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儿科护理特点的分析,思考儿科护理中细节的管理问题。方法 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对若干名儿科患者进行分组护理,设置正常护理的对照组和增设了细节管理的实验组,观察两组的患者对护理的反馈。结果 增设了细节管理的实验组患儿在恢复情况、后遗症发生率和对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结论 加强儿科的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管理,能提升整体儿科护理的水平。
【关键词】 儿科;护理;细节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98-01
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在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自身健康,尤其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成了儿科护理的当务之急。儿科作为护理工作中较为特殊的环节,具有其特有的难度和风险。
1 调查资料收集
本文相关数据案例取材于我院三级医院。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其护理为常规护理;另抽取2012年5月后一年中的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增设了细节管理环节。两组数据样本在年龄性别比例梯度上均无较大差异,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因而适合作为本文需要的有效数据入库进行对比。
2 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的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是工作的重点,要在充分理解优质儿科护理工作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做到加强护理中的细节管理,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做好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1 优质护理的内涵 对于儿科护理工作,首先要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在充分理解优质护理内涵的基础上并且注重细节管理才能做好护理工作。优质护理已不简简单单局限在简单的加强基础的儿科护理工作,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放在首位,在对病人充分理解、尊重、同情和关爱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并且制定针对于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实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护理工作者要落实护理责任,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来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满意的护理工作。
2.2 关注护理人员心态 作为护理工作的参与者,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护理人员在心理状态调整上,正因如此,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需要得到关注与了解,护理管理者有必要定期对全体护理工作员进行心理疏导,对个别有潜在负面情绪的人员做好心理调整。在追求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排解情绪,“以人为本”不光是关注患者,也应体现在对工作人员的关注上。这样才能让护理人员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2.3 重塑护理观念 正视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根据具体情况向不同患者提供除了常规护理之外的专项护理,将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常规护理工作还应该包括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关注双方的负面情绪,并做好排解工作。调节好这方面的工作对稳定双方的情绪有很大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4 注重管理环节 儿科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小,情绪变化不定等原因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往往家属对孩子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双方沟通不佳,进而增加了护理工作进行的难度和风险。由于上述诸多原因,目前严峻的形势对护理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护理工作实施细节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细节化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上防微杜渐,处处留心,避免疏漏。遵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满足儿科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可分为两个重点:①强化整体护理工作操作。将传统观念中的常规服务进行扩展,加入心理护理的概念,时刻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加强双方沟通,化解护患矛盾;②以人为本,完善护理形式。把护理对象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对患者本身的护理重视程度要高于对病症本身。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以其年龄段适用的方法进行交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重视患者的满意度,并定期审视自身工作,提出不足与改进措施,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服务。
2.5 制度结合实际和定期实行考评 一个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而对员工定期实行考察评定机制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长期高质量的关键。制度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大而全”的制度模型,针对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细分,落实到具体中去,增强其可操作性。具体为以下几点:①对规章制度进行细分。将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便于实际操作。实现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②时刻关注制度实行动态。实行制度细化后,必须对实行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和评定。护理人员头脑中必须有细节管理的概念,争取做到及时发现护理中的细节并处理。③随时检查管理制度和护理工作,随时发现漏洞随时解决。
3 讨 论
细节管理来源于商业中的管理模式,重点在于要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细心做好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它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它主张护理人员主动对病患进行护理,一改以往单靠制度逼迫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就目前看来,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诸多护理工作者具备了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整体护理行业在水平和社会满意度上均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综上所述,可见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管理中得到实施,既可以真正使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护理,还能得到广大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和认可,大大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故而,细节管理这种模式应当在行业内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19-20.
[2] 张苏兰.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人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83-184.
[3] 卓彦玲.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患者之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12):23-25.
[4] 王芳.综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33-34.
【关键词】 儿科;护理;细节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98-01
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在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自身健康,尤其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成了儿科护理的当务之急。儿科作为护理工作中较为特殊的环节,具有其特有的难度和风险。
1 调查资料收集
本文相关数据案例取材于我院三级医院。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其护理为常规护理;另抽取2012年5月后一年中的1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增设了细节管理环节。两组数据样本在年龄性别比例梯度上均无较大差异,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因而适合作为本文需要的有效数据入库进行对比。
2 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的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是工作的重点,要在充分理解优质儿科护理工作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做到加强护理中的细节管理,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做好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1 优质护理的内涵 对于儿科护理工作,首先要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在充分理解优质护理内涵的基础上并且注重细节管理才能做好护理工作。优质护理已不简简单单局限在简单的加强基础的儿科护理工作,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放在首位,在对病人充分理解、尊重、同情和关爱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并且制定针对于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实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护理工作者要落实护理责任,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来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满意的护理工作。
2.2 关注护理人员心态 作为护理工作的参与者,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护理人员在心理状态调整上,正因如此,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需要得到关注与了解,护理管理者有必要定期对全体护理工作员进行心理疏导,对个别有潜在负面情绪的人员做好心理调整。在追求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排解情绪,“以人为本”不光是关注患者,也应体现在对工作人员的关注上。这样才能让护理人员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2.3 重塑护理观念 正视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根据具体情况向不同患者提供除了常规护理之外的专项护理,将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常规护理工作还应该包括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关注双方的负面情绪,并做好排解工作。调节好这方面的工作对稳定双方的情绪有很大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4 注重管理环节 儿科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小,情绪变化不定等原因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往往家属对孩子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双方沟通不佳,进而增加了护理工作进行的难度和风险。由于上述诸多原因,目前严峻的形势对护理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护理工作实施细节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细节化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上防微杜渐,处处留心,避免疏漏。遵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满足儿科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可分为两个重点:①强化整体护理工作操作。将传统观念中的常规服务进行扩展,加入心理护理的概念,时刻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加强双方沟通,化解护患矛盾;②以人为本,完善护理形式。把护理对象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对患者本身的护理重视程度要高于对病症本身。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以其年龄段适用的方法进行交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重视患者的满意度,并定期审视自身工作,提出不足与改进措施,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服务。
2.5 制度结合实际和定期实行考评 一个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而对员工定期实行考察评定机制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长期高质量的关键。制度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大而全”的制度模型,针对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细分,落实到具体中去,增强其可操作性。具体为以下几点:①对规章制度进行细分。将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便于实际操作。实现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②时刻关注制度实行动态。实行制度细化后,必须对实行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和评定。护理人员头脑中必须有细节管理的概念,争取做到及时发现护理中的细节并处理。③随时检查管理制度和护理工作,随时发现漏洞随时解决。
3 讨 论
细节管理来源于商业中的管理模式,重点在于要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细心做好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它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它主张护理人员主动对病患进行护理,一改以往单靠制度逼迫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就目前看来,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诸多护理工作者具备了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整体护理行业在水平和社会满意度上均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综上所述,可见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管理中得到实施,既可以真正使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护理,还能得到广大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和认可,大大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故而,细节管理这种模式应当在行业内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易艳.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19-20.
[2] 张苏兰.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人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83-184.
[3] 卓彦玲.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患者之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12):23-25.
[4] 王芳.综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