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旧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sc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旧货市场存在的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目前我国旧货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对我国进一步规范旧货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旧货市场;现实意义;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促进
  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此大环境下,我国旧货市场无论在数量或规模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了我国旧货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对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旧货市场存在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旧货市场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的建立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大力发展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在货源流通等方面予以规范,能够防止因盗窃、抢劫等得来的赃物留入旧货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盗窃、抢劫案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旧货的使用价值,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而不是闲置不用或当垃圾随意丢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节约资源、又完全避免了污染环境,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尽管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至今仍然存在,直接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消费层次的差别。而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的建立,能够合理利用城市农村之间的消费层次差别,把城市居民更新换代的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商品经过一定的加工、翻新,通过旧货市场的形式来提供给广大的农村居民。这不仅可以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同时旧货市场通过提供物美价廉的二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甚至其他高科技的数码产品来充实、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因此,在农村,旧货业被看作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朝阳产业。
  (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广大下岗职工和农村居民的经济压力。许多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广大下岗职工、农村居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致富,而大力发展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能够为他们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同时,因为在旧货市场上的商品是正规大商场的市场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二、我国旧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旧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昆明几个主要旧货市场的调查,大致归纳出旧货市场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一)对“旧货”的观念跟不上旧货市场的发展步伐。长期以来,提起“旧货”许多人就会认为是过时的老式家具和破旧的日常用品上,认为旧货就是人们已经使用过且弃而不用了的物品,认为购买或出售旧货是不光彩、没有层次的。因此认为,旧货市场是没有品味、无身份的人才光顾的地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货源与客源,制约了旧货市场往规模化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阻碍当前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
  (二)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混乱。由于对旧货市场的管理错位、越位,甚至出现管理主体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对旧货市场的管理比较混乱,旧货市场货源得不到有效监控,使得大量通过抢劫、盗窃等非法途径获得的“黑货”纷纷涌入旧货市场,这给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对旧货市场缺乏管理,使得许多无证经营的摊贩乘虚而入,无证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的旧货摊贩,也影响了旧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三)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旧货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外来打工者、下岗职工等,他们往往是在其他行业中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才被迫选择了从事旧货交易的,他们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且在从业之前也没有经过上岗培训,业务水平也不高,具体体现在他们从事旧货交易过程中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片面夸大二手商品的质量以及过分抬高旧货的价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在旧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价格无法确定。对于旧货市场的旧货,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一方面使得一些不法旧货商贩恶意抬高旧货价格,以期谋求高额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不知道某一旧货真正的价格,其估价可能高于或是低于实际价格,结果要么是旧货摊贩以远高于旧货实际价格赚了一笔,要么就是因彼此对价格的估价太悬殊,使得交易无法进行,最终也不利于旧货市场的发展。
  (五)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众所周知,旧货市场要么设在城郊结合部,要么就设在“城中村”附近,而近年来包括昆明在内的大多数城市都在进行“城中村”拆迁改造,这使得旧货市场的周边环境秩序比较混乱,在旧货市场附近经常发生盗窃、“两抢”等违法事件。这不仅不利于规范的、有序的旧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六)消费者权益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济。由于旧货市场摊贩没有给消费者出具发票,也没有质量的“三包”凭证,摊贩仅仅是口头承诺,消费者在旧货市场购得假冒伪劣的二手商品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吃了哑巴亏,只能自认倒霉。
  
  三、对我国旧货市场的法律规制
  
  由于我国旧货市场起步较晚,且近几年发展迅速,对于旧货市场的管理体系远远跟不上其发展的要求,使得在旧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顺应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对我国旧货市场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使我国旧货市场能够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旧货市场的传统看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能真正认识到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思想上根本改变对旧货市场的传统观念,真正认识到发展规范、有序的旧货市场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并积极支持、参与到旧货市场的发展中,从而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推进。
  (二)加快循环经济法立法,提高旧货市场交易的立法层次。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就旧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仅仅局限于个别城市出台的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意见,但其立法层次比较低,远远适应不了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循环经济法》(草案)修改、审议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把有关旧货市场的相关内容写进循环经济法,一方面完善循环经济法在有关旧货市场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把旧货市场的规范纳入循环经济法,提高其立法层面,有利于我国旧货市场朝规范、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有关旧货市场规章制度,加强对旧货市场的监管。目前我国旧货市场发展所面临的管理混乱,涉及诸多部门,但总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对旧货市场的监管。首先,规范旧货市场的企业、个人准入机制;其次,建立旧货质量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旧货质量评估制度;再次,规范旧货市场在货源方面的管理,可尝试建立、实施在出售、收购方面的双方实名制度。
