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与环保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为更加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企业发展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保的压力,欧美许多企业大力开发新兴环保产业、启动实施新能源策略、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同时,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鼓励和引导企业向节能与环保化方向发展,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
大力开发新兴环保产业
近年来,日本企业看到,资源与环境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许多日本企业积极介入新兴环保产业开发领域,在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新资源产品的同时,也赢得了企业自身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城市废弃物处理难度随之加大,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加重。为了解决这一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东京高俊兴业公司等8家企业主动发起行动,联合进入城市废弃物处理领域,开发新兴环境产业。这一行动得到了东京市政府的支持,于2002年启动了东京新兴环保产业开发项目,在东京的临海地区建立了新兴环境产业园区,由8家企业分别进行垃圾发电、混合建筑物垃圾处理、复合材料与办公自动化设备废弃物处理等,形成了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协同一致的产业整体。企业建设投产以来,发挥出良好的环境效益和资源产出效益,每天处理建筑、医疗等废弃物700余吨,以及大量的生活垃圾等,从中获取了大量的有色金属垃圾等再生资源和电力资源,使企业在环境友好与资源再生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环境与资源问题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参与对环境的治理与改善,不仅能使环境友好,还能产生出新的再生资源。我国桑德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迅速成为环境产业知名企业,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产业开发新战略。几年前,桑德策划出新颖的环境与资源行动计划,进入北京“碧水行动”项目工程建设,帮助北京进行城市污水处理。桑德进入新兴环境产业的行为,得到众多中外传媒、环境保护、金融界人士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加盟。事实上,新兴的环保产业有着极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空间,并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是现代企业大有作为的未来新领域。
主动减排废气与推行再制造
在欧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常规“三废”排放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企业在主动加入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列的同时,注重再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节能环保上到一个新水平。
为实现《京都议定书》制定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拯救气候行动计划,当年就有美国耐克、法国拉法基、日本索尼公司等12家世界大企业,自愿加入到这一行动计划之中。5年多来,12家企业成功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减少废气排放达1000万吨以上。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人说,参加行动计划的12家示范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保护环境与自身创造利润并不矛盾,反而会促进企业更快发展。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欧盟企业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减排废气,积极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一些企业则加速境外绿色能源投资。最近,德国一家企业到中国苏北沿海地区投资风力发电项目,所发电力不仅可以在当地收益,还可以得到本国废气减排额度的价格补贴收益,企业投资环境产业效益极佳。
与此同时,欧美许多企业自觉加入到循环经济发展行列之中,大力推行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制造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使用。美国辉瑞公司等企业在产品创新、生产制造、技术保证等方面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三废利用等方面全面提升,确保资源利用效率与整个环境的优化。柯达公司将市场上废弃的一次性相机进行回收,不断地重复再制造,获得了新的资源。美国工业问题专家罗伯特•伦德对此进行研究后认为:“再制造的产品与全新产品比较,造价要低40%~60%,其能源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都较高。”我们的企业应在更高的层面上实施废气减排,充分挖掘再制造潜力,更加有效地推进节能与环保。
快速实施新能源战略
节能与环保是未来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应对资源与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为此,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启动了新能源与新动力战略,走到了行业企业的前列。克莱斯勒的新能源与新动力战略,包括开发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几年来,克莱斯勒公司加大了技术研发,不久前就推出了10款可使用新型燃料的汽车,同时推出的四缸汽油发动机经济型产品,可提高燃油效率5%。过去8年中,克莱斯勒集团生产的汽车中有10%能使用可变换燃料,有150万辆克莱斯勒汽车在使用乙醇等新型燃料。在未来两年内,克莱斯勒还将推出30万辆生物燃料和15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由此带动世界汽车技术竞争再次升级和燃油动力革命性发展。通过节约行动是解决能源难题的一个方面,寻求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有着广阔的前景。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与项目投资达到5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对风力发电投资增长了20%,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投资增长了40%。世界银行对可再生资源的直接投资达到6.68亿美元,增长45%。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以蔗渣等为燃料的生物资源发电厂。加之印尼其它企业对生物能源的开发,使印尼对传统燃油的使用下降了25%。
