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电站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简要的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81-01
  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电力自动化系统由此应运而生,其借助現代电子信息技术实时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能够综合监控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实施遥控命令,使变电站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监控中心全面而详细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简便地实现各种数据分析等等。可见,电力系统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即真正意义上实现变电站和电网的智能化,就必须运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因为其在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相关环节所组成的系统为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是由发电机、变压器、开关及输电线路等相关设备组成。为了确保电力一次设备安全与稳定地运行及电力生产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一次设备进行在线测控、保护、调度控制等。电力系统中将这些测控装置、保护装置、有关通信设备、各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发电站(厂)、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统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它涵盖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内容。根据电力系统运行中与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的特点,可将电力系统自动化分为几个模块。
  2 电子信息设备的构成
  2.1 硬件构成
  电网在运行中过程中主要采集遥测量和遥信量的实时数据,电网在运行中主要的调节和控制信息是遥控信息和遥调信息这两大类,即运用的调节命令,以改变设备运行参数,例如改变发电机出力的调节命令。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主要是采用微刑机为核心的远动装置(即微机远动系纫,以实现上述数据采集和调度控制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四大功能。
  (1)微机远动系统结构分析。微机远动系统主要山二个部分构成,即厂站端的远方终端装置rtu(remo teterminalu-nib)调度中心的远动通信接口装置mtu.masterterminal unit)和远动通道。
  远方终端rtu是装在变电站内的远方数终端装置,rtuii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如模拟量(yc)、开关量(yx)、数字量(yc)、脉冲量(yc)等;数据通信;执行命令,如完成遥控(yk)、遥调(yt)等操作。按规约完成远动数据采集、处理、发送、接收以及输出执行等功能。调度端远动通信接口装置mtu,其主要功能是对接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后,传入主机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供系统模拟盘、crt显示及其他应用程序调用。mtu可根据调度控制要求,执行不同的操作命令,传送至厂站端的rtu。显然,处于主机和rtu之间的mtu装置执行着双重任务:
  ①要完成双向通信的作用;②为了减轻主机的工作负载,不同程度地完成数据整理、加工的预处理任务。如果自动化系统功能需要扩展,特别是当主机需要承担状态估计及安全分析等繁重的计算任务时,更多的数据预处理工作需由mtu来实现。这种情况一般是通过增设前置预处理机(即scada前置机),构成前置机系统。远动通道有多种方式,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通信信道有载波、微波、扩频、特高频、直通电缆、卫星、光纤等几种方式。根据传送信号类型的不同可将通道可分为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
  (2)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的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基本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其构成上主要有:大容量、高速度的主机系统和前置机、远动通信接口部分及人机联系系统。
  2.2 软件的构成
  能量管理系统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除包括scada系统外,还包括agc/edc、状态估计se、安全分析sa、最佳潮流opf和自动电路恢复acr等高层软件。根据各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用途,可将ems划分为五种类型:发电控制类、发电计划类、网络分析类、调度员培训模拟类、市场交易与管理类。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supervisory 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异常或事故报警;事件顺序记录;遥控和遥调;运行报表记录;事故追忆。其中“事件顺序记录”是发生事故时对各断路器、继电保护等动作状况及时间,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事故追忆”可保留事故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的部分实时数据,如枢纽点电压、主干线潮流和频率等,这些数据为分析事故提供了重要信息。
  3 系统技术应用
  3.1 发电厂自动化
  分散控制系统(dcs)在目前发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运用最为普遍,其保护和测控装置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中,通过现场总线连接起来,经通信管理机连接至后台机。该系统一般采用多台计算机分散处理多个控制回路,而各控制站的现场信号和控制参数可以经由通信传到其它控制站和操作员站的crt上。dcs的运用给发电厂带来巨大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硬件技术、软件组态技术和通讯技术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使前期电站中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控制功能分散、监控参数集中、各子系统信号联系紧密的整体。
  3.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是为了取代人工监控和电话人工操作,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以实现变电站的安全高效地运行。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源于在变电站中普遍使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设备(ied),它不但能分析出很多现场难以直接测量的数据,实现数据数字化,而且能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接口,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完成统计记录。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组和优化,通过变电站系统内部各设备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实现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取代了变电站常規二次设备,能够简化变电站二次接线,它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应用趋势
  4.1 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兼容问题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力自动化设备硬件、软件兼容问题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电力系统中微机型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比率越来越高等),已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类产品的主流方向。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其电磁环境非常恶劣,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机型产品很容易受到这些电磁干扰而导致误动、拒动、数据丢失或死机等现象,给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带来了严重的事故隐患。
  4.2 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及软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开放式、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模式。而最近几年各种嵌入式新产品(如嵌入式高性能微处理器、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以太网)的出现,使电力系统中的装置类设备(如测量控制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及数据通信控制器)再次更新换代。装置的硬件电路和应用程序应用结构简化,产品性能不断提高,装置信息处理速度加快,功能扩展能力加强,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是我国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都以最快的速度被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推动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特别是近几年风生水起的智能化变电站和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周波.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J].中国电子商务,2011年5期.
