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译佛经里的“当”常常可以用来表示将来时。例如:
1.太子灯光,念计无常,传国授弟,即时出家……游行世界,开化群生,当还提和卫国,度脱种姓及国臣民。(修行本起经,3/461b1)
2.但见六波罗蜜种种解脱,但见当作佛,但见余佛国,但见了了佛尊法无有与等者。(中本起经,8/435b)
3.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皆为人中尊,悉于其中作佛。(道行般若经,8/431c)
4.若有当来比丘,当以是贤善奉行戒。(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1/265c)
以上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当”都应解释为“将”“将要”的意思,表示未然。但是,学界关于汉语将来范畴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当”。反而是许多佛教辞典在解释某些佛教专门用语时有所涉及,例如: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当来,来世。”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当来,应来之世。即来世也。”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当来,指将来、未来,以区别于过去、现在。当来之世,犹言应来之世,通指佛涅槃后。”不过,这些解释也往往模棱两可,没能准确划分出“将来”和“应当”二者的界限。
众所周知,“当”常常用作情态动词,表示“应当”的意义。但是对于上面这样一些例句中的“当”,仅仅用“应当”义来解释则并不符合文意。事实上,情态词的意义范畴很广,某些情态词往往可以语法化为将来时标志,这已为跨语言研究的事实所肯定。汉译佛经中“当”的使用,正展示了它从情态范畴到将来范畴的演化。本文就旨在探索和解释这一语法化历程。
表“应当”义的情态范畴的“当”来源于它的动词用法。“当”,《说文·田部》:“田相值也”,即“田与田相持也”(段玉裁注)这是“当”的本义。由此又引申出“对等”“相当”的意义,例如:“行爵出禄,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当”用作动词。在这一基础之上,“当”发展出表“应当”义的情态动词的用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往往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当”由纯粹的词汇动词演变为情态动词,其演化的机制正是从一个较具体的认知域向另一个更为抽象的认知域的转移,即由表示具体的“对等”“相当”的意义转移为表示抽象的使行为与主观意愿对等、相当的意义。
表“应当”的情态动词“当”形成的时代很早,例如: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这一意义的“当”在汉译佛经里使用非常广泛。例如:
5.比丘当自思惟,贤者法亦当思惟。(佛说是法非法经,1/838c)
6.比丘当知漏,亦当知漏从本有。(佛说漏分布经,1/851c)
7.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谛道。(佛说八正道经,2/505a)
8.菩萨心不当作是念言:我忍谦苦心未曾有念,是不当作是念。(中本起经,8/428b)
同一个情态动词往往被用来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态意义,这是一个带有语言共性的现象,许多不同谱系的语言中的情态动词都表现出这一特性。“当”的情况正是如此。除了表示“应当”的情态意义,“当”还可以表示其它的情态意义。我们不妨看看以下例句:
9.譬若有人持成瓶行取水,知当安隐持水来归至也。何以故?其瓶已成故。(道行般若经,8/451c)
10.人身亦如是。或从堕腹中,或不成根去,或不具根去,或临生时去,或适生去在学业时去,或时从十六至三十八十百岁,或不啻久久,要会当死。(道地经,15/235b)
上述例句中的“当”都不表示“应当”的意义,而是近似于另一情态动词“会”的意义。例9 的意思是说,假设有人拿完整的瓶子去取水,可以预知会安稳地取水归来,“当”就表示对“安隐持水来归至”这一结果作出的可能性的推测。例10陈述了人身毁坏的种种可能,即在列举的种种情况下,人身很可能会死。在这里,“当”与另两个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要”和“会”同义连用。
现在我们有必要简要谈谈情态动词的分类问题。传统的情态分类通常采用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的两分法:前者与命题真假的可能性、必然性相关,因此与说话者的知识和信念有关;后者则与道义上的责任主体实施行为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相关联(lyons,1977)。根据这种分类,表“应当”义的“当”应属于道义情态,表示“会”义的“当”则属于认识情态。一般说来,认识情态义的出现在时代上总是晚于且来源于其他情态义(Bybee,1994;朱冠明,2002)。其演化的机制,Bybee认为是推论和转喻,表现为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历史过程。这种渐变的过程在佛经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11.不得学深般若波罗蜜沤惒拘舍罗者,终不能至佛,当中道休堕阿罗汉辟支佛道中。(道行般若经,8/452a)