目前,新能源战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企业未来能源利用与开发的方向。美国最近提出,要将未来生物乙醇等可替代能源年产量提高5倍,达到350亿加仑,替代15%以上的传统能源。德国则关闭了所有的煤矿开采,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燃料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以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我们应加快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跟上全球新能源战略发展的新趋势。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设计宽大,追求舒适,这是传统的制造产品思维和做法。长期以来,很少考虑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与产品使用过程中对资源消耗的多少。随着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欧美传统企业正在加快技术创新,用新技术和新思维,推动企业向节能环保化方向迈进,实现传统企业的快速转型。
在英国正在通过四项措施,加快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传统企业。一是从高能耗、高物耗向低能耗、低物耗转变。力促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从规模型生产转向高端设计、集成、概念化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生产。二是从大型化向小型化、专业化企业转变。这更利于企业分散经营、清洁生产、优化环境和灵活竞争。三是产品由“重大厚”向“轻薄小”转变。一改传统的设计思路,追求产品向轻型化、袖珍型方向发展。对那些家用电器等较大型产品,在零部件等的设计上也尽可能小型化和轻量化,以节约资源。四是从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与运用转变。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企业设计、管理与物流,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促进构建节能环保型企业。
欧美企业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动力,没有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将是一句空话。美国宝洁公司依靠技术开发出新型家居清洁产品,发明出的静电除尘拖把,不用水资源更能清洁地板。新近开发出的Wr•Ciean家居洁净系列品牌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对家庭浴缸、冲水厕所清洁时的水资源使用,在严重缺水的非洲市场上十分俏销。福特公司最近推出节能环保新战略,新面市的S—MAX系列小型旅游休闲车,被誉为新一代“节油能手”,每百公里油耗比同类汽车低20%以上,走到了汽车小型化与节能发展的前列。与之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促进节能与环保上还有很大差距。
制定引导扶持和鼓励新政策
一个时期以来,欧美国家纷纷制定出台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扶持和鼓励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促进企业社会节能环保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了新能源战略,突出了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等新的政策措施。美国是“汽车的王国”,有2/3的石油资源消耗在汽车上。为此,美国新能源政策首次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量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由此,正引发出汽车设计生产技术创新的新一轮革命。英国政府对产业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高度重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产业”发展,更加强调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限制制造业在本土发展的数量,加快制造业境外转移,更多地发展资源消耗少和更环保的现代产业。欧盟为了实现废气减排目标,制定了二氧化碳减排信用额度规定,每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平均市场交易价格达15欧元,超排放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度购买,并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市场价补偿。
欧美国家实施新的政策以来,发挥出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限制了资源密集与影响环境的企业发展,加速了企业向节能环保方向的转变。更重要的方面,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尽快构建节能环保的新型企业。
实施更加严厉的法治措施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依法推进企业进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轨道,采取重处企业违法、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等规范企业行为。
美国是较完善的经济法制国家,但在企业发展中,也会经常出现损坏资源与环境违法等现象。对此,美国政府和执法部门不断加大资源与环境违法事件的处罚力度,做到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美国杜邦公司在美西弗吉利亚与俄亥俄两个州生产特氟隆产品已有50多年。近年来,当地居民怀疑杜邦在生产特氟隆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全氟辛酸氨,会造成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与影响生育。不久前,美国环保等部门便将杜邦公司推上了法庭。法院判决,杜邦公司支付500万美元的相关科研经费,专门用于对全氟辛酸氨是否致病的研究;并赔偿居民体检费、相关医疗费、环境清理费等3.43亿美元。同时,美国国家环保署认定,杜邦公司没有适度公开环境污染信息和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美国环保署对杜邦公司自产生环境污染以来,每天处以2.5万~2.75万美元的巨额罚款,累计处罚超过3亿美元,这项处罚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最高环保罚款。
为加强企业清洁与安全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制。近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在节能与开发新型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法律措施。发达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建立技术标准论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产品市场准入“绿色标准”。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化公约就多达150多部,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准(1SO14000等)、技术与质量标准(1SO9000系列等)、安全标准等国际标准已达80%以上。欧美国家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称OSHMS),对企业生产制造、流通与消费全过程以及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与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系数要求极高。与此同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通过重处企业违法,对保护资源与环境产生着现实和深远的影响。如:美国相关法律部门对杜邦公司的严厉处罚,使其不得不考虑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和对公众利益侵占的停止。借鉴这些做法,我们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从严执法,强制引导企业驶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轨道,推进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