  [2] 王希.浅谈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7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大型储罐倒装法施工安全技术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倒装法施工工艺和正装工艺的区别,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大型储罐倒装法防倾斜安全技术措施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大型储罐;倒装法;施工;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E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物质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且自动化技术已在煤矿机电设备中大量应用,它不但保障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煤碳的产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人劳动的强度。自动化主要包括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机械以及其他技术,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进行交叉和整合而构成了自动化。自动化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综合性比较强。在实际中进行应用时,对于
期刊
[摘 要]目前冷冻泵电机要降频时,集水器旁通阀不能迅速打开,导致冷冻泵流量不够,无法保证制冷机组冷冻水流量,引起制冷机组保护动作,不能够正常运行,使制冷机组故障停机,通过改进控制程序,解决制冷机断流停机故障,并且起节约了电能。  [关键词]冷冻泵控制 原因 措施 实施 调试 运行  中图分类号:TB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93-01  前言  针对
期刊
[摘 要]氯化聚氯乙烯(PVC-C)材料是九十年代最先在国外被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给水管的新材料。随着其应用的增加,不久便被传到我国。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其相关参数及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由此使其广泛应用于给水管中。笔者对PVC-C管材的相关参数及优越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并对其开发背景、加工工艺及其他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冷热水管;加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532.6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在电梯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思考了PDCA循环的理念,以及在应用该理念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把握其技术性的工作,提高其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电梯制造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85-01  前言  在电梯制造企业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着眼于比较可靠的技术理念,应用P
期刊
[摘 要]数字化矿山建设是采矿行业的一个崭新科技领域,也是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科技途径,数字化矿山为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合理、高效、准确地解决方案。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字化矿山的建设作用和意义,以及实现数字化矿山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 作用与意义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D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91-01  一、建设数字
期刊
[摘 要]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门技术的运用,做了简单的论述。利用锁闭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实现车门自动化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较大,加之车辆运行速度较快,车门的性能,直接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轨道车门车门技术研究建议,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车辆;车门技术;自动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U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电梯群控智能系统展开分析,思考了电梯群控智能系统的关键点,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电梯群控智能系统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梯群控智能系统,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389-01  前言  在电梯群控智能系统的应用环节,一定要思考应用的对策,对于智能控制系统和技术,也要充分考虑其
期刊
[摘 要]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现有的矿产资源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使得加强矿产勘查和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从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实际情况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技术研究。针对目前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来予以分析,并制定实际可行的对策来进行防治。在新形势的标准下,我们要逐步的研发并积极的创新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有效的改善先前一部分较为单一化、传统的理念,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外计算技术、远程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测绘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对工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践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测量精度,应加强测绘新技术使用,扩大这类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范围。基于此,本文将对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便为测绘工程测量方式的不断优化及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保障。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分析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