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讲出父亲的伟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线教师,对整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的安排我是有异议的。当《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这些课文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客观上形成了一幅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的世事图,勤劳善良这些人性中最精华的东西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变得几乎一文不值。当勤劳善良和失意孪生,和智慧决裂,和冷漠对峙,当无数的“父亲”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依旧无法平和而安静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还成为了他人笑柄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将无法避免尴尬。
  教学的现状就是这样。学生甚至直接向我表示:“我才不做父亲、信客那样的善良的人呢,他们根本就是傻子。”
  这不能全怪孩子们。比如我们在讲《台阶》时,就很容易把“父亲”讲成一个悲剧人物。这似乎很正常,因为,父亲身上确实有许多悲剧因素。但我认为,这些悲剧因素并不能证明父亲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我们对其“可悲”之处的强调方法不恰当,就完全有可能引发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负面思考,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生鄙视劳动和轻视底层劳动者。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台阶》以及这一类作品的教学价值定位。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上的杨先武老师的《可敬而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一文,非常受启发,深为杨老师的分析所折服。但关于小说的结尾,杨老师是这样评价的:
  父亲造台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他把改变地位的希望寄托于加高台阶却是可悲的。作者似乎也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结尾处画蛇添足地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为父亲的失落给出了一个浅显的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
  这个分析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作者真的“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吗”?第二,这个结尾是一个“浅显”的答案吗?
  我认为,《台阶》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为什么呢?在我第一次接触文本的时候就觉得“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在标点的运用上蕴含深意。句子表达的感情毫无疑问是非常沉重的,但作者为什么会舍弃表情达意相对丰富的感叹号,而偏偏选择了一个句号呢?
  直觉告诉我,课文的魂就在这个句号中了。
  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诵了《背影》的结尾:“唉!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他相见!”用该句中的两个触目惊心的感叹号,自然引出了《台阶》中让人费解的看似平淡的句号。然后通过四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个句号。第一步: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第二步:揣摩文中儿子的感情,体会儿子对父亲造屋一事的评价,并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做。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空:我父亲。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果然表现出来很大的分歧:感激、敬佩、痛惜、担心、怜惜、感慨、心疼……我抓住这些“分歧”和“矛盾”,自然地生成了教学起点。第三步:通过朗读和点评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我把研讨重心落在小说的精华段落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关于父亲的脚、眼光、汗珠、腰、笑容、头颅等文字的细心咀嚼,力求不露痕迹地指导孩子们进一步去思考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变化。第四步:读出句号深处的感情。有了上面的铺垫,最后我让学生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进行朗读设计。在不断的对比尝试中,孩子们渐渐明白了: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
  是的,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法再操持农活,更是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老化”——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同时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身体的老朽固然已经可悲,追求的丧失更让人迷惘。但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亲的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我认为,并非如杨老师所说,《台阶》的作者“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恰恰是因为作者意识到了父亲精神幻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结尾。作者不是见惯不惊,而是见惯而“无法”惊。还有什么能比清醒地无能为力地面对困境更让人扼腕心疼呢?这个貌似波澜不惊的句号,更能于平淡而冷静的语境中突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凉。
  所以,作者不仅是意识到了,而且是相当清醒的。
  《台阶》之感人,不仅在于他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真实感人,更在于它含蓄而深刻地提出了如何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的现实问题。善良的德行、坚韧的毅力、执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中国农民们拥有着这些被誉为人类的最高贵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有。但是,当这些最高贵的精神依旧换不来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和幸福的时候,那首先反思的就应该是我们的社会了。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父亲是伟大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教材的价值定位不准确的话,《台阶》就成为了嘲讽底层劳动者的反面教材。
  我以为,用“可敬”来形容《台阶》中的父亲还不够,我们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父亲的伟大,因为他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用双手创造出了自己的家园——这是他的物质家园,也是他的精神家园。父亲当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精神,艰难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农民连这点精神都没有了,所有的理想便成为天方夜谭了。
  也许是因为文学作品需要更集中地揭示生活本质,这篇小说侧重渲染了新屋建好后父亲的失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老农奋斗一生建好一幢新房子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甚至是中国农民或者说是中国底层平民的常见的生活状态。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生一项最重要的“事业”的成功,它带给个人的幸福和尊严应该是巨大的。如果按照小说的情节设置,造屋的成功反而让父亲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天也动不了”,我以为,这太残酷了,也不符合生活现实。
