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占意象自奇妙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诗歌意象的积累理解这样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探究,让学生充分体会意象的内在魅力,并在诗歌鉴赏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意象;积累;魅力;鉴赏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能读懂和喜爱古诗,就是因为我们有破解其中的密码,这就是具有传承性的意象。为了写好诗,古人非常重视诗歌意象的营构。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倾向。因此在学习中积累意象对于解读诗歌有重要意义。
  何为意象?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在意象的基础上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以及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那些客观事物烙上了人感情印记。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在文学作品中,“意境”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由“意象”来触发,也只有通过想象才可深切地加以体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盘点一下诗词中的意象,并养成积累意象的习惯和方法并以此作为打开鉴赏之门的钥匙。这个单元中有很多意象,如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但在这个单元中出现不同的月亮就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情景交融。好的诗歌都巧妙地处理情与景、意与象的关系,尽量避免有意无象、有情无景,也尽量避免有象无意、有景无情,只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才能充满艺术魅力。表面的形式则是对月亮的描述,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都自然地经由月亮形成“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二是意趣独具。一首好诗格调清新高雅,其中主要来自匠心独运的意象和意境,表现的虽是同一形象,但可以构建不同的主旨:“明月松间照”的空灵剔透,“一樽还酹江月”、渺茫无奈,“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物是今非,“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明朗欢快等,相同的月亮,却有不同的表述内容。意象选择和组合的无限丰富性,使诗歌避免了彼此雷同;也正因为意象选择与组合的无限丰富性,情趣意味别有洞天。三是言外之意。中国古代诗论素有“诗贵含蓄”之说,通过意象所造成的诗歌含蓄性和模糊性来表现极丰富的思想情感,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唯见江心秋月白”、“沧海月明珠有泪”、“春花秋月何时了”、“波心荡、冷月无声”,这正是“月”的意象具体和抽象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使人回味无穷。论诗如论禅,禅道唯在妙悟。由于不同欣赏者之间主观境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理解、体验就有不同。
  围绕意象,诗歌在多元的解读中光芒四射,耐人寻味。诗中的意象往往以自然意象为主,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阴晴等等。但也有社会意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所以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积累,便于更好地解读丰富的诗歌世界。
其他文献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与积累屈原系列文章,进行回顾与梳理,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和品德,积累写作素材。  2.通过对屈原择生与择死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  3.加大思维容量,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4.拓展阅读,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把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写作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素材表现特定话题的能力。 
【摘 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取材料的关键语句,从“文眼”入手;(2)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入手;(3)揣摩作者的爱憎倾向,从情感入手;(4)明辨材料间的同异联系,从关系入手;(5)剖析材料的多个角度,从最佳入手。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文章的要点就在于“识”与“才”。“识”表现在“认题”之真,“才”表现在
【摘 要】一切艺术都起源于模仿。天下文章,可模仿借鉴的太多,惟有情感是自己的。千古文章有二端:可变处和不可变处。善模仿借鉴者,只是善于发现文章不变处,以形成模式;善于控制文章可变处,以展示个性,如此而已。  【关键词】借鉴 诗语 思想 课文 思路 警句    一切艺术都起源于模仿,实际上,一切文章也起源于模仿。每一位作家在起步时都离不开模仿,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模仿对要迎战高考的学生来说就更有必
【摘 要】诗歌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典型而又精约的形象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诗歌的情境,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艺术形象得到再创造和扩展。  【关键词】诗歌鉴赏;感悟;改写;鉴赏主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探讨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为日后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文章主要分析了文莱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梳理中文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经验,展望两国未来的交流与合作。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三十三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文莱  一、文莱高
【摘 要】本文针对今年的高考作文复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希望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复习备考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作文 高考 复习 方法    09年的高考备考工作已经进入重要阶段,关于作文的备考,大家都很关注,因为我们知道考生考场作文的应试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考生在考场上能写出好文章,在有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有应试技巧。老师们在关注这些的时候,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    一、
【摘 要】想象力作为人类的理智认知活动之一,不仅在创新思维的激变中有关键作用,同时在这种思维品质的构建上,以及非理性智力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其背后有复杂的非理智性因素的参与。本文从想象力的情感性因素出发,对其非理智性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析,既为我们对想象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又在其培养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与摸索。  【关键词】想象力 思维 能力 培养    在人
[摘要]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用典,以此表现丰富的情感内蕴,而我们在解读诗词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这个特点,由此进入作者创设的文本情境中去,深刻把握诗词的内在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 用典 诗词鉴赏 体悟    古典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它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能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鉴赏者对诗歌的用典一无所知,那对诗歌的理解就很难通透,对诗歌的感情自然
【摘要】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皆缘于“真”。真乃诗之本。其诗《归园田居》(之一)就是“真人写真言传真情”的绝好体现。既写出了作者对官场仕途生活的厌倦,也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句淡泊朴实,字字入心。  【关键词】陶渊明;《归园田居》;真    陶渊明诗的强大生命力与其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来自一个率意而为的“真”字。真人才能写真文,真文才能传至情。这是诗歌乃至一
【摘要】本文主要阐释由《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美学思想引发的思考:残缺是一种美,但不是所有的残缺都是美,残缺美是有前提的:1.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2.具有一种共同认知的美感;3.残缺美不能伤整体。残缺的美不是表现在外在形体上,亦即不在残缺本身,而在残缺形成的无限艺术空间,即空白上。  【关键词】残缺美;前提;文化内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选录了日本当代作家青冈卓行的一篇美学文章《米洛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