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体会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一线教师不知如何教学才能适应课改理念。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有自己的立场,不盲从,不全盘抛弃;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学会正确评价一节数学课的得失。
  关键词 新课改 立场 主体地位 联系 评价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教学十几年,课改后不知何去何从了。”许多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不知道怎样教课了,担心自己讲得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要么把自主权都给学生,结果使课堂秩序混乱;要么是赶“时髦”,在课堂上一味追求热闹场面或花哨形式。新课改虽然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对其他传统教学方法的彻底否定。应当认识到当前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和认知的广泛性,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只会把教育教学引向一条死胡同。应当积极倡导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一线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特别是能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环境等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改革中教师应有自己的立场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经常参加一些观摩课,有时还会去一些课改成功的学校取经。教师不应盲目地去追逐潮流,更不应随着“风向”去随意改变自己的立场,而应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育资源去分析思考、判断。我们应反对盲目的乐观情绪,也应防止简单否定,一棍子打死(包括对自己的教学和对他人的教学)。对待别人的教学要有选择地接受和学习,对于传统教学要采取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学习谁就照谁的模式走,要有自己教学的基本立场。
  
  二 改革中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应试教学是指挥棒,教师是播种机,而学生只能老师讲什么就接受什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究、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到的教师不用提示,学生能通过集体讨论而得到的教师就应少交流,做一个“懒教师。”记得美国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门前就有这样一条标语: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掌握了。既然明白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作用这么大,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要求学生自己看书。预习需要自己看书,看自己能把这一节课要学的内容先消化掉多少,自己能先学会多少,不会的有哪些,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自己先从书中找到答案,试着用书中的概念来解答。
  2,让学生充分表达。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有难有易,难的当然需要教师点拨,容易的教师又何必在那里多费口舌,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表达。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小题,也可以是一节新课。其效果是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气氛活跃,学生有成就感,并且自信心增强,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
  3,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会问。数学有时是枯燥的,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学会问。比如讲故事、思索性的问题、动手操作、小比赛等,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激活他们的思维。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营造表面的浮华而作秀,应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简短的,应尽快转移到教学上来。
  
  三 改革中应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叔叔出的一道计算题把我难倒了,题目是这样的:“3只鸡,2只鸭子,再加上一只80年的老山鸡,一共几条腿?”我没有把这道题算出来,因为我不知道80年的老山鸡几条腿。儿时的我为此落下了笑柄:“高材生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若干年后我做了小学数学教师,就决定不让这样的笑话重演。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学内容做了很大的修改,就是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数学书上的例题与习题都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许多问题的解决基本都放到生活情景中去,让学生在具体、丰富的生活中学数学,解决问题,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时,我常让学生出题,是关于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计算方面的困惑,或者自己创新的一道实际问题。这些题既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改革中应科学评价一节课的得失
  
  为了适应课改需要,一些学校制定了课堂评价量化表,所有的课都用同一张表,比如学生参与度是否广泛,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课时间是否过长等。这种做法更容易导致对于形式的片面追求,是对某些教学方法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恰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包括对于小组学习、全班教学与个人自学等形式的灵活应用,以及教师又应如何在课程改革这一形势下保持与发扬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一良好传统。
  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应认真学习其理念与精髓,不断探索适合本学科、本地区和个人特性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一个人的思维是否敏捷,直接制约着他的语言表达的灵活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让孩子说清楚、说明白、说完整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不同的活动中,都十分注重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
我心中的家园是梦幻般的。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清澈见底的河水中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芬芳美丽的花朵上蝴蝶翩翩起舞,高大挺拔的树木立满山坡……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课题。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技巧、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培养、营造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学中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我喜欢下象棋,却又是个“常败将军”。每次和爸爸交手,都以我的失败告终。为了能战胜爸爸,我每周一都要缠着他下一局。我和老爸摆好阵势“杀”了起来。
面对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引导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参与呢?笔者在多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低年级小朋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明确要求──合理分工
教学中应怎样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有效落实找规律的教学价值?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以“找规律”为专题的研究活动,在一节调研课上笔者记录了如下的片段:
摘要 教师创设有效的对话时空、对话资源、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才干,释放自己的潜能,提高有效对话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有效对话 时空 话题 环境    真正的有效对话,指的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达成一致,也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
实施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有效”,指的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
琴、棋、书、画被誉为“文人四友”。我受家人的熏陶,渐渐地与琴、棋、书、画成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rn我喜欢弹琴。家里有客人时,我会拿出笛子、葫芦丝吹给客人听。有时也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