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被毛泽东轰下台的校长张干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干(1884~1967),字次仑,湖南新化(今新邵县坪上镇)人。1914年春,湖南公立第一师范、省立第四师范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张干任校长。因学校合并,1913年春考入四师预科的毛泽东被编入一师预科第三班,重读半年预科后,编入本科第八班。自此,毛泽东和张干开始了长达50余年的交往。
  下令开除毛泽东等“闹事”学生
   1915年6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传达了省教育厅颁行的一项规定:从下学期开始,学生每月须交纳10元学杂费。这遭到那些家境贫寒或因其他原因得不到家庭接济的学生强烈反对。有人说,这是校长张干为“讨好当局而主动建议的”,于是,学校掀起了一场驱逐张干的运动。
   毛泽东也拟了一份《驱张宣言》,尖锐地抨击张干对上逢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误青年的弊政,并组织同学连夜赶印了上千份,次日清晨在学校广为散发。
   张干闻听此讯,羞愤交加。当他得知《驱张宣言》是毛泽东所为时,当即决定要开除毛泽东等17名带头“闹事”的学生。
   消息传出后,曾经为毛泽东讲授过修身、教育和伦理学等课程的一师教员杨昌济(即杨开慧的父亲)对此愤愤不平。他先后联络王季范、袁仲谦、徐特立等骨干教师仗义执言,迫使张干收回成命。另一方面,学生们继續发动罢课,重申“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的誓言。迫于压力,张干最终只得同意不再开除毛泽东等“闹事”的学生,但仍给毛泽东“记大过一次”处分。
   事情平息后,张干自觉无颜继续呆在一师,于是于当年7月主动向省府递交了辞呈,黯然退出。
   解放后处境艰难,受到毛泽东的关怀
   解放初,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旧址——妙高峰上的一所中学里,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他面色抑郁,惶惶不安。他就是张干。
   此刻,忧心忡忡的张干有好几块心病:一是恼恨自己当了“地主”,成了革命的对象。他家本是贫农,之后任教40余年,靠积蓄购置了一份田产,却未曾想成了“剥削阶级”;二是当年自己的学生毛泽东,如今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悔不该当初提出开除他,还给了个“处分”,虽然毛泽东是大人物,未必记人之过,但终究是一笔未了的旧账;三是在国共双方重庆谈判前夕,他曾被人所用,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敦促他“应召赴渝,赞襄国政”,还要他“幸勿固执,致人失望”,这岂不是替国民党蒋介石说话吗?
   1950年国庆前夕,时任湖南一师校长周世钊(原湖南一师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好友)来到妙高峰中学看望张干。当周世钊谈及将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问老校长有什么事需要告诉毛泽东时,张干心中五味杂陈,只说了一句:“你代我向他问好吧。”
   10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特设家宴,款待当年一师的师友。席间,周世钊向毛泽东反映了张干的窘况,并转达其问候。当毛泽东得知张干一直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感慨万千,由衷地说:“张干这个人很有能力,很会讲话,三十几岁就当第一师范校长,不简单。原来我估计他要向上爬,结果没有。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毛泽东还自责地说:“现在看来,当时赶走张干没有多大必要。每个师范生交10元学杂费的事,也不能归罪于他。”“对张干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毛泽东叮嘱周世钊马上写信告诉张干,政府将给予他照顾,以安慰贫病交加的老校长。还于10月11日致信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
   张次仑、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年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
   王首道接信后,立即派人到张干家中传达毛泽东来信的内容,并向他表示慰问,先后两次将600公斤救济大米和50万元人民币(旧币)送到张家。
  应邀进京,深受礼遇
   1952年8月30日,张干致信毛泽东,说老友罗元鲲已接到湖南统战部通知,定于9月中旬到北京参加国庆三周年庆典,希望能和罗结伴同行。毛泽东同意了。
   9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亲切会见了张干、罗元鲲、李漱清等师友,并共进午餐,请张干坐首席。叙谈间,张干检讨了当年所犯的错误,毛泽东立即摆手说:“我那时年轻,看问题片面。过去的事,不要提它了。”饭后,毛泽东陪同张干等人参观中南海,看电影。晚上,毛泽东又派人送来一应物品。
   毛泽东给予老师的极高礼遇,在张干心中激起巨澜。他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优待我们,可谓极矣。我们对革命无所贡献,而受优待,心甚惭愧!”
