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方法自能读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元课文是一个整体。教师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时,要有统整意识、要素意识和实践意识,引导学生用上前面教读课文所学的方法继续实践,不断练习预测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根据两篇课文的特点,抓住导读和课后练习,让学生实践运用预测方法,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预测方法;自读课文;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5-0006-04
  一、《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为《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标注*号,为自读课文。课文是故事节选,并未完整呈现,但已呈现的部分,依然构成一个可读性很强、趣味性很高的故事。课文留出结尾,正是为了预测的需要。作为单元中的自读课文,其教学意义在于用上教读课文所学的方法继续实践,不断检验。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后编排的练习。结合课后练习,我们对教学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关注对预测的不断调校。课后练习中以男女生对话的形式,集中呈现对这个故事的多种预测。必须明确的是:此时故事已经读完。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做出的预测已经有了结果。而此时在练习中阅读这些对话,不应该停留在“预测到什么”的层面,更应该指导学生对之前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与反思,不断发现自己预测中的问题,能针对初步的预测进行调校,使其更加精准。
  二是关注“我”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如,在课后练习的“男女生对话”中,不断提及预测中“我的依据”,表达“我会修改”的意愿,从“我的角度”出发做出预测,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要特别鼓励学生大胆、主动预测,让其明白:预测是自己的事,不应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张、主见。课后练习中,要求“老师把故事讲完”,这是提示学生可以在完整听完故事后,对预测和原著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可以验证预测的准确性;二来可以形成对故事创编的建构力;三来在对比与模仿中,可以感受创编故事的乐趣。这为本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做好铺垫。
  必须为编者设计的这个“我”点赞。“预测”这一单元的学习,特别强调“我”的存在,力主“我能”“我会”“我想”的介入状态。这些都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三个优势。第一,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率。预测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习得方法的有效教学。不管预测得是否准确,不管预测内容的多少,只要能够有所预测,就是一种进步。因此,学习中整体提效尤为明显。第二,预测实现了对学习的学习。学生根据文本进行预测的过程,是切身体察、感知表达的过程。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大胆尝试,本身就是对学习的一次直面。有了预测结果,还要和同伴分享,要说服同伴认可,要证明自己预测准确,还要对自己的预测进行解释说明,这些都切中了学习的根本,是对学习本身的学习,符合元学习的特征。第三,特别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具身学习理论认为,身体是学习的本体。语文学习的发生,务必要本体介入,要耳入心通,要具身在场。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都是需要在人的身体内发生,之后发出声音的。自我参与是语文学习发生的基础。学习者本人有没有切身感受,有没有亲身经历,有没有亲自参与,有没有获得真正的体验,都决定着学习有没有真正发生。如果说,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为基础的核心能力与关键品格的话,那么个体的参与性、主动性、自觉性,就是这核心素养得到落实的必由之路。
  本课的最后一道练习,是针对一些文章和节的题目进行任意预测。这是一道非常开放的题目,重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由实践,以实践量的增加促进质的提升。其实,任何一个方法或策略的知识授予,都是最为浅层的,是学习的“先头部队”;而在实践中提升,在“游泳中继续学习游泳”,才是策略学习的核心要义,是语文要素习得的关键一环。预测的能力,需要在高频的练习促进下,在不同的实践经历中,在个体的情感与情绪的体验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与提升。
  二、《不会叫的狗》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第三课为《不会叫的狗》,是一篇意大利童话,也是本单元的自读课文。教学中有四个地方必须予以关注。
  首先,关注阅读提示。本课标题之下的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故事时要“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这一提示,有指向对故事内容的预测,有提示对结尾的预测。特别是对结尾的预测,是本课的特色。本课故事也是不完整的,编者特意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可能性。因此,预测的练习,更具有专项性、专指性。教学中,应在结尾的预测上下更大的功夫。
  其次,关注预测的理由。本课的课后要求为“故事的几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说明预测的理由,是本次预测教学的重点。之前的预测,更多在于知道预测方法,明确预测路径,获得预测体验。而此课则注重预测后的逻辑表达,更具有言语训练的价值。