12.佛语迦叶言:是五百比丘持是所闻深经,得不堕恶道,于今世,皆当得阿罗汉般泥洹去。(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3b)
例11、12中的“当”,都具有模棱两可性,既可以理解为“应当”,也可以理解为表推测的“会”。理解为“应当”时,表示的是一种“以说话人为取向的情态”(bybee,1985),或称“主观性道义情态”(lyons,1977),即以说话者来“施加”某种道义。正因为暗示着说话者的强烈的主观态度,所以又可以推论为说话者有很好的理由推测命题为真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发展出“会”的意义。从时间上看,正如前文所述,表“应当”的情态动词“当”,形成的时代很早,在《尚书》中便不乏用例。而表“会”义的情态动词“当”,除了佛经中的用例,在中土文献中出现的时代要晚于前者,我们能找到的比较早的用例为:天果积气,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列子·天瑞)
现在,我们可以粗略得得到一条关于情态动词“当”的发展演变线索: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当(认识情态)
发展到认识情态阶段的“当”,距离将来范畴已经非常接近了。如上所述,认识情态表示说话者对于命题真假作出一定的主观判断和推测,这是基于语义类型所进行的划分。此外,针对说话者判断程度的等级,又可以划分出可能性(possibility)、概然性(probability)、必然性(necessary)。认识情态的“当”属于第二程度,即概然性(probability):表示说话者主观猜测命题为真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将来时,所表述的是未然的事件和结果,与过去时和现在时表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相比,表示未然的将来时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时间范畴,显示的是说话人主观预测中即将发生的事件。学者Bybee, Pagliuca 和 Perkins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提出“将来”时与其说是时间概念,不如说是一个类似于情态的概念。“将来”意义就是指说话者对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后的事件进行预测,“将来” 的关键用途相当于说话人对其表述中的一种情况的预测或预见(prediction),它所传达的时间意义只不过是这种情态的一种暗示(implication) (Bybee, Pagliuca and Perkins, 1994)。下面我们就结合例句具体来看。
13.遂行入国,见人欣然,平治道路,洒扫烧香。即问行人:用何等故?行人答曰:锭光佛今日当来,施设供养。(修行本起经,3/462a)
14.却后无数阿僧祇劫,汝当作佛,号字释迦文,天上天下,于中最尊。(中本起经,8/431a)
15.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当何时般泥洹乎?五百人复报言:化人般泥洹者,我尔时亦当复般泥洹。(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4a)
以上例句中的“当”,都可以看作是表示将来时的。例11的意思是说,来到一个国家看到大家都在高兴地整治道路,便向行人询问原因,行人说,锭光佛今天要来这里,所以大家在准备东西来供养佛陀。例12是佛陀对释加文佛授记,即预言他将来会成为世尊佛陀。例13的意思是说须菩提询问五百人将于什么时候般泥洹,五百人回答说,变化成的人般泥洹的时候,我们也将般泥洹。很明显,这些例句里的“当”都不应理解为表示道义情态,因为说话人并没有施加某种道义即要求后面所叙述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认识情态阶段的“当”,表示“会”的意义,也可以进一步就将它们看作将来时的标志,因为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实在微乎其微。事实上,“会”也是汉语将来时的标志,这更加印证了二者关系的紧密。
现在,我们可以把前面描写的关于情态动词“当”的发展演变的线索补充得更完整一点,即: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当(认识情态)——当(将来时)
不过,以上这条线索还不足以完整描绘将来时标志“当”的形成过程,因为我们注意到,表示道义情态的“当”还存在别的演化路径。请看以下例句:
16.唯然世尊,今当承佛威神,持佛神力,为一切故,当广说之。(修行本起经,3/461b)
17.须菩提白佛言:本无甚深天中天,是佛菩萨事悉自晓了。谁当信是者?独有得阿罗汉道者。(道行般若经,8/450a)
18.其誓曰:未度者吾当度之,未脱者吾当脱之,不安隐者当慰安之,未灭度者吾当灭度之。(法镜经,12/15b)
19.彼人甚快,乃往取二日粳米,我当复往取二三日粳米也。(大楼炭经,1/308b)
上述例句中,“当”的使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主观意愿。前文提到,表示道义情态的“当”,表达的是说话人施加的一种主观性道义情态,因此也就有可能暗示着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意向,即由“说话人认为应该做某事”发展出“说话人主观愿意、向往做某事”。而意向往往又可以发展出将来时意义,因为意向所表达的是一种未然的状态,是有待于在将来的时间中完成的事件。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跨语言比较的事实中得到验证,例如,英语的“will”,汉语的“要”,都是由主观意向的用法发展出表示将来时的用法,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时标志“当”有一部分来源于上述的表意向意义的“当”。事实上,把上述例句中的“当”理解成将来时,也是未为不可的。
