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悲惨过去不能忘;
轻薄一哂,何其不尊,敬畏之心应长存。
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说到底是一种敬畏感的缺失,一种人为的失忆,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
生而为人,都会对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凄唳心惊肉跳。那些令人窒息的残忍,那些无所安放、无处诉说的苦难,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曾上演过的荒诞剧,为要阻止地狱再次降临。然而,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搞怪,分明就是刻意遗忘建立纪念馆的初衷,遗忘沉重的历史。这遗忘的背后是怯懦和软弱,是不堪大任、不明事理的逃避和退缩。
选择忘记历史的人,就像只盯着遗产而不讲痛感的遗孀。但是,罪,在一百年后仍然是罪,假寐的灰烬伺机还会复燃。
也许正是因为了然这一切,才会有美国“越战产业”的出现。《野战排》中人类的自私与嫉妒、《猎鹿人》中俄罗斯轮盘赌的荒谬与疯狂、《现代启示录》中科茨的癫狂与崩溃,无不令人心有戚戚。好莱坞一次次地把曾经的丑恶搬上银幕,既是它勇敢面对历史的体现,也是它更深一层的良苦用心:把荒诞一遍遍地展示给人们,让我们时刻警醒人类的欲望多么可怕,而和平、幸福、公义、良善这些词汇,也绝不仅仅只是装点门面的假大空话。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是善于遗忘的民族,所以,对国人来說,“不忘记 ”意味着挑战民族的劣根性。我们的同胞中不乏在大屠杀纪念馆前搞怪的,不乏骑在英烈雕像上留影的,但我们的声讨力度相较之西方却要小得多。
因此,国人要想捡回丢失的敬畏之心,更需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收起怯懦的嘴脸,挺起胸膛,承受历史的批评,反思未来的走向。另一方面,面对“忘记”,我们的批评声潮应该更凶猛、更浩大,让忘记无所遁形。
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期盼着中国式的“越战产业”,期盼着我们自己的《辛德勒名单》的出现。知识分子的良知是时候该苏醒了。
我们何时有自己的历史的复原者?也许在很远的将来,也许就在不远的明天。
轻薄一哂,何其不尊,敬畏之心应长存。
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说到底是一种敬畏感的缺失,一种人为的失忆,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
生而为人,都会对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凄唳心惊肉跳。那些令人窒息的残忍,那些无所安放、无处诉说的苦难,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曾上演过的荒诞剧,为要阻止地狱再次降临。然而,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搞怪,分明就是刻意遗忘建立纪念馆的初衷,遗忘沉重的历史。这遗忘的背后是怯懦和软弱,是不堪大任、不明事理的逃避和退缩。
选择忘记历史的人,就像只盯着遗产而不讲痛感的遗孀。但是,罪,在一百年后仍然是罪,假寐的灰烬伺机还会复燃。
也许正是因为了然这一切,才会有美国“越战产业”的出现。《野战排》中人类的自私与嫉妒、《猎鹿人》中俄罗斯轮盘赌的荒谬与疯狂、《现代启示录》中科茨的癫狂与崩溃,无不令人心有戚戚。好莱坞一次次地把曾经的丑恶搬上银幕,既是它勇敢面对历史的体现,也是它更深一层的良苦用心:把荒诞一遍遍地展示给人们,让我们时刻警醒人类的欲望多么可怕,而和平、幸福、公义、良善这些词汇,也绝不仅仅只是装点门面的假大空话。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是善于遗忘的民族,所以,对国人来說,“不忘记 ”意味着挑战民族的劣根性。我们的同胞中不乏在大屠杀纪念馆前搞怪的,不乏骑在英烈雕像上留影的,但我们的声讨力度相较之西方却要小得多。
因此,国人要想捡回丢失的敬畏之心,更需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收起怯懦的嘴脸,挺起胸膛,承受历史的批评,反思未来的走向。另一方面,面对“忘记”,我们的批评声潮应该更凶猛、更浩大,让忘记无所遁形。
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期盼着中国式的“越战产业”,期盼着我们自己的《辛德勒名单》的出现。知识分子的良知是时候该苏醒了。
我们何时有自己的历史的复原者?也许在很远的将来,也许就在不远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