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人趋之若鹜的美国,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看看土生土长的Kay爸和中国留美的Kay妈怎么说。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Kay爸爸(国籍:美国,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本科):“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的最大顾虑不是学校,而是美国文化。”
不爱学习、毒品、不平等 这是你不了解的美国校园文化
第一,美国文化中反智主义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而Cool kids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Nerd(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那么你的成长环境很负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同。
第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孩子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而且不断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迫使你尝试,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第三,男女非常不平等。当然,世界上哪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国文化中尤其严重。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要Slutty(风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出相来穿着校服,戴着厚眼镜,看起来就是学生。美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不喜欢自己的年纪,每天化妆去学校,穿像成人一样的衣服。你觉得哪个更接近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哪种文化更健康?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这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同辈压力,被排斥,对于女孩子的学习是很大的干扰。
3点放学后还要继续学习 在伊顿公学附近补习班比比皆是
Kay妈妈(国籍:中国,教育背景: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
我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比在美国快乐的可能性更大。我在加州大学、耶鲁大学都做过几个学期的助教,后来上研究生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些年我都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当然,能上这些学校的学生通常学习比较好,他们回忆起中学却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3点放学,孩子多么快乐,仿佛美好的童年已是国外教育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陈述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西方,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我先生回忆起高三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
快乐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没有压力的孩子不一定快乐
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作业少不等于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其实你观察小孩子穿鞋,或者搭一会儿积木高楼,就能发现人类从小开始就对自己经过努力完成某种任务、达到一个结果感到自然的快乐和欣慰。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的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科,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我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感觉是很没有意思,因为并不需要多么刻苦,不准备随便答卷成绩都是一等,这样的成绩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没有记忆深刻之处;相反,回忆起大学时代经常挑灯夜战,大家都刻苦,但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获得一等成绩的日子,那时的记忆更隽永。
所以,这点让我看蔡美儿的书时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孩子就会更快乐。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觉得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在国内接受教育,从小就有很多竞争,很多压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和这种经历本身对于美好回忆的形成是有深远意义的。
影响快乐的另一个因素是集体主义。我说的集体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国内人口密集,从小到大有很多经历其实都是集体主义的。譬如,上中学上早自习、晚自习,大家一起做课间操、眼保健操,大学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课自习,逛街卧谈,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这些在一生中都是头等有意义的事,因为随着人离开校园开始工作,结婚生子,会越来越脱离集体的影响,然后会意识到那些经历的独特和同辈情谊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经历这些时刻。
我上大学时4个同学住一个寝室,我先生上大学在斯坦福两个人一间,地方大了他就感觉更快乐了吗?未必。相反,他自己说,他和大学室友的感情4年下来确实比他在美国学校和同学建立的更深。
集体主义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积累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这些对以后的生活、工作、成家、立业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国长大,人口不密集,所以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就另找一个地方,用空间来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中国长大,你不喜欢你家邻居,能立刻搬家么?我们大学时室友通常都是4年不换的,如果你不喜欢室友,怎么办?一定要找到欣赏对方、和平相處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与人交际。
我个人对于集体主义抗抑郁功能深有体会。在美国,校园生活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的生活状态,看似自由自在,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这种状态下人真的容易抑郁,就连我教过的学生20岁不到,父母掏钱供他们上昂贵私校,从来没有什么人生挫折苦难,但有好几个在吃抗抑郁的药,或者多动症药。这些年在美国,我从一开始看到二十几岁的人吃抗抑郁药感到吃惊,到见怪不怪,因为身边美国孩子吃抗抑郁药实在很普遍,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区,这样的孩子越多。 至于刘瑜说的抑郁是否一定比烦躁更糟?我倾向讨论的是有选择没选择的问题。生活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烦躁你可选择避开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郁你可以选择人群;但如果在没有人群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的地方,你没有人群可选,只能“被宅”,结果是“被抑郁”。