大力开发新兴环保产业
近年来,日本企业看到,资源与环境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许多日本企业积极介入新兴环保产业开发领域,在为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新资源产品的同时,也赢得了企业自身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城市废弃物处理难度随之加大,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加重。为了解决这一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东京高俊兴业公司等8家企业主动发起行动,联合进入城市废弃物处理领域,开发新兴环境产业。这一行动得到了东京市政府的支持,于2002年启动了东京新兴环保产业开发项目,在东京的临海地区建立了新兴环境产业园区,由8家企业分别进行垃圾发电、混合建筑物垃圾处理、复合材料与办公自动化设备废弃物处理等,形成了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协同一致的产业整体。企业建设投产以来,发挥出良好的环境效益和资源产出效益,每天处理建筑、医疗等废弃物700余吨,以及大量的生活垃圾等,从中获取了大量的有色金属垃圾等再生资源和电力资源,使企业在环境友好与资源再生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环境与资源问题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参与对环境的治理与改善,不仅能使环境友好,还能产生出新的再生资源。我国桑德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迅速成为环境产业知名企业,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产业开发新战略。几年前,桑德策划出新颖的环境与资源行动计划,进入北京“碧水行动”项目工程建设,帮助北京进行城市污水处理。桑德进入新兴环境产业的行为,得到众多中外传媒、环境保护、金融界人士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加盟。事实上,新兴的环保产业有着极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空间,并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是现代企业大有作为的未来新领域。
主动减排废气与推行再制造
在欧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常规“三废”排放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企业在主动加入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列的同时,注重再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节能环保上到一个新水平。
为实现《京都议定书》制定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拯救气候行动计划,当年就有美国耐克、法国拉法基、日本索尼公司等12家世界大企业,自愿加入到这一行动计划之中。5年多来,12家企业成功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减少废气排放达1000万吨以上。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人说,参加行动计划的12家示范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保护环境与自身创造利润并不矛盾,反而会促进企业更快发展。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欧盟企业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减排废气,积极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一些企业则加速境外绿色能源投资。最近,德国一家企业到中国苏北沿海地区投资风力发电项目,所发电力不仅可以在当地收益,还可以得到本国废气减排额度的价格补贴收益,企业投资环境产业效益极佳。
与此同时,欧美许多企业自觉加入到循环经济发展行列之中,大力推行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制造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使用。美国辉瑞公司等企业在产品创新、生产制造、技术保证等方面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三废利用等方面全面提升,确保资源利用效率与整个环境的优化。柯达公司将市场上废弃的一次性相机进行回收,不断地重复再制造,获得了新的资源。美国工业问题专家罗伯特•伦德对此进行研究后认为:“再制造的产品与全新产品比较,造价要低40%~60%,其能源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都较高。”我们的企业应在更高的层面上实施废气减排,充分挖掘再制造潜力,更加有效地推进节能与环保。
快速实施新能源战略
节能与环保是未来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应对资源与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为此,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启动了新能源与新动力战略,走到了行业企业的前列。克莱斯勒的新能源与新动力战略,包括开发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几年来,克莱斯勒公司加大了技术研发,不久前就推出了10款可使用新型燃料的汽车,同时推出的四缸汽油发动机经济型产品,可提高燃油效率5%。过去8年中,克莱斯勒集团生产的汽车中有10%能使用可变换燃料,有150万辆克莱斯勒汽车在使用乙醇等新型燃料。在未来两年内,克莱斯勒还将推出30万辆生物燃料和15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由此带动世界汽车技术竞争再次升级和燃油动力革命性发展。通过节约行动是解决能源难题的一个方面,寻求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有着广阔的前景。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与项目投资达到5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对风力发电投资增长了20%,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投资增长了40%。世界银行对可再生资源的直接投资达到6.68亿美元,增长45%。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以蔗渣等为燃料的生物资源发电厂。加之印尼其它企业对生物能源的开发,使印尼对传统燃油的使用下降了25%。
目前,新能源战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企业未来能源利用与开发的方向。美国最近提出,要将未来生物乙醇等可替代能源年产量提高5倍,达到350亿加仑,替代15%以上的传统能源。德国则关闭了所有的煤矿开采,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燃料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以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我们应加快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跟上全球新能源战略发展的新趋势。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设计宽大,追求舒适,这是传统的制造产品思维和做法。长期以来,很少考虑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与产品使用过程中对资源消耗的多少。随着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欧美传统企业正在加快技术创新,用新技术和新思维,推动企业向节能环保化方向迈进,实现传统企业的快速转型。