所以,关于佛经中的将来时标志“当”的形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描述:
当(认识情态)——当(将来时)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
当(意向)——当(将来时)
如果说,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例句中的“当”,还存在模棱两可的两解的可能性,那么以下这些例句中的“当”的将来时标志的性质,则表现得非常明显了,例如:
20.于过去法知过去法,是曰为着。于当来法知当来法,是曰为着。于现在法知现在法,是曰为着。(道行般若经,8/442c)
21.常乐奉受是深经,于当来世亦复然。(般舟三昧经卷,13/911b)
22.劳屈上人,今已办二千人具,大众当来,惧是小舍,其将奈何?(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15/452b)
23.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阿弥陀经,12/348a)
24.若善男子善女人,从此佛刹及馀佛刹,於命终後,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动如来佛刹中者,必不信住诸声闻地。(大宝积经,11/107b)
上述各例语义上均侧重于强调将来时态,表述未然的时间概念。“当”的情态意义缩减、时间意味增强,是非常明显的将来时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旨在重点探讨汉译佛经里的将来范畴“当”的语法化历程,但这并不表示“当”只在汉译佛经中有这种用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将来范畴的“当”的形成,是在人类认知模式的影响下,语言要素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这符合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佛经之外的中土文献中的“当”也存在着同样的语法化历程。例如,刘淇《助字辨略》卷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吴志孙皓传注:正使有之,将有何失。诸将字,犹云当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当,尤将也。仪礼特牲馈食礼记:佐事当食,则户外南面。史记魏公子传:公子当以何面目立天下乎?当字并与将同义。这些传统小学研究也都从训诂的角度阐释了“当”表将来的用法,只不过我们认为,汉译佛经中“当”表将来时的用法,表现得更为突出。换言之,即汉译佛经中的将来范畴的“当”的语法化程度更高。例如前文所列举不少例子都可以看出,“当来”在佛经里近乎凝固成词,使用非常广泛,甚至佛经之外的文献也有所沿用,例如:“不忧当来果,惟知造恶因。”(唐·拾得诗)又如佛经中的“当”常常与“已”“今”这些表示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范畴的词并列使用。我们认为,这应与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有关。如前文所述,将来范畴的关键作用在于对未然情况的预测或预见,而佛经里的佛陀是具有预知后世的超凡能力的,他们所预见的“应当”发生的,也就是暗示“将要”发生的意义,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暗示意义便逐渐固化为一种新的意义,其心理基础也就是转喻。而在中土文献,因为缺乏这种说话人主观预测与客观实际可能发生的高度的一致性,“当”的情态意味始终很浓,从而使得“当”没有像“要”“会”那样发展成为普遍使用的将来范畴。
注释:
1.阿拉伯数字及英文字母依次表示引文在《大正藏》中的册数、页数、上中下栏,下文同。
2.Bybee认为,隐喻作为某种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然性。她认为推论在情态动词的语义发展中比隐喻更重要,因为语言事实表明更多的情态动词的语义发展都存在中间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M].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3.
[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 Lyons,J. Semantics[M],2v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Bybee,JL,R.Perkins & W.Pagliuca. The Evolution of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6] 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17~21.
[7] Bybee,JL,Morphology: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Form[M].Amsterdam: Benjamins,1985.