  第三,关注对比。将预测的结果和故事的原文进行对比,然后做好调校。预测必定存在准与不准、对与不对的情况。当教师讲完故事,公布了原文结尾后,学生要将其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对。此时,他们能产生特殊的感受,同时也增加了预测學习的乐趣。
  最后,关注同伴。本课特别重视师生互动。如,要求教师不但能带着学生读完故事,更要继续把故事说完;重视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同伴的预测结果,倾听同伴的预测说理;重视与同伴的合作学习。文中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结局,选择同一个结局的,可以一起预测故事会怎样发展。这样,在向着同一目标的实践中,他们一起享受学习乐趣。
  三、教学策略
  基本单元的编排特色,除了结合文本特质,确定好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之外,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我们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一)统整教学意识需要强化
  教师在备课时不应一头扎进某一篇中,而应整体观照单元,认识单元教材的基本布局与构成。这样的全局观有利于分配资源,安排教学环节,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各课教学中确立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并形成单元教学的合力,做到教法有区别、教学有专指、学习有过程、实践有跟进。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要素教学得以贯穿始终
  统编教材最为凸显的特色是“双线并轨”。课文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单元中必须完成的语文要素的教授更应列为重点。教授课文,应始终保持在“例子”“用件”的立场,以文本学习辅助学生习得要素。因此,不应过多地在语言文字的分析上下功夫,而应该借助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学习的注意力引向要素的习得——学会预测。
  (三)言语实践成为应然保障
  课堂学习重在习得方法,获得初步接触的感受;同伴交往重在运用方法,产生切身的体验;自由阅读重在印证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本单元教学中,口语交际、习作等言语实践,应成为实现整个单元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课堂中习法、得法;在实践中用法、明法;在面向生活,解决问题时享受方法带来的优越感、成就感。这一整个针对“策略”的教学系统,最终都应该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落实。实践,是方法习得强有力的保障。
  四、习作教学实录
  以下为本单元最为集中的言语实践《续写故事》的实录,我们和大家分享言语实践的具体操作方法。
  设计说明
  本案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习作教学内容。“续写”,是常见的习作类型,在三年级上册出现,必然需要重视。然而,本单元的续写绝非“自由”往下随意写。其一,要注重故事前情,让续写有根底;其二,要重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续写有意义;其三,要留心故事的创意,让续得耐看,写得有趣,而不是狗尾续貂,生硬嫁接。因此,教学时,更要注重本单元习作的特殊性,注重从单元课文学习中迁移技法,注重从读学写的基本教学流程。这样,才能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最为凸显的“预测”成为续写的核心技术。
  教学准备
  学习好本单元课文。复习第三单元学习的修改符号。
  教学时长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习作要求
  (出示完整的习作要求,略)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请大家自己试着默读,看一看,这次单元作文要求我们做几件事。
  (学生读要求)
  生: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根据图画中的意思往下写。
  师:很好。这件事之前,还提示我们要看看图中讲了什么事之后再往下写,这个序列不能错。
  生:第二件事是让我们写好以后自己小声读一遍,然后,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明显错误的地方修改过来。
  师:大家还记得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几种修改符号么?
  生:三种:添加、修正、删除。
  师:那这次修改,就要用上。
  生:第三件事,说说更喜欢谁写的故事。
  师:(板书:写 改 评)看来,总结起来真的是要完成三件事:一是写,二是改,三是评。看清要求很重要,不能少做了一件。
  【设计意图】不少教师教学时容易出现“简化命题”的问题。命题要求明明有三条,教学时却简化为“续写”一条。确保命题的完整性,是课堂教学的保障,也是教学设计的线索,不要人为窄化。只有让学生充分读题、议题,才能有效地完成命题写作。
  二、下水文导航续写
  (一)教师先下水
  师:根据命题要求,我们要续写之前的故事。除了读图之外,老师也尝试写了写。请大家看这个故事(课件出示)。
  特别的生日
  何捷老师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聊天。
  陈刚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
  王丽丽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全家人一起过的哦。”
  大家都说他们俩很幸福。
  李晓明听了,心里想:“我也快要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看到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陈刚对王丽丽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
  师:大家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写?
