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外城镇化的两种典型模式
  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的成长和成熟都是市场自发行为的结果。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概略地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
  (一)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
  以西欧、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则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这些国家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都进入了平稳时期,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形成了伦敦、巴黎、东京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的大都市。总结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1、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协调互动;2、 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公共政策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镇化得以全面迅速发展,形成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三大城市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已进入高度城市化社会。然而,由于美国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于是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造成了美国的"过度郊区化"。应该说,"过度郊区化"给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减少,不断融合。但是美国郊区化的涉及面之广,占地规模之大和发展之无序也给本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三)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因素的作用,拉美和加勒比海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城镇化与这些地区的国家长期沉陷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直接相关,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1、 工业化发展赶不上城市化进程,属于"过度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与西方国家接近,但经济水平是西方国家的1/10至1/20,城市发展质量很低;2、 首都城市首位度高;3、 殖民式的城市治理模式影响深远。由于拉美和非洲的城市化完全套用殖民主义宗主国的发展模式和调控办法,根本无视这些国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以至于这些地区的乡村居民虽然持续不断地流向城市,但地区经济却在日趋衰落或停滞不前。
  二、 国内城镇化的三种典型模式
  近20年来,各地总结出的城镇化模式有近10种之多,其中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是人所共知的三大典型城镇化模式,具有代表性。它们分别代表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种模式。
  (一)苏南模式
  按照朱通华先生的说法,苏南模式是指江苏南部(包括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所辖的12个县,共17600平方公里)的农民率先实现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导,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手段,由县乡两级政权直接领导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产生于1952年,由于背景的特殊性,苏南模式过分地强调政府的干预,从而形成了集体、国有经济主导的"自上而下"型城镇化。客观地说,苏南模式作为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力量的典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在不断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负面效应。如经济组织政治化、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突出、企业与政府的界限模糊、产业缺乏市场性等。2000年以后,不少学者提出"新苏南模式"的概念,但我们可以看到苏南模式的改制仍然是自上而下,政府推动,力度大,速度快,以致改制中也不排除一些不规范的做法甚至黑箱操作。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形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起始阶段,由于温州的农业发展条件差、交通不便、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受传统体制束缚少以及缺少国家以及上级政府的扶持,因此温州的城镇化完全是市场机制催生出来的,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它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主导,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创富精神为劳动。在三大模式中,学界对"温州模式"赞誉有加。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温州由"制度差"形成的先发优势正逐步消失。投资环境相对恶化,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严重不足,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市场交易成本不断增加等已成为温州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所以,单纯地依靠市场的作用终究不是发展城镇化的长久之计。
  (三)珠江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乘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东风,凭借其与香港接近的地理优势,珠江三角洲发展了以外资输入和委托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连续20余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度经济增长。然而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问题成为制约珠江模式发展的一重大因素。因此要促进珠江模式的可持续增长,如何积极调节产业结构、进一步消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已经成为迫切的课题。
  通过分析国内外城镇化的各种模式,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1)城镇化过程必须重视农业,且与二三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同时并进;(2)市场机制在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3)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从规划、建设到管理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同时,也存在一些教训: (1)英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的城镇化起始阶段实施了一些牺牲农业的政策,引起农产品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影响居民生活;(2)美国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造成城镇化中的"过度郊区化",资源浪费严重;(3)拉美国家的"过度城镇化",工业滞后于城镇化,造成贫富差距悬殊,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4)国内三种城镇化模式,仍然存在行政色彩过于浓厚等问题,固然,这样可以做到规划完善、推动迅速,但也不免出现"大呼隆"、"一刀切"的现象。
  三、江西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评述
  总结以上六种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我们认为江西城镇化的发展更类似于苏南模式:由政府推动,过于强调政府干预,依赖精英规划和行政推动。江西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具体可分为四种:原始自发型城镇化模式(1949~1957年)→政府主导型超城镇化模式(1958~1967年)→政府主导型逆城镇化模式(1968~1977年)→双调整快速发展模式(1978年至今)。
  客观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即行政色彩浓厚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以及城镇化模式的不完善使江西城镇化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的推力有余而城市的拉力却不足。
  其次,江西现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较弱,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小城镇发育不充分,性质和功能不明确,缺乏特色。
  第三,江西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协调,城市规模不合理;
  最后,江西的城市圈和城市群没有形成,目前仍处在单兵作战甚至相互竞争的局面,与已经形成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差距较大,甚至与同在讨论阶段的武汉城市圈和西安城市群相比,江西也无优势可言。
