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批从非洲而来的古猿,在欧洲经受种种挑战和考验,最终又返回故乡非洲。而这时,它们已经为进化成智慧人类做好了准备。
大约700至2000万年前,地球真的是一颗“人猿星球”。在世界最早的人类出现之前,至少有100种人猿。它们有着庞大的数量和奇妙的多样性,但更令人着迷的还是我们能从它们身上看到的——关于人类自己的起源故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大卫·毕甘发现,人类的几大关键的特征——包括大的脑部,灵巧的双手,直立的姿势和漫长的童年时期——竟然都是从欧洲古猿进化而来,最终汇集到人类身上。
那么古猿在欧洲之旅中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它们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呢?
有了装备才能远行
人们几乎可以肯定,古猿起源于非洲,但后来一部分古猿长途跋涉到了欧洲。
非洲和欧洲这两个地点之间相隔甚远。如果要想去往远方,首先你得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古猿也不例外,它们“身体设备”开始发生变化,为远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出现在生活于大约距今1800万年前的非洲古猿(一个特定名词,并不是所有生长在非洲的古猿都叫做非洲古猿)身上。
相比于其它猿类,非洲古猿的下颚和牙齿更加强大,能强力撕咬和咀嚼食物。有了这样凶猛的“吃饭装备”,它们可以吃到其他猿类无法咬动的有坚硬外壳的食物,摄取更多的食品营养。
现代人如果咬不动核桃,可以用专门的核桃夹子打开,快速又省力。因此,拥有各种先进辅助工具的人类,可能对非洲古猿的“吃饭装备”不屑一顾,但在古时候,这种能力却在猿类身上产生了巨大作用。
因为有能力吃更多种类的食物,说明它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比如从非洲旅行到欧洲,然后再次扩张,前往亚洲。
因此,欧洲最古老的类人猿——1750万年前的土耳其古猿属(生活在德国和土耳其),就继承了非洲古猿强大的撕咬力。
这个时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温度适中,全年都有不同的植物不间断地开花结果,适合以果实为食的猿类等动物生活。
然而,欧洲舒适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气候开始“变脸”了。
气候变冷,古猿进化出新特征
在最激烈的“大陆殖民扩张”活动之后,即距今1400万年的时候,欧洲的气候逐渐变冷,森林变得越来越少,食物也相应地匮乏了。
为了生存,古猿不得不制定新的策略:不仅要在树上寻找食物,还要在地上觅食。这也促使它们的身体和认知发生变化,以适应陌生的气候。
于是,在大约1250万年前出现了第一种有更为直立姿势的古猿——加泰罗尼亚皮尔劳尔猿,有时也被称为森林古猿。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发现了它的化石。
森林古猿的部分骨骼有更加垂直的脊柱,宽阔的胸膛,比腿长的手臂,非常灵活的手腕,以及又长又弯曲、能有力地抓东西的手指。这些特点使它们看起来更像今天的类人猿。
它们的出现是四肢着地行走的古猿到可移动、挂在树枝上“荡秋千”的类人猿之间的重要转折点。
生活在匈牙利的鲁道古猿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而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鲁道古猿是演变出另外两个现代类人猿关键特征(大的脑部和长时间的童年期)的第一类古猿。
1999年,大卫·毕甘复原了鲁道古猿的头骨结构,他发现这种古猿包括颅骨、颌骨和颅底在内,都很像现代非洲猿类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大猩猩。而鲁道古猿大脑的大小则与黑猩猩的大小相差无几。此外,牙齿生长的研究证据表明,鲁道古猿比它们的祖先有更加漫长的童年。
离开欧洲,回归故乡
大的脑容量以及漫长的童年时期,与高水平智力、记忆、复杂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思维等相关,这些特性能帮助它们在具有挑战性的四季分明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这也是现代人类的特征。
渐渐地,欧洲变得越来越寒冷了,最终,距今大约1000万年前,这些流落到欧洲的古猿食不果腹,不得不放弃那片大陆,重归非洲。
在非洲,人类的近亲开始独立进化,分出大猩猩这根“枝桠”。然后,再次分裂出黑猩猩和南方古猿,在非洲新的环境下,南方古猿慢慢进化成人类。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欧洲生活这一阶段对于猿类最终进化成人类绝对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古猿在欧洲所发生的改变,或许人类将永远不会进化成现在的人类。
大约700至2000万年前,地球真的是一颗“人猿星球”。在世界最早的人类出现之前,至少有100种人猿。它们有着庞大的数量和奇妙的多样性,但更令人着迷的还是我们能从它们身上看到的——关于人类自己的起源故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大卫·毕甘发现,人类的几大关键的特征——包括大的脑部,灵巧的双手,直立的姿势和漫长的童年时期——竟然都是从欧洲古猿进化而来,最终汇集到人类身上。
那么古猿在欧洲之旅中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它们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呢?
