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海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别人眼中,汤沐海是非常幸运的。在他年轻时就先后受教于卡拉扬与伯恩斯坦两位风格迥异的指挥大师。一位拥有“令人不寒而栗的冷峻眼神”,另一位则喜欢和人“勾肩搭背”“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除了这两位大师,还有哪些人是汤沐海生命中的“贵人”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父母:汤晓丹、蓝为洁
  
  对于与共和国同龄的汤沐海而言,他在见证了祖国繁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在他的记忆中,家庭的馥郁书香和上海弄堂的气息引诱着他用音乐诠释内心的渴望,但更多的细节则停留在去电影拍摄现场看父亲拍电影的情景上。那时汤晓丹已是我国著名导演,拍过《金屋十二钗》、《民族的吼声》、《天堂春梦》、《渡江侦察记》等电影。父亲的启发和引导让汤沐海的音乐天赋被激发,并对各种艺术充满了新鲜感。
  在母亲的记忆里,汤沐海从小就喜欢各种各样的文艺书籍。从小学到中学,在学校都是文艺骨干。母亲蓝为洁是电影剪辑师,她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为音乐家,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母亲的苦心让汤沐海至今记忆犹新。
  1965年,汤沐海初中刚毕业,一家越剧院到他所在的上海第51中学去挑越剧演员。虽然被选中,但母亲觉得他书还念得不够,没有同意。而到了年底,汤沐海在少年宫演出时又被当时的新疆军区文工团挑中。有了前车之鉴的他这次耍了点“坏”,没有先告诉母亲。但他没想到会走得那么快,在外突然接到通知的母亲匆匆赶回,在他临走前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母亲的干叮咛万嘱咐,让他一下子哭了出来。就这样,刚刚过完16岁生日的汤沐海成为一名文艺兵,与近20个同龄人奔向了祖国的大西北。多年以后,他仍记得自己跟母亲说过,他是不会放弃音乐的。
  到部队后,汤沐海有了一架专用手风琴,不仅可以练作曲,而且可以用它为合唱队伴奏。那是汤沐海一段快乐的时光。来自大自然的风沐雨润,以及部队演出成功,让他在给家里写信时都喜不自禁。但很快,由于种种原因,汤沐海又复员回到上海,在一家锻压厂当工人。工厂早、中、晚三班倒的工作让汤沐海很不适应,尤其让他苦闷的是,没有了手风琴,音乐离他似乎越来越远了。
  为了让儿子能够继续学习音乐,母亲省吃俭用,最后又通过向别人借,总算筹够了买手风琴的钱,并托人给汤沐海买了一架手风琴。到了1974年,母亲领了父亲被扣发的工资,又搬回了一架钢琴。幼时跟随父亲到上海交响乐团看排练时的情景因这架钢琴再次栩栩如生。不久,汤沐海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录取,随后被学校挑选专攻指挥。谈起往事,汤沐海说:“小时候听到收音机里的古典音乐、交响音乐,如《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等,我就热血沸腾,特别喜欢。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到他的拍摄现场,看他导演细腻的爱情,或者伟大的进攻。对我来说,从小在心中感受到的导演因素在我的艺术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后来汤沐海在各种音乐会上担任指挥,恰恰发挥了相当于影视作品中导演的作用。
  
  世界指挥大师——卡拉扬
  
  1982年,在柏林举办的卡拉扬国际青年指挥比赛上,汤沐海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准备,胸有成竹地走进比赛大厅,他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他举起指挥棒的时候戏剧性的风波就悄然掀起了。中国有句老话叫“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在汤沐海的际遇中得到了证实。
  由于原定比赛延期,虽然主办方承认此前报名有效,但汤沐海的年龄已经超了。比赛中,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在激烈竞争的关键时刻,前苏联评委对他的参赛资格提出了异议。除卡拉扬之外,另外6位评委形成了承认或不承认汤沐海比赛资格3:3对峙的争议。最后只能由卡拉扬来裁决。卡拉扬并不住在柏林,按照惯例他只是在颁奖时才出场。但听到比赛有了争议,他赶到了柏林,并表示要单独看汤沐海的指挥。
  汤沐海接到新的安排通知,心里有点紧张。一个音乐学院的留学生为了参加国际性的比赛,要惊动世界指挥大师卡拉扬,这不仅是人生少有的奇遇,也是世界乐坛上的一件罕事。那一夜,他太激动了。如果卡拉扬同意他继续参赛,摘取桂冠十拿九稳;如果相反呢?汤沐海不敢往下想。
  第二天,汤沐海按时到了比赛场,除乐队外,评委席上没有人。稍后卡拉扬到了。这位大师主动走近汤沐海与他亲切握手,同时问:“指挥什么曲目?”