  生1:接下来,我就写陈刚要做什么。
  生2:接下来,我就写王丽丽也要做些什么。
  生3:接下来,我还可以写写同学们会做什么。
  师:很好,你们的想法都不错。大家可以先构思,让故事续写得更好。
  (二)回顾单元中的语文要素
  师:本单元重点学习“如何预测”。大家想一想:三篇课文是哪三篇呢?
  生:第一篇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篇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第三篇是《不会叫的狗》。
  师:通过单元课文学习,你知道了几种预测的方法?
  生1:看题目预测。
  生2:看内容预测。
  生3:联系生活预测。
  生4:看结尾预测。
  师:除了看结尾预测之外,其他三种,这次习作都可以用上,为我们这次习作服務,因为结尾我们还没写嘛。
  (学生笑)
  (三)运用单元语文元素
  师:根据题目《特别的生日》请你预测,接下来我们要写成什么样?
  生1:要写一个很特别的生日,接下来的做法,要不一样。
  生2:要让晓明感到惊喜。
  生3:甚至,他妈妈爸爸知道后都很惊喜。
  生4:晓明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师:根据文中陈刚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以及王丽丽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全家人一起过的哦。”这两句内容,预测一下该怎么往下写?
  生1:陈刚可能会送上一个蛋糕,蛋糕上写的字很特别,或者奶油造型很特别。
  生2:王丽丽会带很多人和晓明一起过生日。
  生3:也许全班同学都会和他一起过生日。   生4:对,還有老师也会来。
  生5:他们可能会组织一个班会课呢。
  ……
  师:联系生活预测,这里有一句话你们要关注:“李晓明听了,心里想:‘我也快要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生1:嗯,我觉得晓明爸爸可能会赶回来,因为同学事先通知了。
  生2:我也觉得爸爸妈妈都会回来。
  生3:至少会打电话回来,因为突然回来不大可能。
  生4:也许本来就打算回来。
  ……
  (四)第一次续写以及修改
  师:请大家根据预测,进行续写。写后记住自己修改。
  (学生习作展示)
  特别的生日
  王灵熠
  ……
  看到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陈刚对王丽丽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
  等到晓明离开教室后,王丽丽对陈刚说:“我们可以送他一个蛋糕,上面可以加一张我们全班同学的照片。”
  陈刚说:“嗯,还有更好主意么,同学们?”
  大家都来议论,出了很多主意。王丽丽都把好主意记录下来。说着说着,班主任林老师居然来了,大家一起和林老师说了这件事,林老师也一起出主意。
  晓明生日那天是周四。下午班会课上,林老师居然是捧着蛋糕进来的。而且,林老师直接把蛋糕放在晓明面前,祝福他生日快乐。蛋糕上有一张全班同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拍的照片,还有奶油写的字:“生日快乐!”
  晓明好激动,同学们都为他唱生日歌,都送给他祝福语。他的心里暖暖的。
  (五)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习作
  师: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写的作文,看看谁的最受欢迎。
  (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重温“预测”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让预测成为续写的思维支撑力。这体现了单元作文的单元依托特性。同时,借助教师下水文的形式,简化了对图片观察,缩短了写作的时间,让“续写”变得更为集中。至此,完成了单元习作要求中第一项“写”、第二项“改”的具体要求。
  三、结尾的创意为续写添彩
  (一)回顾课文结尾
  师:课文《不会叫的狗》有三种结尾,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生1:第一种是遇到牛。
  生2:还有遇到农民。
  生3:遇到了狗。
  师:是啊,不同的遇见,有不同的结尾。大家也预测一下。
  生1:第一种是遇到牛,肯定是学习牛叫了。
  生2:还有遇到农民,也许会学习人说话。
  生3:遇到了狗,那就是学习狗叫,是自己的声音。
  (二)创意结尾延续精彩
  师:嗯,不同的结尾,不同的意思。看来,续写结尾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精彩。我们的续写,也可以在结尾上再下功夫哦。大家修改一下自己习作的结尾,好吗?
