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满族文学》的缘分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xi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我在S市交通局工作,门卫老兄是我们“老三届”校友。有一天晚上我值班,校友推门进来,递给我一本《满族文学》杂志,说是上面有我的一篇小说。我很诧异,第一我并不知道有一本《满族文学》杂志,第二我也没有投过小说的稿子,散文倒是写过,而且也有文章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校友看到我的疑惑,打开《满族文学》,找到署名“赫崇明”写的一篇小说。我看了几眼,对校友说:作者是重名,误会了,真不是我写的。我留下这本同事订阅的杂志,认真翻看。
  精美的《满族文学》封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那一串漂亮的满文字母,更是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我是满洲正黄旗人,祖籍就在辽东凤凰城(现在的凤城市)。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全国首届“满语学习班”就在我们S市举办,作为满族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学习,主讲是黑龙江大学满语专家穆晔俊教授,因而对满族的语言、文字、文化有着由衷的崇敬和浓烈的兴致。眼前这本全国唯一的满族同胞的文学期刊——《满族文学》,确确实实为我打开了一扇满族文化的窗子,那别具一格的条目分类,那充满着鲜明满民族特色的文章,令我爱不释手。面对那一串跳动的满文字母,我反复低声诵读着,回到了当年的满语学习课堂上……后來,我动笔写了一篇具有满民族生活特色的散文《柳条通》,跑去邮局用挂号信寄给《满族文学》编辑部苏铁老师(当时苏铁老师是散文编辑)。不久就收到苏铁老师的回信,开头“拟用”两个大字令我眼前一亮,也很激动,同时,苏铁老师还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几点要求,很具体,让我修改罢即刻寄回。很快,《柳条通》在《满族文学》1997年第2期刊发了。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几篇散文见诸《满族文学》期刊:《废墟前的深思》(1997.5)《母亲(外一章)》(1999.4)《蓬莱揽胜》(2000.5)《千里寻根》(2001.2)《兴凯听涛》(2002.2)《记忆父亲》(2002.6)《悲情五国城》(2003.3),《祖父》(2010.3)等等。可以说,《满族文学》是我为本民族文学写作的初始平台,苏铁老师是我为本民族文学写作的第一位敬爱的指导老师。现在我还保留着苏铁老师的十几封亲笔信件,作为无价墨宝收藏。
  不记得哪一年《满族文学》封底刊出《满族文学》编辑部全体同志的风光照片(好像在凤凰山上),我找了好几遍,没有“苏铁”的名字,挺奇怪,打电话问苏铁老师,她笑着说:苏铁是她的笔名,真名叫张素娥……之前,我和苏铁老师书信往来数载,从来没有想到苏铁老师是一位女编辑,从字面上讲“苏铁”是铁树的别称,铁骨铮铮,阳刚帅气的印象。
  记得2000年11月,我出差去沈阳,特意带领单位同志去丹东《满族文学》编辑部,拜见我敬重的苏铁老师和编辑部的老师们。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满族文学》这样一本闻名于世的文学期刊,居然出自于一个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普通房间,陈旧的办公桌椅,还有临墙而立的几个简陋的书柜。我规规矩矩向着苏铁老师,向着近乎陋室的编辑部,深施一礼,表达一位籍籍无名作者的崇高敬意,泪水却遮住了双眼。在回来的列车上,单位的同志和我聊起了苏铁老师对我们的热情接待,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一致的认为:苏铁老师一定是我的大学老师抑或是我的大学同学。我在给苏铁老师的回信里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我单位的同志)实在不能理解一位普通作者和编辑部老师们的深厚友谊怎么能像老师或同学那样亲切……
  2014年深秋,《满族文学》编辑部原副主编李恒茂老师为编写《大海留痕》一书来到哈尔滨,我驱车赶到李老师下榻处,二十几年后的哈尔滨一面,相拥而泣,老泪纵横,感动了周围的好多人。2015年9月李老师将《大海留痕》(40万字)一书寄来,还附有一本《回忆录“大海留痕”反馈汇集》,汇集中收入了我的一篇小文章,好感谢李恒茂老师的厚爱。
  后来,张素娥先后出任杂志副主编和主编。现已退休。
  去年我在微信里向张素娥老师展示了她二十多年前写给我的关于对我文章修改意见的回信,她很是诧异,很是感动。
  二十几年来,无论是单位还是我个人,订阅《满族文学》一直没有间断过,我可以无愧地说:我是《满族文学》的忠实读者。每期必读,每读必有收获。看到《满族文学》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我都在内心盛满着喜悦,盛满着自豪,祝愿我们满民族文学之花——《满族文学》,茁壮成长,花开花盛,溢香满园。
  〔责任编辑 宋长江〕
其他文献