  因此,江西城镇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探索出一条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尤为重要。
  四、 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就是指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建设、管理中起引导作用,管理宏观经济、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江西以往的城镇化模式启示我们,政府不应"一刀切"、"大呼隆",而应转变角色,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可为",哪些方面"不为"。具体来说,包括: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根据当地实际制订一些地方性法规并加以实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竞争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2、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发挥作用;3、提供由公众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包括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学校、卫生、防疫、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公共福利设施等等;4、调节区域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滞后性不足;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通过建立失业、事故、医疗、养老及社会救济等保障制度,以求把带来经济效率的市场竞争与社会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6、推动自主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发育、组织机构的创新、监督机制的形成等等。
  目前,江西已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也是社会转型各种利益矛盾突显的关键时期。推行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仅可避免市场推进模式中由于缺乏政府的调控而带来的生态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可避免政府推进模式中由于行政色彩浓厚而导致的腐败现象滋生、产权模糊、经济组织政治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孙群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J].城市史研究,2005,(1).
  [2]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邱晓平.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农村经济,2005,(11).
  [3]刘增繁.政府推动城镇化应突出特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徐烁然."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与"江浙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经贸,2008,(1).
  [5]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得失[J].城乡建设,2005,(7).
  [6]刘国良.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J].浙江经济,2006,(18).
  [7]邱晓平.江西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其他文献
一、探究性学习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其重要性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势必凸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语文学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其
期刊
一、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违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违章不一定造成事故,但发生事故则一定存在着违章",违章与事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因果关系,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天敌",事故是习惯性违章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危害更大,既有害于国家和企业,也有害于职工个人和家庭。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期刊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要发展文化产业,人才又是重中之重。在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可见,着力培养各类文化产业急需的人才已经成为国
期刊
下面我分析一下当前计算机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一直被广大群众认为"低等"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5%仍被称低层次教育。中职院校成了许多中考落榜者、高考落榜者的流落所。我国城市普遍家庭认为中职教育就是比小学高一级的低等教育,农村人员不愿意花费2-3年的的时间到职校中学习,许多人看中高文凭,不愿意读大中专院校。因此中职教育在中国的有待提高其自身吸引力。  二、职校计算机设
期刊
一、电压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电压崩溃的起因。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物理本质是系统中功率平衡问题,电力系统运行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平衡点。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直观的讲也就是负荷母线上的节点功率平衡问题。当节点提供的无功功率与负荷消耗的无功功率之间能够达成此种平衡,且平衡点具有抑制扰动而维持负荷母线电压的能力,电力系统即是电压稳定的,反之倘若系统无法维持这种平衡,就会引起系统电压的不断下降,并最终导致电压
期刊
一、引言  VB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由于它语法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被公认为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开发功能强大、性能可靠的应用软件,已经成为许多大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教学课程,特别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比较适合开设该课程。在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太重视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目的不明确,同时该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程序设计枯燥难懂的情况下,如何在教学
期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基础设施也得到快速发展。新教学楼的建立和现代化设备的配备为当代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教室是学校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基础资源,当今高校的教室资源随着高校的发展有了很大改观,许多教室都由原来只有黑板和桌椅的普通教室变成了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室,课堂教学、考试、讲座、自习、报告、讲座、会议、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在这些教室中进行。高校作为教学用的教
期刊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供电企业也逐步走向市场化,我国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垄断经营观念、意识、作风已完全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供电企业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建立全面、高效、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一、供电企业"三不指定"规定全面树立了客户服务的理念  国家电力公司于2001年1月16日出台《关于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的决定》的规定:在报装工程中
期刊
一、引言   1999年高校扩招,目前全国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英语课堂带来挑战班级人数从40到200不等。这一环境下许多高校采取上合班大课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David Hayes认为包含50名或更多学生的班级就可以定为大班。[1]但从英语教学规律来看班级人数规模在30人左右是最理想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科,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学生多说多练,参与
期刊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种传统的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通过对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践研究,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合作互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