现的错误)?预设性小结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问题的生成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4.思辨式小结。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在归纳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生成和再发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小结中来,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中引发问题矛盾,让学生讨论。如执教《化石吟》时,在小结中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好莱坞导演,准备将《化石吟》搬上银幕,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诗句搬上银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把这些镜头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教师要力求做到收放自如,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统一。
5.即兴式小结。这种小结的方式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时的小结。在这里我们也要树立一种观念,小结不是一定在课堂结尾,它可以贯穿于实际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需要归纳时就归纳。
当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课堂小结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功地进行课堂小结,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教书又育人。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使课堂小结的方法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仍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参考资料:
侯耀先等《有效教学论》,西安出版社。
语文课堂小结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无视学生自主意识的课堂小结。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理念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给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发现探求问题的自主权利,尽可能让学生在这场“谢幕艺术”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有所得。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教师代劳,一类是学生自主进行。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者教师担心学生的小结不着边际,或者教师不注意,导致教师代替学生完成了小结。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漫谈式课堂小结。平时在小结中以这种类型居多,如“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试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想”或“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等(让学生及时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是一种由学生自行归纳所学的知识点、教师加以补充的小结。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归纳零乱且不完整,没有指向性。这种小结的方式就是给学生以即时的归纳,但比较消耗时间。
3.预设式小结。从上课的角度来看预设性小结,教师在上课前可谓做了精心准备,预想了课堂会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但学生是能动的个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实践中,即使教师有小结的预设目标(方向),学生也并不一定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这样,小结就没有能达到既定的效果。如《安塞腰鼓》的小结:“你从这节课中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预设的答案是排比、反复的修辞及作用,但学生的回答围绕主题展开,这就需要教师有出色的教学智慧,能够应对学生的即兴生成。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设置导引性的问题,学生的小结便会有章法可循,就会发出课堂学习的火花。
4.框架式小结。《走一步再走一步》小结:“你认为自己这节课学得如何?有哪些收获?”要求用“这节课我经历了……,掌握了……,学会了……,感受到……,要注意……”的格式,让学生进行小结。这种小结方式便于学生的操作。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归纳零乱而不完整,而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致使教学模式格式化。
5.游离主题、脱离文本的小结。一篇文章是一个独立个体,有其主题要求,我们要超越但不能游离,更不能完全背离,小结也不例外。如《在山的那边》小结:“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学生回答一句“有”之后,一堂课在口号声中结束了。又如《傅雷家书》一文,有教师的小结竟然在讨论恋爱这一话题中结束,诚然变成了一堂班会课。
二、语文课堂小结的教学功能
课堂小结是整个语文课堂结构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掌握,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条理更清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所学知识。每一课的内容肯定会有属于它的小结,不同的上课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小结方式。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节课能否把“口”收好,对教学的成败十分重要。
1.理顺知识,理顺思路。课堂教学小结有利于学生及时归纳整理所学内容,促使知识系统化。在小结中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本节课中学了哪些新知识和新方法。同时明确把握教师施教的思路、行文的思路,做到一说哪篇文章,脑海中便能浮现出它的知识脉络,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构建有利于记忆的新知网络。
2.巩固知识,把握重点。通过小结,它的梳理实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在课堂即将结束的那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及时的、回顾性的小结能使学生再度兴奋,教师再加以体系式的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同时,及时的提示可以使学生把握教学重点,便于学生将所学内容加以简化,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要点。
3.提升知识,促进迁移。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是既有任务的终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适时巩固和提升知识,举一反三。如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可对某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4.引发兴趣,激发创新。兴趣是引人入胜的先决条件,设计完好的小结能够在学生上课注意力下降的时候提起学生的精神,从而内化所学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小结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产生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解题方案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语文课堂小结方式枚举
笔者通过对课堂小结的解析认识,开展了课堂小结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小结的方式:
1.归纳总结式小结。如讲授《羚羊木雕》一文后,带领学生回顾课文,进行课堂小结:“这场家庭小风波,起因是孩子自作主张把爸爸送给她的羚羊木雕转送给好友万芳,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孩子拿回了木雕。一般来说,对长辈送给自己的纪念品,无论其价值的高低,都应当珍惜,因为这种纪念品凝聚着一种不一般的感情。孩子之所以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在其思想深处是把赠送物质当做建立友谊的基础了。然而,父母也有不足之处。他们注重羚羊木雕的物质价值,却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情伤害。他们一味地责怪孩子,而且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导致了全家的不愉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的成员之间,也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用这种方式对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思想进行整理和归纳,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2.板书图示式小结。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板书图示,以便理清教学脉络及教学要点,从而达到概括归纳的目的。如在实际的执教过程中,学生结合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如下板书:
《背影》
父爱无言
忆背影——点篇开题
看背影——车站离别
望背影——消逝人群
忆背影——接读父信
父爱如山
《珍珠鸟》
我珍珠鸟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再加上一段教师的总结:“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你会碰到很多两难的选择,会感到生活不是那么的美好,但也请你牢牢记住后半句话‘生活也永远不会那么糟糕’,希望你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能保有现在这份善良,这份人性中美好的品质。”这种小结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内化,但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板书,找到便于学生掌握的具体方法。
3.预设生成式小结。教师预设几个问题进行课堂小结,但事先不告诉学生,让学生自行小结。如学生在小结时出现了偏差,则由教师进行问题的导引。格式可以如下:问题1:本课你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问题2:这节课你在学习时有什么新的思路或方法?问题3: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可以针对同学中出现的错误)?预设性小结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问题的生成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4.思辨式小结。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在归纳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生成和再发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小结中来,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中引发问题矛盾,让学生讨论。如执教《化石吟》时,在小结中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好莱坞导演,准备将《化石吟》搬上银幕,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诗句搬上银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把这些镜头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教师要力求做到收放自如,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统一。
5.即兴式小结。这种小结的方式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时的小结。在这里我们也要树立一种观念,小结不是一定在课堂结尾,它可以贯穿于实际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需要归纳时就归纳。
当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课堂小结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功地进行课堂小结,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教书又育人。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使课堂小结的方法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仍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参考资料:
侯耀先等《有效教学论》,西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