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记诵大量古诗文,对学生的治学修身无疑是有益的。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不但学生写作时的文化品位提高了,而且学生的文化“底子”也扎实了。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要想传承经典文化,就必须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但古典诗文博大精深,任由学生信马由缰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一些浅显易记的名篇美文,所选诗文力求让学生终身受益。
1.引导学生推荐
在我们班上,我每周要求由某一组的组长列出这一周必背的古诗文。然后由该组的一名学生在每天的早读课前三分钟推荐一首,对该首古诗文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进行简要的解说,并要求把所讲内容打印张贴在班上或做成课件,用来弥补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确保其他学生获取明晰准确的信息。
2.巧用诗文诵读争星表
为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份诗文诵读争星表,张贴在教室前面。学生每天背一首,背诵完的由组长打“☆”。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对那些平时学习懒散的学生而言,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对个别诵读能力有欠缺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求他们背诵其中的名言佳句。这样可以避免在诵读争星表中留下大片的空白,使部分后进生感到尴尬。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果学习古诗文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学生的兴趣是不能维持多久的。要让学生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还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常用的形式有:
1.诗歌化文
古诗文的作者都是写景造境的高手,一两句诗文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生活。因此,把古诗文转化为一段描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一位学生读了陶渊明的诗后,写了下面一段话:“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菊花飘香,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伴着清风向田野走去。月亮升起了,他斜坐在田埂上,陶醉于月下的那一片稻浪。柳树旁一条溪水静静流过,流过那淡淡的陶式生活……”
2.诗文转换
古诗文与中国画、中国的古典音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让学生学得更透彻,可以开展下列活动:配乐诗朗诵,像《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等,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配上一段背景音乐;创作一幅写意画,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也可以是一段表演,像《枫桥夜泊》《石壕吏》等,都可以通过表演丰富作品中的情节,使学生体验到再创作的乐趣。
3.诗文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请说出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请说一说在古诗中诗人常用‘柳’来抒发哪些感情”。学生回答的诗句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归纳的感情有:(1)以柳来比喻女子,表达赞美之情。(2)“柳”与“留”谐音,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3)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要想让所学的古诗文真正达到为我所用,达到理想的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工夫。这样自然会豁然贯通,进入随心所欲的创作层次。
1.“文化作文”的创作
要进行文化作文的创作,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仿句。如:(1)命运是李后主独上高楼时的那一江春水。(2)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这些语句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对生活进行了诗化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了。其后,教师把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后面,供其他同学借鉴、模仿,形成“文化作文”创作的热潮。
2.诗人专题研究
诗人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他们高举人文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大旗,走在时代的前列。阅读他们的作品,学生能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了“陶渊明专题研究”“杜甫专题研究”“李清照专题研究”等。如“杜甫专题研究”小组,他们分工合作,分别从“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等方面收集资料。一到假日学生就忙着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梳理有关内容,并写成一篇篇文章。虽然他们的理解较为浅显,文笔也略显稚嫩,但他们已经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谁敢说他们将来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呢?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要想传承经典文化,就必须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但古典诗文博大精深,任由学生信马由缰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一些浅显易记的名篇美文,所选诗文力求让学生终身受益。
1.引导学生推荐
在我们班上,我每周要求由某一组的组长列出这一周必背的古诗文。然后由该组的一名学生在每天的早读课前三分钟推荐一首,对该首古诗文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进行简要的解说,并要求把所讲内容打印张贴在班上或做成课件,用来弥补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确保其他学生获取明晰准确的信息。
2.巧用诗文诵读争星表
为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份诗文诵读争星表,张贴在教室前面。学生每天背一首,背诵完的由组长打“☆”。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对那些平时学习懒散的学生而言,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对个别诵读能力有欠缺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求他们背诵其中的名言佳句。这样可以避免在诵读争星表中留下大片的空白,使部分后进生感到尴尬。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果学习古诗文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学生的兴趣是不能维持多久的。要让学生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还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常用的形式有:
1.诗歌化文
古诗文的作者都是写景造境的高手,一两句诗文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生活。因此,把古诗文转化为一段描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一位学生读了陶渊明的诗后,写了下面一段话:“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菊花飘香,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伴着清风向田野走去。月亮升起了,他斜坐在田埂上,陶醉于月下的那一片稻浪。柳树旁一条溪水静静流过,流过那淡淡的陶式生活……”
2.诗文转换
古诗文与中国画、中国的古典音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让学生学得更透彻,可以开展下列活动:配乐诗朗诵,像《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等,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配上一段背景音乐;创作一幅写意画,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也可以是一段表演,像《枫桥夜泊》《石壕吏》等,都可以通过表演丰富作品中的情节,使学生体验到再创作的乐趣。
3.诗文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请说出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请说一说在古诗中诗人常用‘柳’来抒发哪些感情”。学生回答的诗句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归纳的感情有:(1)以柳来比喻女子,表达赞美之情。(2)“柳”与“留”谐音,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3)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要想让所学的古诗文真正达到为我所用,达到理想的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工夫。这样自然会豁然贯通,进入随心所欲的创作层次。
1.“文化作文”的创作
要进行文化作文的创作,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仿句。如:(1)命运是李后主独上高楼时的那一江春水。(2)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这些语句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对生活进行了诗化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了。其后,教师把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后面,供其他同学借鉴、模仿,形成“文化作文”创作的热潮。
2.诗人专题研究
诗人作为追求更高、更完美精神境界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崇敬,他们高举人文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大旗,走在时代的前列。阅读他们的作品,学生能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了“陶渊明专题研究”“杜甫专题研究”“李清照专题研究”等。如“杜甫专题研究”小组,他们分工合作,分别从“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等方面收集资料。一到假日学生就忙着进图书馆,上网查找、梳理有关内容,并写成一篇篇文章。虽然他们的理解较为浅显,文笔也略显稚嫩,但他们已经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谁敢说他们将来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