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集邮经济走到前台来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能谈论集邮的怡情、益智、增知功能,而对集邮实实在在的保值、增值的经济效益功能却不能畅所欲言,更别说倡导人们去搞集邮的投资了。笔者认为,让集邮经济走到前台来是应该当作一件大事来做的时候了。
  一、集邮经济客观存在集邮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均不能改变这一事实。邮票在发行以后,一方面,随着其在流通中的消耗,其存世量愈来愈少;另一方面,随着集邮爱好者不断增加,其社会需求量愈来愈大,集邮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显现。在物以稀为贵的前提下,又因品相、题材、印刷质量、枚数多寡等因素,体现出不尽相同的价格表现特征,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在举办的国际世界邮展或区域性邮展时,对每一部邮集的评审中,邮品的珍罕程度占比分很重,而珍罕性一般均体现在其价值的高低上。很难想象,一部没有相当分量邮品的邮集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大奖。
  二、集邮的经济功能是吸引人们广泛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一项活动离开了民众的广泛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国自集邮活动恢复以来,集邮爱好者呈几何级数跨越,而人员的激增与集邮的经济作用密不可分。1985年的邮市高潮是建国以来邮票价值内涵的总爆发,邮票的增值作用初步显现;1991年邮市高潮,唤醒了国人沉睡多年的邮票投资意识,铸就了全民大炒邮的辉煌,入市人数激增,中国邮票第一次真正成为抢手货,买邮票能挣钱成为共识;1997年中国邮市在经历了六年的低谷徘徊之后,再次显示了邮票在投资领域的威力,人们参与投资的意识趋于理智。随着二级集邮市场的低迷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脱离集邮和邮票投资领域的人数愈来愈多,集邮爱好者(或称之为对邮票感兴趣者)由1997年的近3000万人减少到目前不足千万人。事实证明,集邮活动若无邮票的高投资回报作支撑,是缺乏吸引力的;而新邮的持续打折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损失几个钱的问题。忽视或低估邮票投资在集邮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现实的。2000年新邮预订火爆不是人们对集邮的理解能力加深了,大多数人是冲着有关部门承诺的减量40%来的,大家知道减量40%以后,新邮发行量应在1600万左右,则其打折的厄运可以避免。此点也正反映了集邮经济的巨大作用。
  三、集邮经济功能的强化,有利于促进资金分流、拓宽就业渠道吴基传部长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将邮市搞得像股市一样活。此提法甚合民意,也是集邮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可惜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现在看来是应该认真研究的时候了。强化并宣传邮票投资的功能,有利于唤醒民众的投资意识。由于邮票投资较股票投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获利的稳定性,因而对工薪阶层更具有吸引力。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完全有理由相信,邮市一定会搞得比股市还要活。同时,邮市也不应排除机构的介入和邮票公司的广泛参与,机构可以介入股市为何不能进入邮市呢?邮票公司是专业邮票营销机构,却不准参与二级市场的竞争,试想一下,有哪一个个体邮商的实力可与国家邮政这艘航母相匹敌呢?况且机构和邮票公司的介入可以稳定投资各方的信心,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社会游资也将在此聚焦,市场亦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减少社会压力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对于具有诸多优势的邮票投资产业,我们何故不去大力发展呢?四、集邮投资活动的兴起有利于邮政创收邮票投资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快速的发展对邮政部门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现今的邮票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邮资凭证,而是一种可以流通的特殊的商品(或有价证券)。对于发行邮票的国家邮政局来说,邮票只有进入社会消费领域或二级市场流通才能体现其价值,封存于库房内的新邮与存放于印刷厂的白纸无本质上的区别。而邮票投资活动一旦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特别是在它成为个人投资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其生命力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在中国集邮发展史上,已不止一次地证明了一、二级市场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集邮投资活动的兴起,必然带来一、二级市场的繁荣,国家邮政支柱产业之一的集邮业务收入无须施压便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此种于国家、于邮政、于民众皆有利之事,何由不去倡导呢?2000年,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到了大谈集邮经济的时候了。我们不必再羞羞答答、闪烁其词,集邮投资合情、合理、合法,应该大力倡导。同时要提醒参与者学会规避风险,不要因为在邮票投资市场中有炒作就因噎废食。股市本身就是一个炒作市场,国家不也是以种种措施引导人们介入吗?何故较股票投资安全得多的邮市却例外呢?责编/衣纯燕