中国的教育制度更为公平 好学生去好学校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同学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的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学时,身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各个行业都有。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就系里的小样本看,比例大概10%,都靠各种助学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学业。
然而,美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4万美金的学费;大学上好的私校,一年4—5万美金。遇到的同学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去的是公立学校,但由于按住房分学区,好学区房都很贵,所以能去富人区学校的家庭也是同一阶 层。
我曾在耶鲁北大项目做过一年助教,两学期一共有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开旅馆的。我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人,最后想到有一个同学家庭经济不好,依靠助学金获得学位。
反之,如果是穷的家庭,住在环境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条件非常差,因为第一学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来自同辈压力。你的同辈大部分都不愿读书,大部分也不会试图脱离这个环境,因为他们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来自洛杉矶出了名的乱区,那里帮派活动猖獗。他回忆起初中同学,大部分都加入了帮派,现在已经没几个还活着。他很庆幸地说:“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宾上学,我肯定也跟他们差不多。”
Kay爸爸补充道:“美国公共学校的资金来自这个学区房子的房产税,所以,有钱的人都住一起,这个公共学校自然超级有钱。圣地亚哥(Kay爸爸长大的地方)区附近有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超级有钱的高中,我家不在那个区所以我不能去。这里高中一般都有停车场(高二、高三的学生和老师都开车去学校),我们学校的车都是沃尔沃之类的老车,那个学校停的车好多都是跑车,几十万美金的车,在那里上高中的小孩,甚至还有Delorean,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那种车。”
Kay爸爸接着说:“美国人不喜欢承认‘社会阶级’这个概念,所以假装美国不是一个阶级社会,因为大家不喜欢承认‘有钱的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样基于这种理想主义,美国人不愿意支持‘学习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选拔好学生进入好学校或者一个班。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好学生不能被选拔去单独的班或者学校,那必须和学习水平相对低的学生待在一个班,每个班级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怎么讲课呢?只能给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所以结果是好学生永远都是觉得上课很无聊,讲课慢……”
Kay爸爸总结道:“可以说,美国的教育制度积极地阻止了聚集好学生的可能。基本情况是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适当的教育,成了被浪费的资源。”
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想要学知识还是来中国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 藏。
美国的整体思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众深受媒体洗脑,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传为“最好的”国家里。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周围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小孩说中文上中文课,但小孩都是要和别的小孩一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学?”他很自然地抵制学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艺,小孩子希望跟着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
除了以上顾虑之外,我也有一些硬件上的考虑:首先,国内文化氛围好,书店多,学习条件好。一个小小的地区都有很多家好几层的书店,各种书籍和音像资料应有尽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大学都度过了很多无事在书店晃荡的日子,至今很怀念。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個国家居住过,最后还是由衷感叹,要说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还是中国好。
其次,学费有所值的问题。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房地产崩盘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培养一个医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金。更有新闻报道,年轻人身负10余万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龄,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学费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4年下来差距极大。(Kay爸爸补充:那是我上学时,现在可能更高了)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么?!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比较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5年每天还是聊天都能不间断地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个人体会来看,我们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一个文学,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外,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知识,而是为了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十万美金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补充:你花的每分钱绝对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过你的50倍)
人们只会买自己认为物有所值的东西。现在较好的私立大学通常学费每年4—5万美金,还在不断上涨,人们认为值得才会支付,但随着经济不振,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断下降,无法支付高昂学费(如同当初房产危机无法支付月供)最后结果自然是不选择昂贵私校。现在已经有不少外籍居民离开美国回到家乡让孩子在家乡上大 学。 父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金常年放着没用,倒是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所谓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不可估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我们认为孩子将来怎么样也是要靠她自己,父母教养已足够,没什么必要为她铺路。替她把路都铺好了,还算是她的人生么?