  汤沐海认真回答:“按比赛规定的《柴柯夫斯基第六交响乐》。”
  “OK!”卡拉扬在离汤沐海不远的地方坐下来。那时汤沐海根本不晓得它是卡拉扬的拿手曲目,没有思想负担,正像中国古语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汤沐海指挥结束后,还沉浸在乐曲的悲怆中,卡拉扬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轻轻走到汤沐海身边,热情主动地伸出手,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指挥滚烫的手说:“很好,确实不错。”
  汤沐海激动地望着站在他面前的和蔼可亲的大师。卡拉扬恢复了平静说:“比赛中出现的争执没有必要发展下去,那只会伤感情。看了你的指挥,我有个想法,你不要参加比赛了,我有两个安排,第一你在慕尼黑音乐学院毕业后到柏林来跟我学两年,驻团学习和工作。我会写信给中国政府要求延长你的学习期。我不收弟子了,你是例外。”
  汤沐海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惟恐漏掉半个字或者领会错了意思。卡拉扬继续深情地说:“我的第二个打算,邀请你在明年演出季节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正式套票音乐会。”汤沐海如梦初醒,这时才明白了卡拉扬对他的器重。这给他带来的荣誉和幸福,那是得了第一名大奖也无法比拟的。那次指挥比赛,第一名空缺。这也是卡拉扬这位大师的巧妙安排。
  于是,欧洲的新闻媒介以“卡拉扬的关门弟子”这一醒目标题宣传中国留学生汤沐海。记者们提问不断,汤沐海作了如实回答。报纸上登了汤沐海的大幅照片和答记者的话《祖国更需要我》。
  
  现代派音乐导师——伯恩斯坦
  
  对汤沐海来说,幸运来得如此突然,在被卡拉扬收为关门弟子之后,伯恩斯坦就像一个意外出现在面前。谈起此事,汤沐海仍不免神往:“卡拉扬是我的恩师,是他带我作为独立音乐人踏入了西方音乐的大门。相比而言,卡拉扬可以说是德奥系统的典范,他有自己的准确方向;伯恩斯坦则更加兴趣广泛,他热情、随和,是他引导我涉足了现代派音乐。”从签约指挥1983年和1984年音乐季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开始,汤沐海的艺术表现越发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伯恩斯坦(BERNSTEIN)到慕尼黑工作一个月,也点名要中国留学生汤沐海协助他。当然伯恩斯坦是看到了报上的宣传才提出的。评论家们说“卡拉扬和伯恩斯坦是当今世界乐坛两大对立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有人说他们的学术观点是“死对头”。幸运的是这两位大艺术家都同时对汤沐海寄以厚望。中国有句老话:“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何况汤沐海跟随伯恩斯坦整整一个月呢。
  汤沐海努力多看、多听、多问,手脑并用忙求知。伯恩斯坦热情随和,不仅对沐海的提问乐于作答, 也主动坦诚地透露自己有许多抱负还没有实现。他说:“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作曲、指挥、为电影配音乐、举办电视音乐讲座等。”
  伯恩斯坦的言谈轻松自如,特别亲切诚恳。他把比自己年轻31岁的中国青年当作自己的音乐知音。谈呀,谈呀,滔滔不绝,恨不得在短暂的一个月中吐露所有的心声。他带着汤沐海一起认真工作。他与汤沐海一起林间散步。他热情地让记者为他与汤沐海合影。
  伯恩斯坦随和、奔放,他对音乐的某些独特见解使汤沐海很受启发。从伯恩斯坦那里,沐海学到了处理各类风格作品的技巧。汤沐海对现代派音乐作品兴趣很浓,这也与伯恩斯坦的影响不无关系。
  可以说,与世界音乐大师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邂逅使汤沐海轰动欧洲交响乐坛,并在国际交响乐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携手挑战世界——哥哥汤沐黎
  
  1984年10月,享誉欧洲乐坛的“指挥明星”汤沐海,风度翩翩来到伦敦。他的哥哥汤沐黎经过三个月对世界美术的旅游考察后,专程赶回英国,亲自去机场接他。
  那次,沐海没有住在经纪人为他安排的旅馆里,而是住在哥哥的寓所——专门租给画家的宽敞、舒适、豪华、宁静、高雅的住房。沐海很高兴,兄弟两人第一次以国际新闻人物身份相聚在伦敦。
  因为汤沐黎和汤沐海都是欧洲艺坛上备受瞩目的人物,伦敦新闻媒体抓住大好时机,掀起宣传热潮。英国BBC电台组织汤氏兄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国部著名节目负责人隋建波先生主持。
  记者们济济一堂,聚精会神听汤沐黎谈考察世界美术史的观感、汤沐海谈对古典音乐的独特见解。兄弟两人均虚实兼论,富有新意,当场受到好评。很快,BBC电台就以“汤氏兄弟向世界挑战”为题,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做了广播。