   张干从北京归来后,先受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议,后受聘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顾问,每月领取津贴,加上学校薪水,一家生活有了保障。
   1967年1月21日,张干——这位被毛泽东誉为“湖南教育界老人”的教育家,在长沙的家中溘然辞世,享年83岁。
   (综合《红岩春秋》《人民日报·海外版》)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于尚有争议的甲骨文作出新的释义的,单字奖励5万元。   自公告发布至今3年多来,仅有一人成功。这个人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   2018年6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
期刊
有祖辈感叹孩子在妈妈面前就不服爷爷奶奶管,但也有妈妈吐槽:只要在老人身边,父母很难管教孩子。   一个星期前,米雪(化名)带孩子去婆婆家串门,老师微信发来作业,说国学听读最好上午完成,然后在家长群打卡。本来每天自觉完成作业的孩子,一看奶奶在旁边,立即说“这是奶奶家,奶奶说了算”,说着就哼哼唧唧要哭。奶奶发言,别成天逼著孩子做作业。   米雪仍然坚持,哪知道孩子戏精上身,没流眼泪却使劲嚎,还一溜烟地
期刊
杨洪头戴一顶橘黄色的安全帽,身着一身浅蓝色的工装,脚穿一双黑色劳保鞋,手里拿着一根自制探杆“听诊器”、一个记录本和一把设备测温枪,对连铸连轧厂的运行设备进行探杆“听诊”、手背感温、测温仪测温。别小看这几个看似普通而平常的动作,却让杨洪成了轧机生产线的“华佗在世”,维护着河钢集团邯钢人眼中的“功勋轧机”安全运行,使其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大事故。   杨洪谈吐幽默,他将所负责的运行设备比喻为“狼和
期刊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因病于2020年6月9日上午11点0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107岁。生于1913年的王定国老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从受尽欺辱的童养媳,成长为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不堪回首话童年   王定国1913年冬生于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王定国家里,一没田地,二没
期刊
广平于九月廿六日午后三时腹痛,即入福民医院,至次日晨八时生一男孩。大约因年龄关系,而阵痛又不逐渐加强,故分娩颇慢。幸医生颇熟手,故母子均极安好。(1929年9月27日,致谢敦南)   这里家中都健康。只是海婴患了阿米巴赤痢,注射了十四次,现在好了,又在淘气。我为这孩子颇忙。如果对父母这样,就可入二十五孝了吧。(1932年6月28日,致增田涉)   孩子是讨债鬼,一旦有了,种种麻烦就来了。你是怎么想
期刊
西晋时期,胡质(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胡威(官至豫州刺史、尚书)父子同在朝中为官,都十分清廉。一次,胡威到荊州探望父亲后,准备回京城。胡质帐下一名都督连忙请假回家,拿了粮食和肉追随而至,谎称去京城办事,与胡威结伴同行。   一路上,都督尽心尽力,送饭送肉,很是殷情。过了几日,胡威察觉出问题,一问才知,都督是想让自己给父亲递句话,好帮其晋升。胡威将父亲给自己的一匹绢作为谢礼赠给都督,把他打发回
期刊
长沙市的湖南省展览馆前往西过松桂园,有条大街名叫营盘路,是连接芙蓉路与潇湘大道的重要枢纽。其实,营盘路的前身是条麻石铺就的小街,街名就叫营盘街。可别看淡了这条古街,在长沙两千年的建城史上,尤其自宋以来,营盘街不仅是长沙城的标志性街道,而且在历史上屡现奇迹,谱写了一首首湖湘壮丽的英雄诗篇。   营盘街的得名之一,缘于驻军扎营。在如今营盘街南侧的街心公园中,屹立有一尊古人的塑像——他肤硕体胖,壮健如虎
期刊
一伙强盗抢劫一家大户,眼看就要攻破大门,为首的强盗一手持火把, 一手持刀,威胁一家老小:“谁敢喊叫就砍了他。这么大风,喊也没人听见。”   在灶下烧火的一个丫头,大约十五六岁,一个人睡在厨房,见此情形,就偷偷拿了火种,摸黑爬到后院,乘风纵火,点着了一个大柴火垛。火趁风势,烟焰烛天,一村惊起,都跑来救火。一时火光照如白昼,众人涌至,群盗不能逃脱,只好束手就擒。   主人非常感激这个丫头,想要把她许给
期刊
脱皮一般都有季节性,常连续多年复发。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脾虚湿蕴或血虚风燥导致皮肤失养、化燥生风而引起,并不一定是血热。根据情况可以对照以下三种表现来调理:   湿热蕴结:一般局部发红,严重时可能有水疱、渗出,常伴有瘙痒;同时有口干口苦,脾气急躁等表现。此症一般与居住环境阴暗潮湿、喜食肥甘厚味、精神压力大等有关。应注意忌口,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脾虚湿蕴:一般表现为
期刊
“荷包虽不如金玉珠宝那样昂贵,却集吉祥于一身。你看,这图案变化多端,内容丰富且形态万千,小小荷包传递的是美好意愿与祝福……”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绍兴柯桥区齐贤街道迎丰小区的荷包“收藏达人”刘财能的家里,立刻被眼前大小各异的荷包吸引了——只见鸡心形、葫芦形、花篮形、灯笼形等式样的荷包整齐叠放在桌子上,明亮的色彩,精美的刺绣,让稍显陈旧的品相彰显出几许“老物什”的味道来。   自从迷上荷包收藏后,刘财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