侧重不同、团队合作、标化考试的美国教育,其鼎盛时代已然逝去
从小接受美国教育的Kay爸爸对于美国教育深有体会,也有很多想法与读者分享。
第一,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讲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因材施教”的确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让很多孩子“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不过是给了他们更多借口。
第二,美国教育还有一大块是“团队合作”。我认为这是完全失败的一块教学,从来没成功过。讲讲我的亲身经验,所谓“团队合作”通常情况是这样:在这里长大的美国孩子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标准感觉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得个B或C就可以了。所以“团队合作”的任务发下来,团队里那些标准低的学生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做才开始,然后马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Over achievers(总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每次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做好这个项目,帮别的学生得A。
当然,“团队合作”通常有张纸,可以写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但你如果如实写你做了什么,别人只是偷懒,基本没做,团队其他人当然恨死你,你也倒霉。所以标准高的人永远是“Lose lose”的情况(不可能赢的情况)。总之,“团队合作”实际应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帮其他孩子得A。
第三,美国教育这些年一大趋势是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老师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少。老师都有一个单子,上面列着必须讲的内容,这个单子只有越来越长,从来没减短,所以老师越来越被迫去覆盖所有测试内容。这取决于不同老师,有的老师严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个历史老师,上课就是让我们拿荧光笔,说哪行哪行划哪句话,再有哪行哪行划哪句,然后考试都是考划的重点。也有时候先做样题,就是和最后考试非常相似的题目。我特别讨厌这种教学,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启迪人,传授知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听,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后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划重点,而且还会对不这么明显告诉你考题的老师施压,所以老师越来越受制于测试。
第四,美国教育还有一个趋势,在我看来就是家长越来越自私,有个漫画我觉得很形象:第一张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考了F(不及格),爸爸对着孩子说:“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回事?)第二张是现在,小孩考了F,爸爸对着老师说:“What’s wrong with you?!”现在的趋势是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如果分数不好,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总是指责老师不对。
我也特别反感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总有学生去和老师争论“为什么给我B/C”然后每天追着老师,就是期望让老师烦到受不了来给自己加分。真忍不住想说:“Deal!(面对,应对)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五,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個学生都恨数学”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兰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里,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知识。
Kay爸爸总结道:“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会的地方去。”
Kay妈妈说:“父母国籍不同的家庭,怎样培养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双方关于世界趋势走向的判断。我们意见一致,这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起来以前看过北京的一个外国刊物做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条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历史的参与感。’现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却是至关重要的。从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在国人趋之若鹜地把不及弱冠的孩子送往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一对跨国夫妇反其道行之,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Kay爸爸(国籍:美国,教育背景: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本科):“我不想让女儿在美国上学的最大顾虑不是学校,而是美国文化。”
不爱学习、毒品、不平等 这是你不了解的美国校园文化
第一,美国文化中反智主义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Cool kids(酷小孩),而Cool kids都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Nerd(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那么你的成长环境很负面,一路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同。
第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孩子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而且不断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迫使你尝试,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第三,男女非常不平等。当然,世界上哪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但在美国文化中尤其严重。我特别反感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Hot(性感),要Slutty(风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特别不好。中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照出相来穿着校服,戴着厚眼镜,看起来就是学生。美国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不喜欢自己的年纪,每天化妆去学校,穿像成人一样的衣服。你觉得哪个更接近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哪种文化更健康?在美国长大,女孩子如果不好看,或者不融入这种氛围,会有很大的同辈压力,被排斥,对于女孩子的学习是很大的干扰。