  教参说得没错,父亲是勤劳善良谦卑的父亲,“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 从文中大量的篇幅更可以看出,父亲是个外在和内心都同样循规蹈矩的农民,其实他正是在艰辛的劳动中感受着自我的价值。他以劳动为光荣,盖房的成功满足了父亲的一些心理需求,但是,非要把父亲的痛苦完全归结为房子建成了但其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期待,这对于一个一辈子老实巴交、对生活没有太多欲望的父亲来说是不公平的。那么父亲为什么造屋成功反而会显得失落?这其中的原因应该还有很多。这也许是作者真正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更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的问题。总之,把父亲的痛苦仅仅归结于提升家庭地位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是不合理甚至可笑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批判父亲的精神境界还不够高,甚至嘲笑父亲“台阶意识”的落后,因为用这样的“精英阶层”才可能有的价值观来衡量父亲根本就是荒谬的。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他的可悲。我们绝不能把批判这种“可悲”作为学习《台阶》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创业精神,更要思考父亲以及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
  我以为,面对《台阶》这一类的小说,我们——也许比农民生活得稍微多点儿尊严的人,应该有“俯下身去”读的意识。但这“俯”,绝不仅仅只是悲悯。只有真正的爱和深刻的理解,才会读懂《台阶》的主人公,才不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犯居高临下的错误。究其根本,这其实涉及到阅读观的问题——你到底是平民的阅读观,还是“精英”的阅读观?唯其如此,《台阶》们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思想价值才有避免被扭曲的可能。
  [作者通联:重庆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意识流”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拼凑与连缀,而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不堪的洪流,他称其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①。詹姆斯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但他未能做进一步深入的阐述。要深入探究“意识流”这一心理学现象,就不能不借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状态类似于睡眠前的自由联想,随意自
期刊
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表明,初中经典小说教学失去应有的魅力,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绝缘,二是课堂教学重复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够感知理解的内容。关于第一点,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关于第二点,学界也达成了一些共识: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在独立状态下感知理解不了的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教学生不会的”。我们把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感知理解的内容称为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学生超越自己的 “初感”
期刊
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精选了不少散文与小说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节选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三到第六章,所选内容主要讲了风光秀丽的湘西边城端午节的风俗赛龙舟活动与翠翠心中悄悄滋长的爱情故事。遗憾的是翠翠的爱情故事是以悲劇收场的,这在文本的所选内容中也可看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
期刊
《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在教学中如何脱离那种“一解题二作者三释词四手法五思想”的程式化教学,如课程标准所言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去发现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魅力,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高中生的鉴赏水平还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  (教学片断)  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 虚写见悲)这个悲,
期刊
语文“学力发展”课堂“过程”呈现出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的转化。“线性程序结构”组合的课堂注重学科知识的线性传授和学科学习行为形态的程序设计;“要素行动解释系统”构建的课堂则不仅追求通过学习行为学得学科知识,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堂实践着的各要素(学科本体内容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培育学科能力和素养。  本文从“组织层面”和“发展地带”两个方面来阐述语文“学力发展”课堂“要素
期刊
上语文课是语文教师的天职,上好语文课是语文教师的职责。然而将语文课上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的语文课堂,前卫的教学理念被挂在嘴上,先进的教学技术也正粉墨登场,但这华丽的背后,许多语文课其实已没有了语文的“真味”。  客观地扫描当前的语文课堂,这些现象并不少见:1.海阔天空式。课堂花样很多,随心所欲。作为阅读教学根本立足点的文本、文本语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2.空中楼阁式。教师本人对文本的理解可
期刊
本刊讯 2017年9月15日晚8点至9点,《中学语文》读者群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国内合作办学优秀管理人才——“本真语文”发起人朱蒙老师,就“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研活动,活动主持人为莫羽和李欣荣二位老师。  朱蒙老师说“核心素养”本身是北师大一个团队研究的初级成果,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朱老师所提的“核心素养”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并无关系
期刊
一、教师解读  课文题目看上去平常无奇,其实可以从中大做文章。本教学设计试图“以题解文”,“卖白菜”的“卖”字,既是教师解读的切入点,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更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懂了这个“卖”字,教师便可“执一驭万”,形成有新意和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  根据《当代汉语词典》对“卖”字的解释,笔者归纳出“卖”的以下四个含义:  1.交
期刊
摘 要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法,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探究阅读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形成主动阅读鉴赏的良好习惯,形成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精读与泛读交融能促进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掌握阅读方法,在思考中了解作品的本质,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以《儒林外史》阅读为例探寻“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一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  生:这节课上的是《狼》,蒲松龄写的。  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较劲的故事。  師: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蒲松龄写的文言文《狼》。  师:文言文,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什么?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选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