  (四)加强对旧货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目前我国旧货市场上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无固定工作者,他们在知识文化水平、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上都普遍偏低,这就要求相关的机构、部门能勇于站出来,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尽快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培训体系来对旧货市场的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包括文化水平以及从事与旧货市场相关的一些基本业务知识和诚信意识的培训。
  (五)制定旧货市场上的旧商品的价格标准。我国目前在旧货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价格无法准确确定,由此造成了诸多混乱现象。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旧货交易秩序,保证旧货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应尽快制定出旧商品的价格标准。具体由工商部门会同相关机构,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以对旧商品的价值评估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价格标准,从而使旧货交易双方在达成交易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双方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力度,治理好旧货市场的周边治安环境。鉴于我国目前大多旧货市场周边的治安环境都比较差,不利于我国旧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旧货市场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使旧货市场能有一个安定、有序的外部环境,从而有利于我国旧货市场朝着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近几年来我国旧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视和研究旧货市场的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设计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得旧货市场交易双方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得以维护,从而有利于我国旧货市场规范的、有序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加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扬.循环经济概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家庭、李爽.关于发展我国旧货市场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1998.(4).
  [3]陈天佑、陈向军.拓展我国旧货市场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1).
  [4]陈向军.开拓我国旧货市场的潜力、难点及对策[J].北方经济,1998.(1).
  [5]董玉芳、夏红卫.加快农村旧货市场建设[J].乡镇经济,2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实施中的课程创生取向正超越其它的课程实施取向成为课程研究中不可逆转的一个发展趋势。它切合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创生在新课程推行、国家课程局限、教育个性化、主体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该理论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关键词:课程创生;课程改革;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全国铺展开来
期刊
摘 要:对高职生的音乐欣赏应侧重其中的人文内涵,多与文学作品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情绪转向情感;与文学相结合;对音乐的表达    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之一的音乐课,地位虽轻微,但既有学生选修,便要本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原则,使该课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高职生尤其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有侧重的开设音乐课。    一、高职生的音乐素质状况   
期刊
摘 要: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日趋完美,蕴涵了丰富的美学因素,同时伴随着审美心理过程的发生。因此体育教育与审美心理在艺术规律和发展规律上密切相关,相互包容。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优化教学,提高技术、战术和艺术水平,同时从心理的角度培养审美素质,开发审美心理潜能,逐步形成体育审美心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育;审美心理;规律;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活实践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按照“优化学科课程,推行综合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管理上进行有益的改革与实验。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一、教书与育人的问题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议论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纪的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
期刊
感恩是一种回报,又是一种真情的付出,更是一种深层的思想境界。它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情感和行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包容、赢得友谊、获得幸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勤奋学习、珍爱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然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整天心思不放在学习上,喜欢享乐,淡薄亲情,只顾
期刊
摘 要:韩国语的词汇可分为三类: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词。其中汉字词占韩国语词汇的60%以上,因此对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来说韩国语词汇的学习既有很大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导致韩国语词汇的误用。本论文将对韩国语专业的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的词汇误用进行分类研究,同时也会对产生误用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词汇;误用;固有词;汉字词  词汇()是构词文章的基本要素。句子的构成首先需要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召唤,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遵循愉悦性、激励性、独创性的原则,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注意培育教师的创新精神;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造宽松愉悦的环境;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化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及歌唱呼吸与生活中呼吸的不同之处,继而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歌唱呼吸方法并评价了其优劣,使人们了解、鉴别以至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不走或少走弯路。  关键词:歌唱;呼吸;方法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的。国内外对呼吸法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看法是一致的。克拉克在《呼吸》一书中指出: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普里斯曼
期刊
摘 要: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本文结合笔者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新会计准则体系背景下的会计教学质量,深化当前会计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教学;研究    1、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汁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企业会计准
期刊
摘 要:教学猜想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进行探索,进行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它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分享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创造趣味,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育和完善。  关键词:数学;猜想;教学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猜想是在教学证明之前构想教学命想的思维过程。构想或推测的思维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推理,就是说,猜想的过程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