3点放学后还要继续学习 在伊顿公学附近补习班比比皆是
Kay妈妈(国籍:中国,教育背景: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本科,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
我认为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受教育比在美国快乐的可能性更大。我在加州大学、耶鲁大学都做过几个学期的助教,后来上研究生也教过很多美国大学生,这些年我都在问我教过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当然,能上这些学校的学生通常学习比较好,他们回忆起中学却没有一个说喜欢或者带着怀念的情绪,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中学生涯。相反,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都毕业几年了,对于校园生活都带着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非常留恋学生时代。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形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3点放学,孩子多么快乐,仿佛美好的童年已是国外教育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陈述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其实在西方,上私校(一般私校教育水平高于公共学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学生年级越高,压力越大,我先生回忆起高三时候每天晚上都12点后睡觉。
快乐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没有压力的孩子不一定快乐
更重要的是,快乐和幸福感都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作业少不等于更快乐。有两个影响快乐的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第一个是成就感。其实你观察小孩子穿鞋,或者搭一会儿积木高楼,就能发现人类从小开始就对自己经过努力完成某种任务、达到一个结果感到自然的快乐和欣慰。成就感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那究竟什么是成就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有努力的过程。譬如一个人考两科,一科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准备也考得很好;另一科要付出很多努力,然后才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人一定对后者印象更深刻。
我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感觉是很没有意思,因为并不需要多么刻苦,不准备随便答卷成绩都是一等,这样的成绩不代表任何付出,自然没有记忆深刻之处;相反,回忆起大学时代经常挑灯夜战,大家都刻苦,但即使你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获得一等成绩的日子,那时的记忆更隽永。
所以,这点让我看蔡美儿的书时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我很同意,绝对不是没有压力的孩子就会更快乐。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觉得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在国内接受教育,从小就有很多竞争,很多压力,要取得任何成果,必然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和这种经历本身对于美好回忆的形成是有深远意义的。
影响快乐的另一个因素是集体主义。我说的集体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国内人口密集,从小到大有很多经历其实都是集体主义的。譬如,上中学上早自习、晚自习,大家一起做课间操、眼保健操,大学住宿舍,早起刷牙遇到甲乙丙,大家一起上课自习,逛街卧谈,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这些在一生中都是头等有意义的事,因为随着人离开校园开始工作,结婚生子,会越来越脱离集体的影响,然后会意识到那些经历的独特和同辈情谊的可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经历这些时刻。
我上大学时4个同学住一个寝室,我先生上大学在斯坦福两个人一间,地方大了他就感觉更快乐了吗?未必。相反,他自己说,他和大学室友的感情4年下来确实比他在美国学校和同学建立的更深。
集体主义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积累如何与人相处的经验,这些对以后的生活、工作、成家、立业都是很重要的。在美国长大,人口不密集,所以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就另找一个地方,用空间来避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中国长大,你不喜欢你家邻居,能立刻搬家么?我们大学时室友通常都是4年不换的,如果你不喜欢室友,怎么办?一定要找到欣赏对方、和平相處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与人交际。
我个人对于集体主义抗抑郁功能深有体会。在美国,校园生活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的生活状态,看似自由自在,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这种状态下人真的容易抑郁,就连我教过的学生20岁不到,父母掏钱供他们上昂贵私校,从来没有什么人生挫折苦难,但有好几个在吃抗抑郁的药,或者多动症药。这些年在美国,我从一开始看到二十几岁的人吃抗抑郁药感到吃惊,到见怪不怪,因为身边美国孩子吃抗抑郁药实在很普遍,而且越是私校富人区,这样的孩子越多。 至于刘瑜说的抑郁是否一定比烦躁更糟?我倾向讨论的是有选择没选择的问题。生活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烦躁你可选择避开人群自己宅,如果抑郁你可以选择人群;但如果在没有人群没有任何集体主义生活状态的地方,你没有人群可选,只能“被宅”,结果是“被抑郁”。
中国的教育制度更为公平 好学生去好学校
