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思考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充分运用目前已建成的五种语言(中文、英文、缅文、柬文、印度尼西亚文)的13种国际版报纸,及时向南亚东南亚八个国家传播十九大的重要信息,以及相关国际舆论对十九大的反馈。并注意与涉外新媒体矩阵形成合力,联动报业集团现有的网站、杂志及社交媒体,迈出了进行十九大这一重大新闻的国际传播的新步伐,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主要经验
  提前策划,配置相应的国际传播平台资源。十八大以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以及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了相应国际传播平台的构建。在原有的面向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缅甸《金凤凰》《仰光时报》、柬埔寨《柬埔寨之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主流媒体的合作力度与广度。先后与孟加拉国《独立报》、老挝《万象时报》、泰国《民族报》、印度《先锋报》等几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报纸及其新媒体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周刊的形式,分别在上述国家主流报纸中刊发《中国·云南》专版。进一步完善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系统工程,为十九大重大新闻的对外解读阐释搭建了较为理想的平台。十九大召开前夕,又专门制定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十九大传播方案,方案根据会前、会中、会后不同时间节点做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划。与此同时,专门开设《中国故事》《魅力云南》《声音》《外国人眼中的十九大》等栏目承载十九大的重要信息、国际评论,以及中国(云南)在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顾及国际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普通人的感受推出相关故事。十九大召开过程中,又分别推出印尼文、柬文、缅文、英文、中文等语种的十九大特刊,加大十九大报道广度与深度。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又多方搜集整理国际舆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主流媒体的相关评论、反响,以特稿方式进行集纳式报道。截至2017年12月底,共发表十九大五种语种的各类文章约220篇,用五种语言刊发的图文专版30余版,从而形成十九大国际传播的波浪式推进,造成国际传播的叠加效应。


  实行“一国一策”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十九大的国际传播。在现有的面向南亚东南亚八个国家13份《中国·云南》国际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例如,在印度《先锋报》上我们不但报道了十九大的相关重要消息,同时还集纳了印度的重点智库、学者及媒体代表人士对十九大的看法。与此同时,采访了在云南留学的印度大学生,通过他们来讲述十八大以来中国(云南)的巨大变化,从而使相关报道更接地气。此举得到了印度《先锋报》合作对象相关编辑的认同,称“十九大的相关报道有印度元素,有些说法首次听到”。面对东南亚的老挝和泰国等国家,我们则将相关报道重点聚焦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中老泰国际铁路的建设这一方面。中老泰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我们重点报道这项工程的新进展,以及沿线国家民众参与其中的见闻、点滴感悟及获得感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做法也获得了相关合作媒体同行的认同,称赞这些报道很有看头,增强了他们“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共同发展”的信心。总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13份国际版报纸的报道在秉承了传播“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调的同时,又使不同国家的版面具备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元素,强化十九大新闻的落地力度,使得十九大的相关报道脱离一般政党新闻只宣传独自政党利益的窠臼,将其变成了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出相应贡献”“相关国家参与并点赞”等关键词构成的报道逻辑链。
  注重相关舆情的分析,及时调整报道方式,针对突发情况采取相应策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成立了十九大国际舆情分析团队,对周边国家舆情进行实时分析解读,以充当“雷达站”“千里眼,顺风耳”的角色。事实证明,这一设置非常必要和及时。例如,监测中发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对十九大都进行了关注、报道。但是,各个国家的关注热度、关注角度及呈现方式大相径庭,呈现全面报道与断章取义相交错、掌声点赞声与杂音交织在一起的态势。国际传播交流中心根据以上特点,调整了相应的国际传播策略。例如,当监测发现东南亚某邻国在报道十九大的相关新闻时篇幅过小、过散、过零碎等特点时,及时调整版面,做出了填空、补短、补缺等国际传播动作。在这个国家发行的《中国·云南》专版上,推出了八个整版的特刊。分别重点聚焦十九大的新亮点新举措、对该国相关人士的访谈、两国人民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的成果、该国留学生在中国(云南)的实地感受等八个专版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化解这个邻国“主流媒体”对十九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弱化和过滤作用。
  以“第三方声音”强化十九大国际报道的后续效果。我们在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十九大国际传播工作时,强调“接地气”三个字,力求相关报道要与当地国家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注重眼光向外,获取并运用国际舆论中更多的资源。中心项目组专门搜集了中央媒体权威信源上的国际舆论对十九大的相关报道的反响与评论,在此基础上,重点选择了英、美、法、德、俄等世界大国相关专家学者对十九大的相关看法与感受,并将它们翻译成五种文字用《声音》的栏目形式在版面的显著位置推出。通过发达国家的第三方视角,以第三人称开展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十九大传播工作。在整个报道内容上形成主流思想加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评论人士的观点,再加上发达国家智库、知名评论家及知名媒体人的国际视野国际观点同频共振的增强效果。有东南亚媒体记者称,这种报道角色多、角度各异,突出客观和平衡的特点,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一点思考