[8] 李明.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A] .语法研究和探索[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397~411.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玥雯,武汉大学文学院;叶桂郴,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太子灯光,念计无常,传国授弟,即时出家……游行世界,开化群生,当还提和卫国,度脱种姓及国臣民。(修行本起经,3/461b1)
2.但见六波罗蜜种种解脱,但见当作佛,但见余佛国,但见了了佛尊法无有与等者。(中本起经,8/435b)
3.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皆为人中尊,悉于其中作佛。(道行般若经,8/431c)
4.若有当来比丘,当以是贤善奉行戒。(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1/265c)
以上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当”都应解释为“将”“将要”的意思,表示未然。但是,学界关于汉语将来范畴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当”。反而是许多佛教辞典在解释某些佛教专门用语时有所涉及,例如: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当来,来世。”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当来,应来之世。即来世也。”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当来,指将来、未来,以区别于过去、现在。当来之世,犹言应来之世,通指佛涅槃后。”不过,这些解释也往往模棱两可,没能准确划分出“将来”和“应当”二者的界限。
众所周知,“当”常常用作情态动词,表示“应当”的意义。但是对于上面这样一些例句中的“当”,仅仅用“应当”义来解释则并不符合文意。事实上,情态词的意义范畴很广,某些情态词往往可以语法化为将来时标志,这已为跨语言研究的事实所肯定。汉译佛经中“当”的使用,正展示了它从情态范畴到将来范畴的演化。本文就旨在探索和解释这一语法化历程。
表“应当”义的情态范畴的“当”来源于它的动词用法。“当”,《说文·田部》:“田相值也”,即“田与田相持也”(段玉裁注)这是“当”的本义。由此又引申出“对等”“相当”的意义,例如:“行爵出禄,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当”用作动词。在这一基础之上,“当”发展出表“应当”义的情态动词的用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往往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当”由纯粹的词汇动词演变为情态动词,其演化的机制正是从一个较具体的认知域向另一个更为抽象的认知域的转移,即由表示具体的“对等”“相当”的意义转移为表示抽象的使行为与主观意愿对等、相当的意义。
表“应当”的情态动词“当”形成的时代很早,例如: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这一意义的“当”在汉译佛经里使用非常广泛。例如:
5.比丘当自思惟,贤者法亦当思惟。(佛说是法非法经,1/838c)
6.比丘当知漏,亦当知漏从本有。(佛说漏分布经,1/851c)
7.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谛道。(佛说八正道经,2/505a)
8.菩萨心不当作是念言:我忍谦苦心未曾有念,是不当作是念。(中本起经,8/428b)
同一个情态动词往往被用来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态意义,这是一个带有语言共性的现象,许多不同谱系的语言中的情态动词都表现出这一特性。“当”的情况正是如此。除了表示“应当”的情态意义,“当”还可以表示其它的情态意义。我们不妨看看以下例句:
9.譬若有人持成瓶行取水,知当安隐持水来归至也。何以故?其瓶已成故。(道行般若经,8/451c)
10.人身亦如是。或从堕腹中,或不成根去,或不具根去,或临生时去,或适生去在学业时去,或时从十六至三十八十百岁,或不啻久久,要会当死。(道地经,15/235b)
上述例句中的“当”都不表示“应当”的意义,而是近似于另一情态动词“会”的意义。例9 的意思是说,假设有人拿完整的瓶子去取水,可以预知会安稳地取水归来,“当”就表示对“安隐持水来归至”这一结果作出的可能性的推测。例10陈述了人身毁坏的种种可能,即在列举的种种情况下,人身很可能会死。在这里,“当”与另两个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要”和“会”同义连用。
现在我们有必要简要谈谈情态动词的分类问题。传统的情态分类通常采用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的两分法:前者与命题真假的可能性、必然性相关,因此与说话者的知识和信念有关;后者则与道义上的责任主体实施行为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相关联(lyons,1977)。根据这种分类,表“应当”义的“当”应属于道义情态,表示“会”义的“当”则属于认识情态。一般说来,认识情态义的出现在时代上总是晚于且来源于其他情态义(Bybee,1994;朱冠明,2002)。其演化的机制,Bybee认为是推论和转喻,表现为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历史过程。这种渐变的过程在佛经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11.不得学深般若波罗蜜沤惒拘舍罗者,终不能至佛,当中道休堕阿罗汉辟支佛道中。(道行般若经,8/452a)