中国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教育的选拔制度是很公平的:学习好的同学去好学校,很简单。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选拔标准,这里的标准是统一化的考试,这是最能避免教育腐败的选拔方式。相对于美国财富决定教育的标准,我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心里会感觉更公平。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上大学时,身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各个行业都有。还有不少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就系里的小样本看,比例大概10%,都靠各种助学金或者自己做家教完成学业。
然而,美国的Segregation(区域分化)非常严重。如果你有钱,你的轨迹是这样:从小上私校,一年2—4万美金的学费;大学上好的私校,一年4—5万美金。遇到的同学都是同一阶层,即使中小学去的是公立学校,但由于按住房分学区,好学区房都很贵,所以能去富人区学校的家庭也是同一阶 层。
我曾在耶鲁北大项目做过一年助教,两学期一共有40多个耶鲁的学生,没有一个家庭不是中产以上,大概一半学生家里都是有游艇,或者开旅馆的。我也请我先生回忆过他大学认识的所有人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努力回忆了大概100人,最后想到有一个同学家庭经济不好,依靠助学金获得学位。
反之,如果是穷的家庭,住在环境不好的区里,可以预见教育条件非常差,因为第一学校很差,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来自同辈压力。你的同辈大部分都不愿读书,大部分也不会试图脱离这个环境,因为他们看不到好的例子,更不相信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我有位同事,来自洛杉矶出了名的乱区,那里帮派活动猖獗。他回忆起初中同学,大部分都加入了帮派,现在已经没几个还活着。他很庆幸地说:“如果不是我搬回菲律宾上学,我肯定也跟他们差不多。”
Kay爸爸补充道:“美国公共学校的资金来自这个学区房子的房产税,所以,有钱的人都住一起,这个公共学校自然超级有钱。圣地亚哥(Kay爸爸长大的地方)区附近有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超级有钱的高中,我家不在那个区所以我不能去。这里高中一般都有停车场(高二、高三的学生和老师都开车去学校),我们学校的车都是沃尔沃之类的老车,那个学校停的车好多都是跑车,几十万美金的车,在那里上高中的小孩,甚至还有Delorean,就是Back to the Future(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那种车。”
Kay爸爸接着说:“美国人不喜欢承认‘社会阶级’这个概念,所以假装美国不是一个阶级社会,因为大家不喜欢承认‘有钱的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样基于这种理想主义,美国人不愿意支持‘学习好的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制度。所以不能像中国一样选拔好学生进入好学校或者一个班。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好学生不能被选拔去单独的班或者学校,那必须和学习水平相对低的学生待在一个班,每个班级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怎么讲课呢?只能给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所以结果是好学生永远都是觉得上课很无聊,讲课慢……”
Kay爸爸总结道:“可以说,美国的教育制度积极地阻止了聚集好学生的可能。基本情况是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适当的教育,成了被浪费的资源。”
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想要学知识还是来中国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如果你不在中国长大,不可能理解它。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 藏。
美国的整体思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大众深受媒体洗脑,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生活在被宣传为“最好的”国家里。
如果指望孩子在美国长大还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周围有太多例子,即使家长努力让小孩说中文上中文课,但小孩都是要和别的小孩一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学中文跑去玩而我要学?”他很自然地抵制学中文。很多小孩子上学后在家里也是父母问中文,孩子答英文。反之,国内大家都在学十八般武艺,小孩子希望跟着朋友,是有学习动力的。
除了以上顾虑之外,我也有一些硬件上的考虑:首先,国内文化氛围好,书店多,学习条件好。一个小小的地区都有很多家好几层的书店,各种书籍和音像资料应有尽有。我和我的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大学都度过了很多无事在书店晃荡的日子,至今很怀念。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在全世界33個国家居住过,最后还是由衷感叹,要说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还是中国好。
其次,学费有所值的问题。现在各界人士都认为,美国继房地产崩盘后,下一个危机是学债的崩溃。确实,这里几乎人人都有学债,有的多得惊人,譬如培养一个医生,医学院一路教育投入大概50万美金。更有新闻报道,年轻人身负10余万学债,订婚时未向对方说明,对方知道后感觉受到欺骗而悔婚。
我和我先生同龄,2003年上大学,斯坦福学费是每年40000美金,北大是每年4900元人民币,4年下来差距极大。(Kay爸爸补充:那是我上学时,现在可能更高了)但这两校的教育水平真的差这么多么?!由于我和我先生都比较话痨,对各种事情讨论很多,认识5年每天还是聊天都能不间断地聊几个小时,就我们这几年个人体会来看,我们俩除了专业知识很多互不覆盖(一个文学,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外,其余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深度都差不多。当然,在美国上私校,更多时候并不是为知识,而是为了校友人脉。这就看你认为花三五十万美金来积攒所谓人脉是否值得了。(Kay爸爸补充:你花的每分钱绝对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我的教育不可能超过你的50倍)
人们只会买自己认为物有所值的东西。现在较好的私立大学通常学费每年4—5万美金,还在不断上涨,人们认为值得才会支付,但随着经济不振,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断下降,无法支付高昂学费(如同当初房产危机无法支付月供)最后结果自然是不选择昂贵私校。现在已经有不少外籍居民离开美国回到家乡让孩子在家乡上大 学。 父母对孩子总是尽心尽力。但做理性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养育好孩子的条件之一,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五十万美金常年放着没用,倒是可以送孩子去上私校。但作为普通人家,完全没必要所谓砸锅卖铁就为孩子投钱到一个产出值不可估量的私校上。我和我先生都来自普通家庭,我们认为孩子将来怎么样也是要靠她自己,父母教养已足够,没什么必要为她铺路。替她把路都铺好了,还算是她的人生么?
