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纪特邮票的面值一年一个筋斗往上翻。虽然要求降低面值的呼声不断,但呼声多是从集邮者承受力的角度出发的。其实无论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是经济承受能力都尚在其次,真正的危害还在于面值太高严重阻滞了邮票的使用。每一位集邮者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触:当手中的某些邮票长期低迷、很难有增值希望,因而下决心拿去使用时,却为高值票所掣肘。消费掉占半数的低值票,那些高值票怎么办?那么多高值票,哪年才用得完?若将高值当低值用,则无异于拿钱打水漂;与其剩下一大堆高值票犯愁,还不如全套留着,或许还有个出路,于是垃圾就永远是垃圾了。
发行量小的邮票增值潜力大,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使用量较高的低值套票也同样具有较大的增值潜力。以笔者近日收到的湖北某邮社售品目录中的1998年版票为例:
表中为什么发行量多出130万的“镜泊湖”反而大幅增值、而少了130万的“神农架”和“九寨沟”却大幅贬值呢?其原因固然有“镜泊湖”的连票效应,但该套票均为使用量较大的普通面值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后两者是高低值各半,不利于消费。
集邮首先是群众性文化活动,邮票具有宣传教育的使命,因而不可能也不应该只为刺激邮市而过分控制发行量。过分控制势必引起民怨,那就有违初衷,得不偿失了。邮票增值只能寄希望于不断壮大的集邮队伍和邮票的日渐消耗来实现。而要做到日渐消耗,就必须使邮票能消耗得下去,就必须消除高面值的掣肘。纪特邮票也是邮资凭证,是凭证就必须考虑各种面值的消费比例,不能只以成本高、符合邮资为理由而把一大堆很难消费掉的高值票摊给邮人。这不仅关系邮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邮市的兴衰和集邮事业的发展。如何使纪特邮票有利于消费,是有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1999年普通面值猛增,约占总数的86%,是因为有一张集56枚低值票于一身的国庆小版张,还不能说在面值设置上有根本变化。即使达不到这个比例,也应在80%左右,总面值也不宜超过150元。设若每年发行100枚邮票,80枚低值票为64元,20枚高值票以2元为平均数,计为40元,小型(全)张4枚32元,再加一两枚符合国际邮资的邮票,总计就可达到150元左右了。
发行量小的邮票增值潜力大,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使用量较高的低值套票也同样具有较大的增值潜力。以笔者近日收到的湖北某邮社售品目录中的1998年版票为例:
表中为什么发行量多出130万的“镜泊湖”反而大幅增值、而少了130万的“神农架”和“九寨沟”却大幅贬值呢?其原因固然有“镜泊湖”的连票效应,但该套票均为使用量较大的普通面值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后两者是高低值各半,不利于消费。
集邮首先是群众性文化活动,邮票具有宣传教育的使命,因而不可能也不应该只为刺激邮市而过分控制发行量。过分控制势必引起民怨,那就有违初衷,得不偿失了。邮票增值只能寄希望于不断壮大的集邮队伍和邮票的日渐消耗来实现。而要做到日渐消耗,就必须使邮票能消耗得下去,就必须消除高面值的掣肘。纪特邮票也是邮资凭证,是凭证就必须考虑各种面值的消费比例,不能只以成本高、符合邮资为理由而把一大堆很难消费掉的高值票摊给邮人。这不仅关系邮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邮市的兴衰和集邮事业的发展。如何使纪特邮票有利于消费,是有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1999年普通面值猛增,约占总数的86%,是因为有一张集56枚低值票于一身的国庆小版张,还不能说在面值设置上有根本变化。即使达不到这个比例,也应在80%左右,总面值也不宜超过150元。设若每年发行100枚邮票,80枚低值票为64元,20枚高值票以2元为平均数,计为40元,小型(全)张4枚32元,再加一两枚符合国际邮资的邮票,总计就可达到150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