  (三)第二次续写以及修改
  (略)
  (四)第二次评选最受欢迎奖
  (略)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二次习作的理念,从单元课文中提取创意结尾的写作元素,让学生修改结尾,其实也就是在续写的基础上修改续写的内容。同时,完成本单元习作要求中的最后一项要求——评选,由学生最终评选出修改后最受欢迎的习作。
  其实,当方法习得后,最后还要做的是“忘法”。学会预测不是最终目的,用方法来预测总显得教条。当预测真正成为阅读的能力、素养之后,忘掉这些方法,达到自然而然的化境,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不是三年级初次学习预测所应会的,“化”更多的是一种结合实践后的融合,是融化,是一种从“自然而然”到“习以为常”最后到“无理而妙”的运用自如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应“多练积量”,量多才会发生质变;要“多情积感”,感同了才能身受,让学生体验预测的乐趣,感受故事魅力,这是爱上语文,爱上阅读的不二法门;要“多元积德”,海纳百川,允许预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体验,各种各样的结局,不要纠结于暂时的正确或是错误,而应该更加注重接纳与包容。只有这样,统编教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的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的有益给养。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清代诗人袁枚《所见》一诗描绘了一位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诗作的语言浅显易懂,却被安排在了五年级。如果还一直沿用既有的教学模式,读古诗、解诗意、品意境、广积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其收获必定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依据五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原始经验,重新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浸润下,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提出要少教诗歌大意,多学拓展想象;少教无效感知,多學练笔实践;少教诗
[摘 要]阅读教学要求逐渐向表达式本位迁移。结合课文《第八次》“如何号召臣民”演讲稿撰写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体悟,在扎实复述中奠定表达认知;整合串联,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渲染激情,在演讲指导中夯实表达效果,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关键词]撰写 演讲稿 难点 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2  苏教版
[摘 要]“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确实,真情挚意构成诗词歌赋灵韵的生命,成为课堂教学中“感人心”的点、“入情境”的线、“晓以怀”的面。  [关键词]教学案例 以情串课 评析 欣赏 朗读 感悟 拓展 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发觉学生对于“有情有义”的文字很冷漠,在笔者看来,这源于学生对文字缺乏应有的心灵感受力。对于提升学生心灵感受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做到有意识的引导和有方法的实施,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  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
[摘 要]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如此运用:引导学生自学,做好课前准备;进行辩论交流,养成合作习惯;模拟课堂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先学后教 小学语文 实践 扁鹊治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4  小
[摘 要]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需要我们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适宜的图片资料,为学生搭建起发展阅读感受力的“脚手架”。 生活经验会激活学生心中类似的情感经验,适宜的图片,会让他们的文字感受力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阅读感受力;朗读;想象;感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73-01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摘 要]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零碎时间,借助电子终端接收工具进行数字媒介的阅读。语文课堂可以关注碎片化阅读这个新生事物,以“碎”激趣、以“碎”扩展、以“碎”切入,让学生把握好空余时间,通过碎片化阅读方式开拓信息时代的阅读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方式 碎片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44  碎片化阅读指的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工具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基的重要任务。而最好的语文学习材料就是语文教材。因此,如何利用教材(文本)上好阅读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成了众多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摸索的问题。  一、潜心咀嚼,张扬阅读个性  每篇教学文本的遣词造句都倾注着作者精心地推敲和打磨。解读文本,就要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学会咬文嚼字,从而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领会作品中的意境。如著名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时,引导学生在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意蕴深远,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我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谈谈通过补白训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