  汤沐海的伦敦之行,是应英国爱乐乐团邀请,指挥音乐会。那次音乐会十分重要,是为纪念苏联已故小提琴家大卫·奥依斯特拉赫逝世10周年而举办的,在有名的阿尔伯音乐厅举行。担任独奏的是世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他曾访问过中国,汤沐海对他仰慕已久。
  梅纽因1916年出生在纽约。3岁开始学琴,7岁在旧金山钢琴伴奏首演成功。9岁在旧金山交响乐团伴奏下演出《西班牙交响曲》,舆论称他是神童。此后,他多次与欧美各国大交响乐团合作,反响强烈。
  排练的时候,梅纽因谦虚地听着年轻指挥所提出的要求,默契配合。从英国记者现场拍下的照片看,十分感人。
  在国外,任何大演奏家与指挥的合作,绝不论资排辈,也不以年龄论成就。他们看重的是指挥对曲目的理解,是否有独特要求,是否有新意。所以那次合作,双方都认为默契、满意。
  大卫·奥依斯特拉赫,1908年出生在俄国的敖德萨城。年仅5岁就开始学琴。再进入敖德萨音乐学院就读后,随后又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高级班深造。27岁开始独奏、合奏、重奏。到过土耳其、波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作巡回演出。他上演的曲目中,除古典作品外,还有大量现代优秀小提琴作品。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掌握了精湛的演奏技巧,有着惊人的表现力。他的音乐会,总能把听众带入真正的音乐世界,令他们如醉如痴。
  汤沐海指挥的音乐会曲目,也正是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演奏过的成功曲目,因此难度特别大,必须有更新、更深入的演出水平才能赢得听众。说也凑巧,就在这次音乐会的前一年,汤沐海应邀去瑞士指挥音乐会。
  担任小提琴独奏的依戈尔·奥依斯特拉赫,是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的儿子,也是当今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父子曾经多次同台演出,观众印象极深。汤沐海与这对父子,在音乐天地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他与依戈尔·奥依斯特拉赫的合作,充满了戏剧性色彩。原来,依戈尔·奥依斯特拉赫在瑞士的演出,是在瑞士卢加诺与意大利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音乐节上早已预定的内容。不知为什么临场时,要更换原定指挥。因为汤沐海常去瑞士和意大利指挥音乐会,两个单位都坚持请沐海顶上去。沐海是一位牢牢抓住机遇创奇迹的“勇敢冒险者”,当然允诺。结果,音乐会很成功,在瑞士引起轰动。舆论称赞汤沐海是一位真正的指挥家。
其他文献
枝叶繁茂的热带雨林植物,清纯美丽娴静的傣族姑娘,色彩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这一系列充满浓郁地域民族风情的意象,曾为丁绍光的绘画带来“云南画派”的称号,然而,丁绍光对这个以地域归类其作品的称号并不以为然,他更愿意接受“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谐主义”这样一些富有哲学意味的叫法。  的确,他的作品中那些地域特色鲜明的华美意象颇令人称道,但仅仅把目光停留于地域特色还远不能涵
期刊
选题策划/吴俊茂 统筹/刘毅    “乾坤浩浩,华夏泱泱。江山壮丽,民物蕃昌。巧夺造化之美,彩映人文之光。于是骚人作而文辞雅,大匠出而楮墨香。乐奏新声,歌飞鼎盛之世;辉生长卷,韵起富春之江。遥想子久援毫,揽千丘于神品;奇思出类,为百代之标程。名重四家,偏多燕赵之豪气;胸怀万壑,几许晋宋之高风。年近八旬,始成巨制;时经三载,久负盛名。  观夫《富春山居》一图,其笔也萧散,其气也疏明。其墨也苍老,其境
期刊
公元1347年,黄子久于富阳开笔绘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以赠予无用师。此作流传百世,佳话不断,而其人更是经历颇丰,亦是坎坷,亦是通达。    “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看过《富春山居图》后如是感叹。而这幅画作的作者黄公望则为元代四家之一。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全新的山水画风貌。其实黄公望原名并非“黄公望”,而是“陆坚”,其之所以改名
期刊