在英国正在通过四项措施,加快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传统企业。一是从高能耗、高物耗向低能耗、低物耗转变。力促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从规模型生产转向高端设计、集成、概念化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生产。二是从大型化向小型化、专业化企业转变。这更利于企业分散经营、清洁生产、优化环境和灵活竞争。三是产品由“重大厚”向“轻薄小”转变。一改传统的设计思路,追求产品向轻型化、袖珍型方向发展。对那些家用电器等较大型产品,在零部件等的设计上也尽可能小型化和轻量化,以节约资源。四是从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与运用转变。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企业设计、管理与物流,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促进构建节能环保型企业。
欧美企业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动力,没有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将是一句空话。美国宝洁公司依靠技术开发出新型家居清洁产品,发明出的静电除尘拖把,不用水资源更能清洁地板。新近开发出的Wr•Ciean家居洁净系列品牌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对家庭浴缸、冲水厕所清洁时的水资源使用,在严重缺水的非洲市场上十分俏销。福特公司最近推出节能环保新战略,新面市的S—MAX系列小型旅游休闲车,被誉为新一代“节油能手”,每百公里油耗比同类汽车低20%以上,走到了汽车小型化与节能发展的前列。与之相比,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促进节能与环保上还有很大差距。
制定引导扶持和鼓励新政策
一个时期以来,欧美国家纷纷制定出台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扶持和鼓励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在促进企业社会节能环保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了新能源战略,突出了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等新的政策措施。美国是“汽车的王国”,有2/3的石油资源消耗在汽车上。为此,美国新能源政策首次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量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由此,正引发出汽车设计生产技术创新的新一轮革命。英国政府对产业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高度重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产业”发展,更加强调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限制制造业在本土发展的数量,加快制造业境外转移,更多地发展资源消耗少和更环保的现代产业。欧盟为了实现废气减排目标,制定了二氧化碳减排信用额度规定,每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平均市场交易价格达15欧元,超排放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度购买,并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市场价补偿。
欧美国家实施新的政策以来,发挥出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限制了资源密集与影响环境的企业发展,加速了企业向节能环保方向的转变。更重要的方面,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尽快构建节能环保的新型企业。
实施更加严厉的法治措施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依法推进企业进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轨道,采取重处企业违法、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等规范企业行为。
美国是较完善的经济法制国家,但在企业发展中,也会经常出现损坏资源与环境违法等现象。对此,美国政府和执法部门不断加大资源与环境违法事件的处罚力度,做到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美国杜邦公司在美西弗吉利亚与俄亥俄两个州生产特氟隆产品已有50多年。近年来,当地居民怀疑杜邦在生产特氟隆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全氟辛酸氨,会造成对空气、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与影响生育。不久前,美国环保等部门便将杜邦公司推上了法庭。法院判决,杜邦公司支付500万美元的相关科研经费,专门用于对全氟辛酸氨是否致病的研究;并赔偿居民体检费、相关医疗费、环境清理费等3.43亿美元。同时,美国国家环保署认定,杜邦公司没有适度公开环境污染信息和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美国环保署对杜邦公司自产生环境污染以来,每天处以2.5万~2.75万美元的巨额罚款,累计处罚超过3亿美元,这项处罚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最高环保罚款。
为加强企业清洁与安全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发达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制。近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在节能与开发新型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法律措施。发达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建立技术标准论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产品市场准入“绿色标准”。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化公约就多达150多部,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准(1SO14000等)、技术与质量标准(1SO9000系列等)、安全标准等国际标准已达80%以上。欧美国家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称OSHMS),对企业生产制造、流通与消费全过程以及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与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系数要求极高。与此同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通过重处企业违法,对保护资源与环境产生着现实和深远的影响。如:美国相关法律部门对杜邦公司的严厉处罚,使其不得不考虑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和对公众利益侵占的停止。借鉴这些做法,我们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从严执法,强制引导企业驶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轨道,推进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