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2016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探讨系统预警效果与预警信号响应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预警系统的预警信号数、疑似事件数、现场调查结果、信号响应时间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果等信息,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等方法,从系统预警效能和信号响应情况两方面,对2012—2016年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在湖南省共发出预警信号108 188条,预警涉及31种传染病、138个县(区),五年期间平均每县(区)每周接收3.00条预警信息;100%预警信号得到响应,2 h内响应率为92.43%;单病例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P25~P75)为0.28(0.11~0.77)h,五年及时响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58.89,P=0.000);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响应时间中位数(P25~P75)为0.56(0.28~1.06)h,五年及时响应率无趋势性(趋势χ2=2.43,P=0.119);时间序列预警响应情况较单病例预警及时,两者及时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60,P=0.000);预警系统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灵敏度为84.80%,特异度为69.53%,探测及时性为2.80 d,预警系统探测各传染病的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8.75,P=0.072);预警系统对风疹预警效果最好,阳性似然比为4.36。

结论

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灵敏度高、预警信号响应处理及时,但预警系统特异度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差异化调整预警参数和预警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狂犬病病毒抗体胶体金(colloidal gold, CG)检测试剂的实际效能。方法采用狂犬病病毒抗体CG检测试剂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 RFFIT)检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系列稀释品和狂犬病疫苗免疫人群血清样品,比较2种方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定性结果的一致性,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稀释
目的检测痘苗病毒早期、晚期蛋白表达水平,对复制缺陷型痘苗病毒天坛株(NTV)复制缺陷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与痘苗病毒复制密切相关的早蛋白E3和晚期蛋白F17,免疫小鼠制备相应鼠多抗血清,用其对NTV病毒在非允许细胞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大肠埃希菌中分别表达、纯化了痘苗病毒E3和F17蛋白,并制备获得了相应的鼠多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在非允许细胞
目的建立非洲地区较为高发的7种重要病毒病基于荧光微球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完成初步的评价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引起裂谷热、黄热,马尔堡,埃博拉、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结合前期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多重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建立基于荧光微球的核酸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合成DNA和体外转录RNA等方法制备相关病原体模拟样本和参考品,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