2011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第十个年头,经历了这十年的成长与发展,论坛不仅初步建立了亚洲地区间的战略联盟,还强化了区域内的网络互动机制。在增进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不断提升亚洲各国间及与世界其它国家间贸易与投资的机会,增强亚洲与世界各国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博鳌亚洲论坛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年间博鳌亚洲论坛记录了亚洲不断发展、相互融合的最强音,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亚洲力量。  博鳌亚洲论
期刊
段伟:    渊源: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第一任新闻官。2002年博鳌亚洲论坛筹备之初,段伟辞去美国公司的工作,在给“博鳌之父”蒋晓松做了一段时间秘书之后,转而担任论坛新闻官。  这个“官”一当就是6年。  记忆:“荒凉”是博鳌留给段伟的最初记忆。  因为没有办会场所,他和外交部的同事在临时腾出的博鳌控股员工宿舍奋战,  一楼是办公室,二楼是上下铺的宿舍。某天早上起床,发现没有自来水,就用马桶水箱里的
期刊
4月15日上午,“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如期举行。此次年会的主题为“包容性发展”,这一主题与2010年年会上提出的“绿色复苏”一脉相承。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提出的“包容性发展”这一目标,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11是亚洲经济转型的关键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年,同时也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回望过去,博鳌亚洲论坛在促进亚洲
期刊
罗清屏  台湾恒义食品中华豆腐公司共同创办人北京豆豆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1年,以经销商的职务加入恒义食品,多次担任营销及管理职务;  1993年,任恒义食品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管理;  1998年,带领恒义食品成为台湾首家也是惟一股票上市的豆腐食品制造公司;  2002年,任恒义食品中华豆腐副董事长;  2002年,集资人民币五千万,成立北京豆豆厨食品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罗清
期刊
江南重镇,菇乡冷水,这里以一条好溪而灵气十足,这里以盛产香菇而闻名遐迩。富阳接连富春山水,百里画廊,不仅令历代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也让历史上为避北方战乱而南迁的氏族世家找到了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烟雨江南,风涌河山。历史的巧合往往比小说更加精彩。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在这41平方公里的菇乡大地上却蕴藏着“三国”历史遗韵,生存着“三国”三位重量级人物孙权、诸葛亮和曹操的后裔。想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
期刊
自命为开拓者的陆唯总是乐于尝试一些新事物:打破习俗、改革创新进而激发灵感。事实上,他可能是那种永远不会被“困囿于盒子里的人”。在澳大利亚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的陆唯功课相当出色,但却有些水土不服,很难做到入乡随俗。一位数学老师洞悉到小陆唯的资质及其对烹饪的热爱,并建议他投身于烹饪事业。用西方的一句话来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陆唯成长于一个饕餮之家:他们不仅爱好美食,还自己亲手种植
期刊
李静,作为主持人,特立独行、率真、俏皮,制作并主持了国内收视率很高的《非常静距离》、《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等时尚节目。作为商人,她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电视制片人之一,开创了将节目卖给电视台的先河。近年来,她又投身电子商务界,成功创办“乐蜂网”,两年内盈利一个亿,堪称内地主持人转行经商最成功的一位。虽然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女企业家了,可是从李静的嘴里几乎听不到“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等这些创业者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