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导入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导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校和老师对情境导入认识不足,导入形式单一,对此本文通过利用情景游戏、身边问题,学科综合的导入形式进行了情境导入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导入;实践与研究
  一、引言
  教学导入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场白,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教学环节,合理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数学教学情境导入是指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新知识时,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情境虚设,以便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情境导入实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致使情境导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情境导入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情境导入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在很多学校对教学情境导入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部分高中的数学教师还可能认为情境导入在数学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本没有把教学情境导入放在心上。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教学情境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情境导入时虽然动用了生动的故事、华丽的语言,但是缺少启发性的提问,缺少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甚至就没有衔接,致使情景导入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2。情境导入形式固化、单一。
  由于长期受到那种呆板的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初次使用情境导入的教学模式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无从下手。就算去试着去做了也由于思维的固化导致情境的导入一成不变,缺乏创新,让学生觉得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失去了对课堂的兴趣,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导入时间拖沓繁杂。
  有些教师在情景导入时举例不当,造成导入时间过长,在一节课中有一半以上时间在讲课堂导入的内容,致使情景导入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造成喧宾夺主,使学生忽略了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时间一长致使学生只对导入内容感兴趣,对新知识产生厌倦的心理,得不偿失。
  三、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方法
  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整个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地反应在学生学习的成绩上。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应该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将介绍几种情境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利用游戏来创建情境。
  游戏情景导入听起来似乎是对小学生才会使用的方式,其实不然,好玩是人的天性,所以游戏教学方式一样可以适用于高中的数学教学,例如在教使用二分法求近似值一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比如投影仪投影出一件商品,水果也好、电子产品也好,让学生去猜测该商品大概的价格,比如一个IPAD的价格首先定在2500元左右,要求价格必须是一个整数,让学生们来猜这台IPAD的价格,当学生们说出价格时教师不能说出准确数字,而是提示偏高或是偏低等。看看那位学生能将数字猜测的最接近,如此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们上课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还可以达到让学生们对二分求近似值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通过现实问题进行情境导入。
  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新课开始前可以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景导入,比如在学习必修五第一章第二节《应用举例》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提问:前几节可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定理,学习这些定理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解三角形吗?正弦、余弦定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让学生发散思维,考虑那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两个定理,这时老师可以给一个这样的问题,在这有一条河,我们站在河岸边观察河的对岸的两棵树,在不过河测量的前提下,如何得知两棵树的距离?再比如在山顶有座高度30米得塔,我们在山脚下,如何借助塔的高度知道山的高度呢?同学们想一下,这和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有很大关系哦,这时学生就会陷入思考,老师借机引入今天的知识。
  3。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导入。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不能将其单纯的孤立出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导入。比如在学习《平均变化率》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白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汽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求该汽车从2秒末到6秒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学生会得出:
  s2-s1t2-t1=(62+10×6)-(22+10×2)6-2=96-244=18(m/s)。
  教师这时可以引入函数平均变化率定义:函数f(x)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均变化率为f(x2)-f(x1)x2-x1,从而继续新课。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景导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情景导入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景导入形式固化单一,情景导入时间把握不准。要想利用好情境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游戏或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达到顺利教学新知识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市庐山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由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灵活巧妙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却深刻地体会到,现行的教育方法下,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普遍较差,习惯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没有积极地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兴趣,这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及今后的发展都不利.因此,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学化学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作为
小学生习惯了小学数学思维方式,进入初中之后,必须面临许多变化,他们不能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上,尤为突出.所以,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近年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压强》教学案例分析来谈谈初中物理课堂
高中物理知識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生活化的学习能使自己把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物理学习更有魅力。  一、在课堂学习中渗透生活原理  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物理知识时,应该尝试把物理原理、过程等的形成转化成具有生活化特征的道理,提高自己对物理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比如,在学习透镜原理时,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特别的透镜,比如相机的滤镜、驾驶员常用的偏光眼镜、看电影用的3D眼镜等
<正>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后,由于摄取食物量和消耗热能之间不平衡引起体内脂肪储积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肥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据我国北京、上海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过程体现物理教学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物理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是它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物理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才能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物理教学过程大多都是利用
以二次晒数为纽带。可以沟通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和曲线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知识的综合运川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与二次函数相联系的数学试题在高考中经久不衰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生活中和数学内部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举些实例来具体说明.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大家在分析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时,要灵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考虑以下&#39;四因素&#39;:(1)溶液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