侧重不同、团队合作、标化考试的美国教育,其鼎盛时代已然逝去
从小接受美国教育的Kay爸爸对于美国教育深有体会,也有很多想法与读者分享。
第一,美国教育这些年来越来越侧重“Different learning types”(不同的学习型,大致理论是每个学生如何学习,接受信息是不一样的,譬如有的听讲课就可以理解,有的就不可以),所以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因材施教”的确有好处。不幸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理论很多时候其实只不过让很多孩子“Feel good”(感觉好)而已。他们会说:“哦,不是我学习不好,只不过我不是Visual learner(视觉学习型)而已。”不过是给了他们更多借口。
第二,美国教育还有一大块是“团队合作”。我认为这是完全失败的一块教学,从来没成功过。讲讲我的亲身经验,所谓“团队合作”通常情况是这样:在这里长大的美国孩子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标准感觉完全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得个B或C就可以了。所以“团队合作”的任务发下来,团队里那些标准低的学生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做才开始,然后马马虎虎就算完了,那些Over achievers(总是超越期待去完成更多更好的人)比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每次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做好这个项目,帮别的学生得A。
当然,“团队合作”通常有张纸,可以写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但你如果如实写你做了什么,别人只是偷懒,基本没做,团队其他人当然恨死你,你也倒霉。所以标准高的人永远是“Lose lose”的情况(不可能赢的情况)。总之,“团队合作”实际应用中就是最用功的孩子帮其他孩子得A。
第三,美国教育这些年一大趋势是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多,老师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少。老师都有一个单子,上面列着必须讲的内容,这个单子只有越来越长,从来没减短,所以老师越来越被迫去覆盖所有测试内容。这取决于不同老师,有的老师严重,有的好些。我高中有个历史老师,上课就是让我们拿荧光笔,说哪行哪行划哪句话,再有哪行哪行划哪句,然后考试都是考划的重点。也有时候先做样题,就是和最后考试非常相似的题目。我特别讨厌这种教学,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启迪人,传授知识,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听,不知道哪部分要考到,最后考的是你的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划重点,而且还会对不这么明显告诉你考题的老师施压,所以老师越来越受制于测试。
第四,美国教育还有一个趋势,在我看来就是家长越来越自私,有个漫画我觉得很形象:第一张是20世纪50年代,一个小孩考了F(不及格),爸爸对着孩子说:“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回事?)第二张是现在,小孩考了F,爸爸对着老师说:“What’s wrong with you?!”现在的趋势是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如果分数不好,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总是指责老师不对。
我也特别反感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总有学生去和老师争论“为什么给我B/C”然后每天追着老师,就是期望让老师烦到受不了来给自己加分。真忍不住想说:“Deal!(面对,应对)这根本是你自己不努力!”
第五,美国学校里有一种风气,“数学是让人讨厌的学科。”现在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每個学生都恨数学”就像“每个孩子都讨厌西兰花”一样,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讨厌数学”才是正常的。所以,中学里,总有学生上课挑战老师“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这些想象的数字?”要老师花时间来辩解证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总在浪费时间。最后我们数学老师画了个表,放在一边,列了好多职业和这些职业应用到的数学知识。
Kay爸爸总结道:“我们希望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当然希望她在工作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我认为美国鼎盛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只会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与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相当的经济体。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大。所以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到有更多机会的地方去。”
Kay妈妈说:“父母国籍不同的家庭,怎样培养孩子不可避免包含了双方关于世界趋势走向的判断。我们意见一致,这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起来以前看过北京的一个外国刊物做调查,调查在京居住的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北京,其中第一条是‘身处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自己会有历史的参与感。’现在美国社会多年生活的经历让我特别理解这段话。社会氛围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却是至关重要的。从根本上说,我最希望的是孩子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