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峦叠翠,掩映红色书院;高铁新城,传来阵阵书声。
  2015年9月,湖北大悟书生学校建校,并获教育部原部长柳斌题词。
  这所由北京天有教育咨询集团投资,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名字命名的高端优质民办公助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建校初始就坚定了发展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并在总结分析在校学生实际情况前提下,归纳出三条演绎路径:学生自主管理、导师育人、分层教学。如此,“以学生为主体”才显得具体并可以操作。
  “管是为了不管”
  建校之初,书生学校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纳有不同优势特长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但由于学校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统一管理難度较大。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学生“自管”,教师“不管”。
  2016年9月,以高中为试点,书生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正式实施。
  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由六个部委——学习部、文化部、体育部、文艺部、纪检部、评价部组成,部委负责落实学校及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培训值周班长,落实班级各项分类考核总评,及时处理并通报班级各项考核结果。
  六部委的产生,有着严谨的程序:第一,每年8月底9月初,由班主任组织班会,发动学生选举六部委成员;第二,班级学习小组推荐六部委成员;第三,班级投票;第四,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投票进行综合考核,最后确定中选人员。
  不过,好的方向和动机,并不必然带来顺利的改革进程。
  一次课堂上,小松看小说被英语教师黄丹丹发现了,黄老师果断没收了小说,并提醒班长把小松的表现记下来。谁料,事后黄老师了解到,班长并未将小松的表现记下来,更未向班主任汇报此事。原来,小松上课看小说已经是“老毛病”了,为此没少挨批评,这次被黄老师发现,小松知道“在劫难逃”,他只好再三求班长,请他“高抬贵手”,帮自己避免一场批评。班长一时心软,答应了小松。
  此事暴露了一个管理漏洞: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班委无人监督。
  “轮班班长”“值班班长”的诞生正逢其时。
  “轮班班长”“值班班长”负责监督班委,一周轮换一次。同时,每周实行不记名投票,选出优秀班委和不负责任班委。
  完善的管理,必须有与之配套的评价机制,才能行稳至远。
  积分评价制度,为学生自主管理保驾护航。
  每名学生和每个班级的原始分都是100分,在此基础上减分和加分,一周总结、一月展示。班级由值班教师、校行政领导和德育处教师综合打分,并将评比结果张贴在各学部一楼楼道墙面上。
  根据扣分项、加分项,每个班级和学生都可以查漏补缺,管理上做到有的放矢。
  小王是一名体育特长生,除了体育,他对任何学科都提不起兴趣,整体积分一直在全班垫底。政治教师张工华找到他,和他达成协议:“只要你政治课学得好,和自己比有明显进步,张老师就负责和班主任沟通,额外给你加2分,如何?”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王答应了张工华的要求。
  期中考试时,小王的政治成绩破天荒地由原来的30分提高到了50分,按照积分管理条例规定,本可以加2分,但张工华和班主任沟通后,给小王另加了2分作为鼓励。
  这次鼓励的兑现,使得小王尝到了被人赏识的快乐,看到了成绩提高的希望,也因此更加信任张工华,经常会找张工华谈心。在张工华的建议下,小王和其他科任教师也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一学期后,小王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语境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从他律渐渐走向自律,唤醒自我意识。这样看来,学生自主管理自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可缺席的“导”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否定教师的“导”,这已经是被广大教育者认可的教育“铁律”。
  书生学校实行“导师制”的初衷简单且直接:减轻班主任负担,让学生有归属感,从而发挥最大潜能。
  学校规定,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每位教师,都要负责不超过10名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引导,做学生的导师。
  那么,问题来了:
  有的学生同时被一位以上的教师选中了,怎么办?经讨论研究,这种情况就应该以学生的薄弱学科为主,将薄弱学科的教师定为该生的导师,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薄弱学科成绩。
  不过,此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却坚持要求自己的优势学科教师作为导师,此时以学生意愿为主,再迁移到薄弱学科。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优势学科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后,和学生定一个“君子协议”,如果优势学科能一直保持领先状态,那么,在上优势学科晚自习时,可以补薄弱学科。同时,导师和薄弱学科教师沟通,请薄弱学科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徒弟”。
  其后,为了更加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学校将在导师制中的优先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即由学生先选择导师。
  可问题依然存在。
  某班学生在选导师时,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英语教师温柔、教学“深入生心”,很多学生都选了她,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上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班主任张老师,因为平时过于严苛,竟然没有一个学生选他。
  缓解的出路在于引导学生均衡分布,这是一个常识。然而知易行难,学生是顺着“亲其师”的指向流动的,前提在于让每位教师都能让学生产生依恋和信任。
  所以,即使是将英语教师的学生分了一部分给班主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学生不愿意与班主任交心。
  张老师很苦恼。
  经多方打探了解后,张老师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己平时太过严厉,学生都很怕自己,所以很难和自己敞开心扉。
