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宜兴市在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中位次有所前移,2016年首次进入前十。本文就宜兴工业经济排名情况、差距所在及后续发展重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2017年12月1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前10强城市分别是: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慈溪市、晋江市、太仓市、宜兴市、龙口市和宁乡市。这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三次正式发布,四强排名基本稳定,连续三年居前,排名变化不超过1位;慈溪市排名继续提升,进入五强;宜兴市和宁乡市首次跻身十强。
一、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简介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3大支柱(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发展活力),9大支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城融合、劳动绩效、资本绩效、绿色绩效、投资积累、技术创新、两化融合)和28个指标形成了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依托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各县(市)工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而形成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
二、纵向比较看进步
2016年,宜兴列工业百强县(市)第8位,2014年和2015年均列第11位。从28个基础指标中选取部分重点指标(可获取数据的指标共16项)进行对比可发现,宜兴各项指标基本呈现逐年稳步提升态势。
总量指标中,除工业投资在2016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余指标均持续增长,尤其是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专利授权数和每万人发明专利用量等指标,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占比指標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城镇化率、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和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占比等均稳步提升;且不难发现,绝大部分指标2016年提升幅度高于2015年。
三、横向对比找差距
分析2014-2016年排行情况可见,前4强持续被江阴、昆山、张家港和常熟占领;晋江市基本稳定在第5/6位;慈溪、太仓和宜兴均处于快速提升状态。
由于《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全文尚未对外发布,暂不可知宜兴2016年在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和发展活力三个方面的具体排名情况。已知2015年宜兴排名情况为,发展活力排名(第7位)>综合排名(第11位)>基础条件排名(第14位)>运行绩效排名(第51位)。由此可见,宜兴的比较优势在发展活力,明显短板为运行绩效。
四、差距原因分析
(一)该排行榜主要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主要是与工业经济相关,排名前7位的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在50%左右,尤其晋江达到58.6%,而宜兴尚不足45%。工业经济对宜兴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二)排名靠前的县(市)特点优势比较明显。大约归为三类:一是综合实力突出。如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长期包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前四位,是全国超强的县域经济体。二是经济外向度高。如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均为国家一类口岸,晋江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港,2016年进出口总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三是民营经济活跃。如慈溪、晋江,分别是我国的“家电之都”和“运动之城”,汇聚了一批优质精品民营品牌。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宜兴仅入围2家(远东集团163位、三木集团224位),而江阴入围企业数达到12家,且有3家(海澜集团、澄星集团、三房巷集团)进入百强。
(三)产业结构不优是宜兴与其他县(市)拉开差距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宜兴的产业重头在于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传统产业。从企业的产品来看,主要为铜材、电线电缆、基础化工品等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宜兴长期偏重生产资料的生产,受国内外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而慈溪和晋江偏重消费品工业生产,近些年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五、提升建议
(一)要“稳定大多数”。主要是加快改造提升,提升传统产业运行质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总量不增加,但运行质量提升;利用市场倒逼、改革倒逼、规律倒逼和环保倒逼等方式,加快其改造提升步伐,进而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盈利能力;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保就业、保稳定、保增长的“稳定器”作用,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宝贵的“转型窗口期”。
(二)要“抓紧重要少数”。 主要是加快培育壮大,做大新兴产业总量,构建起一个富有产业层次、具备梯队发展潜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打造一批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及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共赢发展,从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要“项目引领方向”。目前,投资仍然是宜兴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于投资项目,不应只关注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争先进位,而是要紧抓有效投资,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以重点产业项目作支撑,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进行装备升级、技术改造,或围绕宜兴和周边地区支柱和主导产业引进配套企业,加速产业裂变,延长产业链,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作者单位为宜兴市统计局)
2017年12月1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前10强城市分别是: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慈溪市、晋江市、太仓市、宜兴市、龙口市和宁乡市。这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三次正式发布,四强排名基本稳定,连续三年居前,排名变化不超过1位;慈溪市排名继续提升,进入五强;宜兴市和宁乡市首次跻身十强。
一、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简介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3大支柱(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发展活力),9大支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城融合、劳动绩效、资本绩效、绿色绩效、投资积累、技术创新、两化融合)和28个指标形成了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依托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各县(市)工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而形成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
二、纵向比较看进步
2016年,宜兴列工业百强县(市)第8位,2014年和2015年均列第11位。从28个基础指标中选取部分重点指标(可获取数据的指标共16项)进行对比可发现,宜兴各项指标基本呈现逐年稳步提升态势。
总量指标中,除工业投资在2016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余指标均持续增长,尤其是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专利授权数和每万人发明专利用量等指标,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占比指標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城镇化率、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和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占比等均稳步提升;且不难发现,绝大部分指标2016年提升幅度高于2015年。
三、横向对比找差距
分析2014-2016年排行情况可见,前4强持续被江阴、昆山、张家港和常熟占领;晋江市基本稳定在第5/6位;慈溪、太仓和宜兴均处于快速提升状态。
由于《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全文尚未对外发布,暂不可知宜兴2016年在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和发展活力三个方面的具体排名情况。已知2015年宜兴排名情况为,发展活力排名(第7位)>综合排名(第11位)>基础条件排名(第14位)>运行绩效排名(第51位)。由此可见,宜兴的比较优势在发展活力,明显短板为运行绩效。
四、差距原因分析
(一)该排行榜主要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主要是与工业经济相关,排名前7位的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在50%左右,尤其晋江达到58.6%,而宜兴尚不足45%。工业经济对宜兴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二)排名靠前的县(市)特点优势比较明显。大约归为三类:一是综合实力突出。如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长期包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前四位,是全国超强的县域经济体。二是经济外向度高。如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均为国家一类口岸,晋江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港,2016年进出口总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三是民营经济活跃。如慈溪、晋江,分别是我国的“家电之都”和“运动之城”,汇聚了一批优质精品民营品牌。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宜兴仅入围2家(远东集团163位、三木集团224位),而江阴入围企业数达到12家,且有3家(海澜集团、澄星集团、三房巷集团)进入百强。
(三)产业结构不优是宜兴与其他县(市)拉开差距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宜兴的产业重头在于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传统产业。从企业的产品来看,主要为铜材、电线电缆、基础化工品等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宜兴长期偏重生产资料的生产,受国内外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而慈溪和晋江偏重消费品工业生产,近些年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五、提升建议
(一)要“稳定大多数”。主要是加快改造提升,提升传统产业运行质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总量不增加,但运行质量提升;利用市场倒逼、改革倒逼、规律倒逼和环保倒逼等方式,加快其改造提升步伐,进而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盈利能力;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保就业、保稳定、保增长的“稳定器”作用,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宝贵的“转型窗口期”。
(二)要“抓紧重要少数”。 主要是加快培育壮大,做大新兴产业总量,构建起一个富有产业层次、具备梯队发展潜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打造一批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及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共赢发展,从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要“项目引领方向”。目前,投资仍然是宜兴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于投资项目,不应只关注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争先进位,而是要紧抓有效投资,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以重点产业项目作支撑,引导和支持现有企业进行装备升级、技术改造,或围绕宜兴和周边地区支柱和主导产业引进配套企业,加速产业裂变,延长产业链,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作者单位为宜兴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