有了装备才能远行
人们几乎可以肯定,古猿起源于非洲,但后来一部分古猿长途跋涉到了欧洲。
非洲和欧洲这两个地点之间相隔甚远。如果要想去往远方,首先你得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古猿也不例外,它们“身体设备”开始发生变化,为远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出现在生活于大约距今1800万年前的非洲古猿(一个特定名词,并不是所有生长在非洲的古猿都叫做非洲古猿)身上。
相比于其它猿类,非洲古猿的下颚和牙齿更加强大,能强力撕咬和咀嚼食物。有了这样凶猛的“吃饭装备”,它们可以吃到其他猿类无法咬动的有坚硬外壳的食物,摄取更多的食品营养。
现代人如果咬不动核桃,可以用专门的核桃夹子打开,快速又省力。因此,拥有各种先进辅助工具的人类,可能对非洲古猿的“吃饭装备”不屑一顾,但在古时候,这种能力却在猿类身上产生了巨大作用。
因为有能力吃更多种类的食物,说明它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比如从非洲旅行到欧洲,然后再次扩张,前往亚洲。
因此,欧洲最古老的类人猿——1750万年前的土耳其古猿属(生活在德国和土耳其),就继承了非洲古猿强大的撕咬力。
这个时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温度适中,全年都有不同的植物不间断地开花结果,适合以果实为食的猿类等动物生活。
然而,欧洲舒适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气候开始“变脸”了。
气候变冷,古猿进化出新特征
在最激烈的“大陆殖民扩张”活动之后,即距今1400万年的时候,欧洲的气候逐渐变冷,森林变得越来越少,食物也相应地匮乏了。
为了生存,古猿不得不制定新的策略:不仅要在树上寻找食物,还要在地上觅食。这也促使它们的身体和认知发生变化,以适应陌生的气候。
于是,在大约1250万年前出现了第一种有更为直立姿势的古猿——加泰罗尼亚皮尔劳尔猿,有时也被称为森林古猿。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发现了它的化石。
森林古猿的部分骨骼有更加垂直的脊柱,宽阔的胸膛,比腿长的手臂,非常灵活的手腕,以及又长又弯曲、能有力地抓东西的手指。这些特点使它们看起来更像今天的类人猿。
它们的出现是四肢着地行走的古猿到可移动、挂在树枝上“荡秋千”的类人猿之间的重要转折点。
生活在匈牙利的鲁道古猿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而且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鲁道古猿是演变出另外两个现代类人猿关键特征(大的脑部和长时间的童年期)的第一类古猿。
1999年,大卫·毕甘复原了鲁道古猿的头骨结构,他发现这种古猿包括颅骨、颌骨和颅底在内,都很像现代非洲猿类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大猩猩。而鲁道古猿大脑的大小则与黑猩猩的大小相差无几。此外,牙齿生长的研究证据表明,鲁道古猿比它们的祖先有更加漫长的童年。
离开欧洲,回归故乡
大的脑容量以及漫长的童年时期,与高水平智力、记忆、复杂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思维等相关,这些特性能帮助它们在具有挑战性的四季分明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这也是现代人类的特征。
渐渐地,欧洲变得越来越寒冷了,最终,距今大约1000万年前,这些流落到欧洲的古猿食不果腹,不得不放弃那片大陆,重归非洲。
在非洲,人类的近亲开始独立进化,分出大猩猩这根“枝桠”。然后,再次分裂出黑猩猩和南方古猿,在非洲新的环境下,南方古猿慢慢进化成人类。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欧洲生活这一阶段对于猿类最终进化成人类绝对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古猿在欧洲所发生的改变,或许人类将永远不会进化成现在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