  十九大的召开,给了我们一次向南亚东南亚国家阐释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实践机会。实践表明:边疆报业集团在传播国家的重大新闻事件时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另外,对照我们制定的十九大国际传播“三个一”的标准,即一个目标——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十九大国际传播一个重要信息源;一个平台——充分运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现有的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五种语言13份国际版报纸、网站、多语种杂志融媒体平台;以及建立一套国际传播效果追蹤机制来看,前两个目标基本达到,而效果追踪机制则因技术、人力以及客观环境的限制暂时还未达到预想目标。但是这为下一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点和着力点,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进行效果追踪机制方面的基础平台及运作团队的建设,才能更好把中国声音传向世界。
其他文献
我作为一名美国问题的研究者,常常被人称作是“中国观察家”。其实,在过去的50多年里,美国问题才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我对中国也给予了颇多关注。当前,中国在生态文明、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等很多领域都提出了新的主张,这些方面引起了我的注意。  生态文明领域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及生态文明问题,并为此设定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且两国都意
期刊
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的交融互动更加深刻。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窗口,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开通的外文网站既是对外介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也是增进世界对华了解、促进中外交流的有益纽带。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政府网站在对外交流与涉外服务方面的作用与日俱增,打造一流的政府外文网站已成为政府对外工作中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压舱石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中国市场动向的追踪愈发紧密。从宏观经济到公司新闻,国际主流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经济报道。《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这是70年来首个新开国家专栏;金融时报网站也开辟了专门的中国新闻板块。中国经济新闻已是国际舆论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高曝光和强曝光也使中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与中国其他许多严重超员的钢铁生产商一样,马钢集团正在经历精简的阵痛。  2016年,这家位于安徽省的钢铁企业削减了近500万吨产能,影响到4000余工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0%。其中,有一半是选择提前退休的老员工,另外超过40%的人在培训后重新上岗。  这一措施尽管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上交所上市的马钢股份在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7.4亿元人民币(4.25亿美元),比上
期刊
过去,很多人认为中国十分闭塞,与世界隔离开来,实际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在世界舞台上,尤其是现代舞台,中国的重要性并未十分凸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前30年的发展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但其中却并未提及外交,中国的开放更多考虑的是国内的发展。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对外交政策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国内改革的重视程
期刊
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东京俱乐部协办的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并做主旨演讲,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明石康、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现任外交部副部长)、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
期刊
广州越秀区小北路一带,因越来越多的非洲裔人士在此工作生活,被称为广州的“巧克力”城,不仅引来国内外媒体报道关注,还吸引各国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前来调查,从跨文化适应、全球化流动、移民治理等不同维度对这片“族裔飞地”(ethnic enclave)展开研究,但对这些在华外籍移民的传播学研究却相对缺乏。对于生活在广州的非洲裔人士来说,身体健康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他们在医疗健康方面会有哪些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是2017年的重大政治报道任务,中国新闻社作为“世界华文媒体领军者”,在有关十九大的对外报道中,通过整合海外华媒的独特渠道资源,创建精准的议题设置,向海外准确输出“中国声音”,生动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挤压外媒负面报道中国的空间,有效地抢占了海外舆论场。  一、整合海外华媒资源,扩大新闻舆论传播力  中新社充分发挥“世界华文媒体领军者”的角色定位,发动和引领海外华文媒体积极参与十九大报
期刊
徐永安每天都会在他破旧的公寓外面摆好桌子,和其他退休的钢铁工人一起打麻将,周围是一圈半空的啤酒瓶。  两年前,当厂子开始缩减规模时,他选择了提前退休,每月领4000元人民币(600美元),为期35年。  “每月都保证能有收入,为什么还要工作?”55岁徐永安问道。  在中国精简国有企业和升级制造业的大背景下,徐永安只是安徽省钢铁城市马鞍山的一万名下岗工人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各地会有180万
期刊
2017年9月9日至12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多家华文媒体的460余位代表,以及中国内地媒体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相聚一堂,就“‘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本次论坛体现了权威性、国际性、开放性、学术性、实效性、服务性的特色和亮点,为不同地区、不同形态的华文媒体展开对话沟通搭建了平台,并且推动了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的互动交流,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