12.佛语迦叶言:是五百比丘持是所闻深经,得不堕恶道,于今世,皆当得阿罗汉般泥洹去。(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3b)
例11、12中的“当”,都具有模棱两可性,既可以理解为“应当”,也可以理解为表推测的“会”。理解为“应当”时,表示的是一种“以说话人为取向的情态”(bybee,1985),或称“主观性道义情态”(lyons,1977),即以说话者来“施加”某种道义。正因为暗示着说话者的强烈的主观态度,所以又可以推论为说话者有很好的理由推测命题为真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发展出“会”的意义。从时间上看,正如前文所述,表“应当”的情态动词“当”,形成的时代很早,在《尚书》中便不乏用例。而表“会”义的情态动词“当”,除了佛经中的用例,在中土文献中出现的时代要晚于前者,我们能找到的比较早的用例为:天果积气,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列子·天瑞)
现在,我们可以粗略得得到一条关于情态动词“当”的发展演变线索: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当(认识情态)
发展到认识情态阶段的“当”,距离将来范畴已经非常接近了。如上所述,认识情态表示说话者对于命题真假作出一定的主观判断和推测,这是基于语义类型所进行的划分。此外,针对说话者判断程度的等级,又可以划分出可能性(possibility)、概然性(probability)、必然性(necessary)。认识情态的“当”属于第二程度,即概然性(probability):表示说话者主观猜测命题为真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将来时,所表述的是未然的事件和结果,与过去时和现在时表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相比,表示未然的将来时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时间范畴,显示的是说话人主观预测中即将发生的事件。学者Bybee, Pagliuca 和 Perkins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提出“将来”时与其说是时间概念,不如说是一个类似于情态的概念。“将来”意义就是指说话者对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后的事件进行预测,“将来” 的关键用途相当于说话人对其表述中的一种情况的预测或预见(prediction),它所传达的时间意义只不过是这种情态的一种暗示(implication) (Bybee, Pagliuca and Perkins, 1994)。下面我们就结合例句具体来看。
13.遂行入国,见人欣然,平治道路,洒扫烧香。即问行人:用何等故?行人答曰:锭光佛今日当来,施设供养。(修行本起经,3/462a)
14.却后无数阿僧祇劫,汝当作佛,号字释迦文,天上天下,于中最尊。(中本起经,8/431a)
15.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当何时般泥洹乎?五百人复报言:化人般泥洹者,我尔时亦当复般泥洹。(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2/194a)
以上例句中的“当”,都可以看作是表示将来时的。例11的意思是说,来到一个国家看到大家都在高兴地整治道路,便向行人询问原因,行人说,锭光佛今天要来这里,所以大家在准备东西来供养佛陀。例12是佛陀对释加文佛授记,即预言他将来会成为世尊佛陀。例13的意思是说须菩提询问五百人将于什么时候般泥洹,五百人回答说,变化成的人般泥洹的时候,我们也将般泥洹。很明显,这些例句里的“当”都不应理解为表示道义情态,因为说话人并没有施加某种道义即要求后面所叙述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认识情态阶段的“当”,表示“会”的意义,也可以进一步就将它们看作将来时的标志,因为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实在微乎其微。事实上,“会”也是汉语将来时的标志,这更加印证了二者关系的紧密。
现在,我们可以把前面描写的关于情态动词“当”的发展演变的线索补充得更完整一点,即: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当(认识情态)——当(将来时)
不过,以上这条线索还不足以完整描绘将来时标志“当”的形成过程,因为我们注意到,表示道义情态的“当”还存在别的演化路径。请看以下例句:
16.唯然世尊,今当承佛威神,持佛神力,为一切故,当广说之。(修行本起经,3/461b)
17.须菩提白佛言:本无甚深天中天,是佛菩萨事悉自晓了。谁当信是者?独有得阿罗汉道者。(道行般若经,8/450a)
18.其誓曰:未度者吾当度之,未脱者吾当脱之,不安隐者当慰安之,未灭度者吾当灭度之。(法镜经,12/15b)
19.彼人甚快,乃往取二日粳米,我当复往取二三日粳米也。(大楼炭经,1/308b)
上述例句中,“当”的使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主观意愿。前文提到,表示道义情态的“当”,表达的是说话人施加的一种主观性道义情态,因此也就有可能暗示着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意向,即由“说话人认为应该做某事”发展出“说话人主观愿意、向往做某事”。而意向往往又可以发展出将来时意义,因为意向所表达的是一种未然的状态,是有待于在将来的时间中完成的事件。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跨语言比较的事实中得到验证,例如,英语的“will”,汉语的“要”,都是由主观意向的用法发展出表示将来时的用法,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时标志“当”有一部分来源于上述的表意向意义的“当”。事实上,把上述例句中的“当”理解成将来时,也是未为不可的。
