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工作革新日益加强。在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日益提升,此时经过教学思路的调整与革新等,实现对高效课堂的全面构建,对于当前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具体教学中,尝试生活化教学、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带入、尝试翻转课堂等形式,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实践加以分析,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推进当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初中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加以思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问题分析
  1.信息技术课程所占用时间相对较少
  在当前各初中校园课程安排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每周一至两节,也有一些经济水平极度不发达地区,半个月才能有一次信息技术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会在潜意识中削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会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断层,即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到下次学习之间会间隔很久,期间学生会出现遗忘、生疏等诸多问题,这样的教学安排要求高效的课堂才能加以支撑,否则学习节奏会被打乱,也缺乏连贯性。
  2.教学娱乐性强、目标性弱
  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娱乐性强、目标性弱、效果不佳的问题。反思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会发现,课程设置在目标上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更加倾向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缺乏更为立体的思维目标,如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可以聊QQ、玩小游戏的课程,娱乐性相对较强,而忽视了学习本身。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或学习状态之下,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往往效果不理想。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的巧妙设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也要求课堂教学中做出如下调整:首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寻素材,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等做出调整,在实现教学突破中尝试打破以往的模式,尝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地“留白”等,指导学生加以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2.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发现信息时代特色,参与到“互联网 ”的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感受科技、信息进步带来的生活的转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关注身边的信息化的存在,找到信息时代的到来,发现信息化学习的乐趣所在。另一方面,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过程中,也要积极为学生扩展视野,除了生活中的、身边的信息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向更远一点去看,如先进的信息化机器人、智能电器等,其背后所蕴藏的都是信息化的时代,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处其中就能感受到信息化的存在,进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3.强化教学实践应用
  强化教学实践应用,真正立足实践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实践中找寻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发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灵感,找寻生活中的实践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工作,真正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度理解知识。如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生PPT操作时,以往教师更倾向于在讲解了相关知识,即如何插入图片、文字、艺术字、音乐等,就放任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此时教师不妨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如“我们的校园生活”,再组织学生以小組为单位,经过讨论等做一整套PPT,在课堂中加以展现,最终还可以评价出做得比较好的小组等。拉近信息技术与生活、与日常学习的距离。
  4.创建动态生成课堂
  创建动态生成课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成长较快的阶段,接受能力强,加之教师日积月累的教学,学生很快会有所成长。加之信息技术背后本身就是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每一分钟,或者操作稍一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此时教学的进度就不应当再按照教师既定的内容走,而应当及时关注课堂的变化,适应这些变化生成并调整课堂。动态生成性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结合课堂实践加以不断调整,设定丰富的课堂教学体验。在对学生的评价与观察中,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及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与认知等。
  三、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组织教学革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发展,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带来全新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推动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9):150-151.
  [2]殷怀军.农村中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4,20(4):52-5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增加,不仅仅是很多抽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还因为高中化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度总结生活现象,是一门需要高效学习才能理解通透的学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可知,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学生,通常成绩优异,化学学习高效。基于此,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化学兴趣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的研究内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数学教学的需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所提倡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展示中,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教学水平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授课中,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入手,对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不同于旧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秉持的是“先学后教”的授课理念,立足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帮助学生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为此就以学生为中心,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设问题构建多元化数学课堂的策略,以期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中心;巧设问题;多元化;小学数学   提问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其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学校大班额语文课堂如何更高效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探讨的热点.情境教学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的特色,营造民主、平等的心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阅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首先,从初中阶段开展群文阅读的可行性入手;其次,分析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开展群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主要对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数学;运用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可为教师呈现出清晰且明确的教学信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各个知识点,这不仅能克服学生原先学习方式存在的弊端,还能在提高学生独立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在
摘 要:要使英语教学有效,可让学生多读,狠抓语法教学,打好基础,强化背诵,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性;方法  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让学生多朗读英语  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一种必备的学习方法。君不见,影视剧里的读书人随时在摇头晃脑地读书,乐在其中。私塾的老师除了讲解,主要就是让学生多读,然后再背诵。几年私塾下来,学生就学会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俨然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然而,受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乡村学校在高效课堂构建环节中遇到了困境,这对于初中英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为了改变乡村教育现状,实现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必须落实新课改理念,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开展信息化导入,构建优质教学环境  从当前的初中英语课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语感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过程,是继小学语文教学以来更深层次的教学,同时为高中语文教学奠定基础。但是中学语文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文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还要求学生始终保持积累的习惯,如坚持课外阅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探索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方法   一、利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