其他文献
1962年9月18日晚,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了日本工人朋友,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题词相赠。两天之后即1962年9月20日的首都各大报都在一版显著地位刊登了会见的新闻与照片,但并未提及题词一事。事隔整整六年之后,即1968年的9月18日,正值我国“文革”动乱岁月,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日。为纪念这一题词发表六周年,首都各大报用几乎整版的篇幅公开发表了这一“重要题词”的手迹,“只
期刊
近些年,纪特邮票的面值一年一个筋斗往上翻。虽然要求降低面值的呼声不断,但呼声多是从集邮者承受力的角度出发的。其实无论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是经济承受能力都尚在其次,真正的危害还在于面值太高严重阻滞了邮票的使用。每一位集邮者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触:当手中的某些邮票长期低迷、很难有增值希望,因而下决心拿去使用时,却为高值票所掣肘。消费掉占半数的低值票,那些高值票怎么办?那么多高值票,哪年才用得完?若将高值当低值
期刊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王国的首都,也是瑞典的第二大港口。这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既典雅又繁华的城市。它位于瑞典的东南部,其西面是梅拉伦湖,湖水分几支向东流去,注入辽阔的波罗的海。斯德哥尔摩正处于梅拉伦湖的入海处,因此它虽然处于湖口,却是一个海港,货物的吞吐量占全国的20%。  斯德哥尔摩城区面积约214平方公里,全市由14个小岛和一个半岛组成,城内水道纵横,各岛之间由70座桥梁相连接。斯德哥尔摩景色秀丽,
期刊
在澳门,妈阁庙、莲峰庙、普济禅院是3座比较著名的庙宇,它们都先后在邮票上露过面。普济禅院作为邮票主图出现在1976年1月30日澳门邮电司发行的一套2枚的“澳门庙宇”邮票中(图①),面值为10元;另一枚面值20元的邮票图案是天后庙。在1992年10月9日发行的一套4枚的“澳门庙宇”(一)邮票中(图②),面值65元邮票的图案描绘的是妈阁庙的恢宏建筑风貌;另3枚邮票的主图分别是哪吒庙(1元)、观音大士
期刊
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近年来,澳门发行了3套印有对联的邮票,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澳门地方色彩。  1993年5月19日,澳门发行《风俗习惯———中国仪式婚礼》邮票,把中国的婚礼习俗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小型张上有喜联一副:“龙到凤台跨凤阁;凤生龙子跃龙门”,横批“鸾凤和鸣”。这副喜联与全套邮票的大红色彩相映照,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风味。  1997年2月12日发行的《幸运数字》小型张上,印
期刊
我国台湾省集邮专用邮戳启用于1953年,按其戳内刻用过的“集邮”、“元、亨”、“癸”三种不同字样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集邮”字样专用日戳,启用于1953年10月,为中英文三格式,“集邮”二字置于上格地名之中央(见图①、②)。  第二阶段的“元”、“亨”字样专用集邮戳,启用于1957年10月,为中英文三格式,“元”、“亨”字样置于上格地名之中央;另有中文三格式,“元”、“亨”字样则置于下格
期刊
要说我的集邮史不算短,但压根儿没有把“集邮”和“投资理财”联系在一起。看到《集邮》杂志的“集邮投资理财”征文启事,才重新从“集邮投资理财”的角度去审视集邮。  说来话长……50年代,我叔叔在报社工作。他爱买书刊杂志,爱打扮,爱摄影、照相,一切美好的事物没有他不爱的。风云突变,反右运动把叔叔发到大兴安岭去伐木。除了思念,书信成了叔叔与北京的唯一联系。叔叔来信的信封是一成不变的牛皮纸信封,但是,信封上
期刊
有些邮票的增值速度明显很低,工薪阶层的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应该将它们列入自己心目中的“黑名单”敬而远之。它们分别是:一、不利于长期保存的邮票。1986年,邮电部发行了“白鹤”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其中邮票采用金粉印刷,初拿到手时看起来还比较漂亮,但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一看,就发现有些地方发黑,品相已经不可收拾了,原来是金粉易被氧化。同样的例子还有“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国庆50周年”和“马王
期刊
邮票的投资功能在近十几年邮市的大起大伏之后,越来越被大众投资者所接受。  如何选择投资品种,成为广大集邮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老纪特票是新中国邮票中的老大哥。由于时间的关系,这类邮票的存世量已有限,而且大部分沉淀在真正的集邮者手中;邮商手中这类货的数量也有限,他们经营此类邮票往往只为了展示他们的实力。由此可见,老纪特邮票不大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它的投资回报只能靠长时间的慢慢爬升。投资者
期刊
投资邮市的关键,一是时机,二是品种选择。时机最难把握,多数投资者对它孜孜以求,但往往“受累不讨好”,有时还适得其反。不过它有一个规律可循,就是冷热循环,只要明确和掌握这一规律,就用不着管它是3年一轮,还是5年一循环了。然而,现实中不确定的东西太多,制约邮市行情变化的环境因素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稍有风吹草动邮市就“感冒”、起波浪。要想准确把握住时机很难。我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避难就易的方法,首先淡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