所以,关于佛经中的将来时标志“当”的形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描述:
当(认识情态)——当(将来时)
当(动词)——当(道义情态)
当(意向)——当(将来时)
如果说,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例句中的“当”,还存在模棱两可的两解的可能性,那么以下这些例句中的“当”的将来时标志的性质,则表现得非常明显了,例如:
20.于过去法知过去法,是曰为着。于当来法知当来法,是曰为着。于现在法知现在法,是曰为着。(道行般若经,8/442c)
21.常乐奉受是深经,于当来世亦复然。(般舟三昧经卷,13/911b)
22.劳屈上人,今已办二千人具,大众当来,惧是小舍,其将奈何?(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15/452b)
23.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阿弥陀经,12/348a)
24.若善男子善女人,从此佛刹及馀佛刹,於命终後,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动如来佛刹中者,必不信住诸声闻地。(大宝积经,11/107b)
上述各例语义上均侧重于强调将来时态,表述未然的时间概念。“当”的情态意义缩减、时间意味增强,是非常明显的将来时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旨在重点探讨汉译佛经里的将来范畴“当”的语法化历程,但这并不表示“当”只在汉译佛经中有这种用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将来范畴的“当”的形成,是在人类认知模式的影响下,语言要素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这符合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佛经之外的中土文献中的“当”也存在着同样的语法化历程。例如,刘淇《助字辨略》卷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吴志孙皓传注:正使有之,将有何失。诸将字,犹云当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当,尤将也。仪礼特牲馈食礼记:佐事当食,则户外南面。史记魏公子传:公子当以何面目立天下乎?当字并与将同义。这些传统小学研究也都从训诂的角度阐释了“当”表将来的用法,只不过我们认为,汉译佛经中“当”表将来时的用法,表现得更为突出。换言之,即汉译佛经中的将来范畴的“当”的语法化程度更高。例如前文所列举不少例子都可以看出,“当来”在佛经里近乎凝固成词,使用非常广泛,甚至佛经之外的文献也有所沿用,例如:“不忧当来果,惟知造恶因。”(唐·拾得诗)又如佛经中的“当”常常与“已”“今”这些表示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范畴的词并列使用。我们认为,这应与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有关。如前文所述,将来范畴的关键作用在于对未然情况的预测或预见,而佛经里的佛陀是具有预知后世的超凡能力的,他们所预见的“应当”发生的,也就是暗示“将要”发生的意义,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暗示意义便逐渐固化为一种新的意义,其心理基础也就是转喻。而在中土文献,因为缺乏这种说话人主观预测与客观实际可能发生的高度的一致性,“当”的情态意味始终很浓,从而使得“当”没有像“要”“会”那样发展成为普遍使用的将来范畴。
注释:
1.阿拉伯数字及英文字母依次表示引文在《大正藏》中的册数、页数、上中下栏,下文同。
2.Bybee认为,隐喻作为某种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然性。她认为推论在情态动词的语义发展中比隐喻更重要,因为语言事实表明更多的情态动词的语义发展都存在中间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M].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3.
[2]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 Lyons,J. Semantics[M],2v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Bybee,JL,R.Perkins & W.Pagliuca. The Evolution of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6] 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17~21.
[7] Bybee,JL,Morphology: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Form[M].Amsterdam: Benjamins,1985.
[8] 李明.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A] .语法研究和探索[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397~411.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玥雯,武汉大学文学院;叶桂郴,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