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从设计源起、设计概况、设计构思与设计策略几个方面回顾北京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新建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希望通过设计研究来探讨北京特殊地段的校园建筑所应具有的精神内涵与设计逻辑.设计通过一条“线索”,两个“核心”,进行校园规划,通过保护与融合,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要素融于校园中,使北京三十五中成为一个“校中有校”的特殊校园.
【机 构】
:
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爱丁堡 EH165RP;新工(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2000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设计源起、设计概况、设计构思与设计策略几个方面回顾北京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新建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希望通过设计研究来探讨北京特殊地段的校园建筑所应具有的精神内涵与设计逻辑.设计通过一条“线索”,两个“核心”,进行校园规划,通过保护与融合,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要素融于校园中,使北京三十五中成为一个“校中有校”的特殊校园.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宗教类遗址的修缮与更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佛教遗址,天主教遗址在我国数量较少但极具代表性.研究此类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对未来发掘的遗址的修缮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澳门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复原图与设计图纸对比分析,发现建筑师卡里略·达·格拉萨(Carrilho da Gra?a)在遗址上通过平面与路径的叠合、光线与视线的重构,达到了重组空间、还原历史的目的.该方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历史,传递了宗教精神,对于在宗教遗址上局部覆盖馆舍的更新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空间句法以及GIS空间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综合模型,对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地区的停车场服务设施的现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道路交通、人口密度等要素,对华科大校园地区停车场设施进行系统的布局优化和选址优化.研究结果发现:①华科大地区停车场总体分布较为均匀,且在空间上呈现小片组团聚集特征;②利用GIS等技术将华科大停车场现状布局分为五个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布局策略;③通过构建空间综合模型能够对华科大地区停车场布局进行选址优化.研究希望为高校地区停车场服务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校园师生生活质量.
村落街巷空间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是村落中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空间,也是村落空间的精华.伴随着城市文明的介入,人们对于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逐渐减弱,对于村落街巷空间的建设逐渐趋向于城市化,变得越来越理性.但村落的街巷空间不只是物质空间,同时还是容纳乡村生活,承载人们记忆的场所.本文着重从街巷功能的重构、空间界面、空间节点、空间的尺度和剖面形式四个方面对九曲巷的更新改造进行了分析.这些改造为九曲巷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火车站承担着城市最主要的客运交通功能,是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的表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体现出作为城市地标的社会性特征和文化性特征,围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活力建设进行品质提升,深化社会认同.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城市间的跨越用时大大缩短,但火车站内换乘时间仍未减少,提升换乘空间的环境品质变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北京三大火车站(北京火车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的换乘空间展开数据研究和使用评价,提出现阶段火车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车站和既有车站优化交通换乘空间品质的思路.
在工业遗产改造热度升温的大背景下,对遗产改造类创意产业园进行游客满意度研究.本研究以使用后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为理论依据,建立以交通、公共空间、功能区的满意度为主体的评价模型,并选取青岛纺织谷为验证对象.研究发现游客对交通、功能区的满意度为“一般”,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为“满意”.对青岛市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园区策划单位判断项目质量,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南宋的“五山十刹”多半位于浙江,因而浙江省的宗教影响力不言而喻.至明清时期,浙江地区佛寺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了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的互生关系.本文以明清时期的浙江寺院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宗教地理学方法,通过对浙江地方志等文献的梳理,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浙江寺院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
“千城一面”现象盛行,建筑界面作为人感知城市风貌的最直观载体之一,对其进行风貌研究很有意义.文章以Apple Fifth Avenue为例,通过梳理总结其周围既有建筑的风貌环境现状,追溯其选址随时间变化过程中功能与形式的迭代.结合当地风貌导则的控制内容,还原该建筑的生成过程,探究其如何提取选址周边既有建筑的风貌要素,以及提取的建筑风貌要素在建筑界面上的现代演绎策略.
近年来,伴随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口号与政策的提出,建筑界的眼光亦逐渐从城市覆盖至农村.然而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基础薄弱,投资有限,居民生活保障不可舍弃,因此如何从村民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既有资源控制成本,转换业态扩大收益成为相关项目探讨的重点.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特征,并针对项目整体规划和4个核心片区分别进行改造前后的设计推演和对比,始终贯彻了设计遵循的3个核心策略,并以最终建成实景来印证设计策略的最终实现.
铁路车站具有节点和场所双重功能属性,既是“交通网络的节点”,又承担“城市场所”功能.本文基于“节点—场所”视角,梳理欧洲铁路车站发展历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征,总结欧洲铁路车站区域复兴发展策略,进一步揭示其对我国铁路车站发展的启示作用.
在存量规划时代,历史街区的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更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类型为视角,以武汉吉庆街与成都市宽窄巷子两种不同更新模式下的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比研究两种类型在文化、空间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提出我国未来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提出可借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