其他文献
SMART课程是大兴一实小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理性选择和合理建构的学校课程体系。它聚焦“生命”,包含“心智”“阳光”两个关键词。“心智”指向生命的内核,侧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凸显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能根据场景识别判断;二是能根据条件解决问题;三是能根据体验感悟生命。“阳光”勾勒生命的外显状态,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内涵主要有五个具体要素:乐观积极的情绪;专注负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成语内涵丰富,表达精炼,意义深远。从成语中,我们可以学到知识,增长智慧,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通权达变——激发探究欲望  以王江老师执教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为例。  【课堂实录】  师: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信息有5条。1.一共有25个小组;2.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
《图形中的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融入数学思维训练;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在归纳对比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具体设计如下:  一、情境简约导入,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的个数和所需小棒根数摆出图形,为学生列出抽象关系式提供直接的经验。再让学生从图形入手,想一想怎样摆可以把所需的小棒根数写成与三角形个数有关的关系式,从而顺
结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到好处的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充满艺术的结尾,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或提炼升华,而且能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教师应如何结课,使“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呢?  本期,就让我们共同探讨结课的艺术。  如果把语文课比作一首歌曲
“顺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让教育有温度。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关心教师职业幸福,催生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让每个教师都出彩的教育;关注家长的合理期待,尽力让学校教育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公平教育。  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每个生命都具备发展的潜能,都具有发展的强烈愿望,小学生尤其如此。我们抓住学生发展的正常期待,采取多种方式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练习课目标缺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练习随意性大、练习内容脱离教学目标、目标制订不科学不明确、缺少目标拓展的方法。现结合个人实践与认识谈谈新授课后的练习课目标的拓展策略。  一、厘清练习课与新授课在目标上的逻辑关系  虽然在每个新授课内容之后,必有对应的练习课,但根据新授课的类型和容量,练习课的编排所承载的功能各有不同,其与新授课在教学目标上的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从喜欢的网络语言切入,通过几次习作,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写清楚,最后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整个写作过程环环紧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表达,作文真正在生活中活了起来,是一节扎扎实实的作文课。  唤醒生活  师:有一些语言我们大人不懂(板书:不懂),除此之外,我想我们生活中可能还有一些事情,大人也不太理解你们,(学生点头)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样吧,我们用“我想……可是……”这样的
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鲁彦的《听潮》。文章通过艺术手法,描绘了涨潮前大海波澜不惊和涨潮时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些描写文字优美、情感丰富,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激发兴趣感知美  学生都有一种迫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就是希望从自己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和研究自己想要的东西。美无疑是学生想要发现的东西,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他们感知美的兴趣。  教学《听潮》时,教师先
语文教学中,读的作用极其重要,但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死读”,或全凭教师逐字逐词地咀嚼、逐句逐段的讲解,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整体把握、分步导读”阅读教学法效果较好。下面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为例,简要地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第一步:初读——紧扣文题,整体感知。看到《詹天佑》这个题目,学生都想知道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告诉学生:
郭思乐  生本教育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学校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专家咨询组成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生本教育改革项目研究和实验领导小组副组长,出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天纵之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