我常常在回乡过年的时候,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所牵引,不知不觉走到外公家旧居,虽然那里已成了堆放杂物的旧屋,但我仍渴望西厢下亮起灯火,重现几十年前的记忆。  那时,西厢里灯影摇曳,香火缭绕,腰铃排出通灵的绝响,费安古双手向天,仿佛是人与上天间的使者,她吟唱着:“天母阿布卡赫赫降临吧!从多阔霍居住的雪山出发,众神降临吧!生灵万物承蒙上天的保佑,子孙后代承蒙祖先的保佑,我们五谷丰收……”  耳畔响起这样的歌
期刊
梨 花   路旁,一树梨花先开  素洁、湿润的意向  长出汉语音节  也寓意别离  花名乃至果实  都带有母语的伤情  美  从不曾坠落  一匹闪电的白马  踏弯树枝的云梯  腾身而去  一天之中   一天之中,我的左手开门  右手关灯  时间  以光、暗的形式  身前身后转动  有时,两只手不自觉  交叠在一起  像和一個无形的影子握手  互相取暖一下  “先生  你好”  两只鞋子   想象和
期刊
爷爷去世的那年春天  为了他不会孤单  我栽种的九棵油松  已经粗壮 郁郁葱葱  浮动的夜色里 我一个人  时常醒来  他的咳嗽声就在耳边  我坐在一颗星下 屏息  久久凝视着低矮屋檐下黑黝黝的木墩  旱烟和松树的气息里  如果他再一次敲响  我就会起身过去拿烟荷包和火柴  念   你是目光  暗聚的露水  虫鸣和指捻的发丝  在午夜的窗口  你是指尖  抚摩 你就是花朵  和芬芳 靜悄悄地  没
期刊
很久以前,有个叫阿木里的满族小伙子,独身一人住在大山沟里,打柴为生。一天,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卷画。进屋就说:“小伙子,我这有张画请你给保存一下。”说着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送给了阿木里。并说:“记住,这画任何时候都不许打开,明年此时此刻我定来取画,若原封不动,再赏你十两银子。”走出门外,又再三叮嘱,不要打开画。  送走了老太太,阿木里反复琢磨,这究竟是一张什么古怪的画呢?他好奇地用指
期刊
《白银河》是以表达生态理想为主线,其内容表现了传统的儿童文学诸如父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但细加品味,又有其庄严、神秘、空灵的韵味,就好像远方雪山上流下的一股甘冽的清泉,荡涤着心灵的尘埃。整篇作品是按照生态美的曲线构筑作品的内容的。作品中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视角,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作品倾向于儿童龙雀和马成长的心路历程。  薛涛先生的儿童文学《白
期刊
关仁山是新世纪以来一位成绩斐然的乡土小说家。他创作的“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对中国乡村社会现实进行了几乎同步的文学表现。他对冀东平原乡村逝去的人物形象、传统文化、风俗人情的回望,对农村现实的忧患意识和痛苦思考,对农民未来发展方向殚精竭虑的探索,都凝结为一抔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具有深厚的安土重迁情结。所以中国人的乡愁是深植于土地的。关仁山的乡土写作正是现代人乡愁的精神皈依。他最新
期刊
倭仁 (1804-1871)姓乌齐格里氏。字艮峰,正红旗蒙古人,河南驻防。道光九年(1829)进士,历任翰詹清职,二十四年迁大理寺卿。咸丰帝即位外放叶尔羌帮办大臣,咸丰四年(1854)回京,应诏陈言用人行政之道。五年擢侍讲学士,历光禄寺卿、盛京礼部、户部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同治元年(1862)擢工部尚书。以老成端谨、学问优长命授皇帝读,旋授文渊阁大学士。六年,同文馆议考取正途京外官员入馆学习天文
期刊
一辆用树枝伪装的军车,在通往前线的土路上疾驰。  车厢里,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营营长李光复正在传达作战任务:“我们先头部队已经占领汉城,为保证前线物质供应,在阳德地区新建了一个仓库,代号51站。咱们高炮营接到的任务就是保卫51站的对空安全。”一条山溪横在汽车前面,副营长老驴跳下车,朝车上喊:“营长,前面没路了。”李光复对司机说:“你把汽车开到树林里,隐蔽起来。走,大家跟我上山。”  到达51站区域后
期刊
引子  “起先是一条河。河变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连通了整个世界。因为曾经是河,路一直没能摆脱饥饿。”  一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如斯,充满魔力而不失磅礴的句式,在我初次读到时立即点中了我。像是腹中的饥饿感被强烈地撩动,那种奇特的感觉促使我很快找到这部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的代表作《饥饿的路》——1991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获奖作品、被奉为非洲英语小说的经典,它应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非洲作家写非
期刊
1  这么老了  还能够脸红  还喜欢脸红  还喜欢  就好  2  未来是什么  未来是土  现在是火  过去是阴凉  我  仍在坚持  3  马后放炮  不一定构成马后炮  赤潮不一定是红的  枫叶标本  也是  4  热  燃烧燃烧燃烧  这不仅是一片枫叶在夹缝中呐喊  海  淹死在嘶哑的盐中  历史被涂写  5  停不下来  即使没有风  即使被密封  像心  禁锢在肋骨的林中  6  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