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213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课标在阅读方面指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于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就各有各的观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条件。
  一、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虽然个性化阅读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但是个性化阅读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是指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有阅读的主动权,应努力学习做一个自觉主动而又有深度的思考者和行为者。
  《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采用拟人手法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的劳动精神。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的选址和人类有没有相同之处?作者为什么要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才能解决,所以每个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小组交流討论,有的查找课外资料,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我还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多思考,在书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随堂想法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感悟出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获得思想启迪。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表达欲望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就能让他们乐于与文本进行接触,乐于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让学生敞开心扉,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文时,在导入课题时,我先跟学生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然后让每个学生模仿我的说法,畅谈自己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和获得幸福的方法,学生一下子都举起小手,倾吐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学生说:“幸福是看着妈妈的笑容扑进她温暖的怀抱。”有的学生说:“幸福是考试得到了好成绩。”有的学生说:“幸福是得到了朋友无私的关怀。”还有的学生说:“幸福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个学生都在尽情地描述着自己对幸福的独特理解,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在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接着以“看一看我们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的过渡语开启了课文的大门,整堂课的学习因为有了活跃的话题交流而使学生充满了阅读的热情。
  三、选择适合阅读的学习方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事物,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成语也正是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最好阐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他们对文本的见解也就各有特色。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用自己最感兴趣的阅读方式来进行学习,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
  《颐和园》一文语言生动优美,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阅读。朗诵水平好的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朗读风采;去过颐和园的学生可以讲讲自己的旅游经历;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画一画颐和园的美丽风景;文笔好的学生可以撰写导游词,“带”大家一起去游览……课堂外,让学生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分工合作举办一期手抄报展览……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既展示了学生学习课文后不同的感悟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展个性化阅读,最主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上大胆思考,敢于质疑,乐于表达,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市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阅读指向习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围绕语文核心任务,从教学角度加以选择,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遗憾的是当前教学,不少教师就教材教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这是本末倒置的。笔者以《莫泊桑拜师》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浅析如何通过语用教学来聚焦表达技巧,渗透语文“茶香”。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研读课文后你们就會发现,福楼拜与莫泊桑之间的对话是贯串文本始
《山中访友》一文文质兼美,其作者著名的作家李汉荣先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自己诉说心声的朋友,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教学这篇经典佳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作者描绘的意境,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达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下面,就是笔者在
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反过来,高效的探究学习也离不开有效的问题设计。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教学的有效突破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阅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并不是随意的,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关注质疑发现,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发现的起点是质疑,因此,在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常规教学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从而一步步实现事先设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教学四平八稳,看似完整和谐,却时常遭遇这些现象:很多知识点都要教给学生,然而课堂时间根本不够用;教学出现程式化现象,篇篇教学形式雷同,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总是启而不发,课堂一度陷入“独角戏”的尴尬境地;教学中遭遇瓶颈,学生缺乏情感共鸣,学会了却并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是从教者与学着的视角出發的,如果教师能够换一种教学的方式,不仅会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哪些视角展开呢?  一、从导演的视角出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特点,设计导演、主角、评委等多个角色引导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阅读轻松、好玩,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如在统编本二年级上册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需要靠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界定,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应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究竟怎么教呢?得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所以说,语感的培养和语用的实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如
多数教材以单元为形式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因此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整册教材的脉络体系,以主题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我在“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 明主题  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前,首先要明确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再预习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预习时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自学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解决不理解的字、词;(2)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教师无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过度关注学生对习作技巧的感知与积累,结果学生对策略和技巧并没有掌握多少,但各种客话、官话
立足于语文学科特质,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当务之急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力。美国教育家贝斯特在《教育的荒地》中说:“学校的存在总要教些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维的能力。”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时,更应发展学生思维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指出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学生的语文思维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为显性、最为重要的标识。  一、创设“活情境”,发展学生思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读好课文、写好字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读书与写字的指导。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少,在朗读长句子时很容易出现磕巴、唱读、顿读等现象。教师应把学生能入情入境朗读句子作为朗读教学的重点,以使学生能够逐渐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读好整篇文章。  一、范读引路,鼓励模仿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有些句子较长,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在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