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姐弟五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铁路工人,曾参加陇海铁路天兰段(天水至兰州)和当年最长的铁路干线兰新铁路建设。1963年秋至1966年春,他由乌鲁木齐铁路局选送进入被誉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的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唐山铁道学院干部班学习,成为铁路局一名专业中层干部。
父亲参加工作后不断进步,用爷爷的话说,是因为他肯吃苦、爱学习、有韧劲,这些又与他生于农民世家相关。父亲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7岁时,爷爷送他到镇里唯一一所小学读书,在解放前我们那个贫穷的小乡村是第一个。爷爷认准的道理是,自己当了一辈子睁眼瞎,不能让儿子还当睁眼瞎。15岁时,经远房亲戚介绍,父亲到河北涿州一家杂货铺做学徒,艰苦的生活促使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成熟起来。参加工作后,仍不忘学习文化知识,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经常点亮煤油灯,伏在木桌前,读书写字至深夜。父亲对我们更是言传身教,我清晰地记得,父亲曾手把手教我写字,教我做算术题。他总对我们姐弟说,小时候不用功学习,长大了就不会有出息。
1951年9月,父母结婚第二年,姐姐在老家出生了。次年,天兰段铁路竣工通车,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都亲笔写下贺词。其中,毛主席写的贺词是:“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不久,兰新铁路破土动工,父亲随铁路工程队伍转赴兰新线。
那时,年轻的父亲意气风发、志存高远、内心充满欢乐,全身心投入到兰新铁路的建设中。至此,短暂的四五年时间,父亲这个贫困农民的儿子,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建设者,并结婚成家,有了女儿。接下来,他和同志们将亲手铺设甘肃与新疆交界的红柳河路段,亲眼见证兰新铁路进入新疆境内,终结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是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这一切,只有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才能实现。每想到这些,父亲就充满激动与自豪。当他收到女儿出生的电报后,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赶回老家。母亲自怀孕至生产,父亲一直没有回家探望,内心愧疚,但更多的是兴奋。当母亲问他准备给闺女取个啥名字时,父亲早已胸有成竹,脱口而出:就叫“新华”。“新”是指咱新中国,“华”是指咱闺女美丽。父亲一口气说完,依然兴奋不已,意犹未尽,接着说道:咱们这辈子要生5个孩子,儿女双全,名字我都想好了,“华”字不变,中间那个字分别叫“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母亲也被父亲的激情所感染,十分兴奋。
姐姐两岁时,母亲带着她从老家来到兰州陪伴父亲。初到兰州时,和部分铁路工人家属一样,住在城外的盐场堡。父亲则在向西不断挺进的兰新铁路线上施工,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两天。盐场堡与兰州城,隔着一条宽阔的黄河,天好的时候,母亲带着姐姐到黄河边,看当地老乡,乘坐羊皮筏子,横渡黄河前往兰州城。有时候母亲还会带上木水桶,装满黄河水背回家。当年,黄河岸边居住的人家,生活用水都取自黄河。当地老乡赶着马车,车上固定大木桶,装满黄河水,挨家挨户收钱送水。黄河水浑浊,挑回家的水倒入水缸后,需放入适量白矾,用木棍搅动,待白矾在水中融化后,停下来,旋转的水涡消失,厚厚的一层泥沙沉淀在底部,这时候,舀一勺清水尝尝,甘洌清爽,沁人肺腑。
母亲在盐场堡居住的第二年初,大哥降生,名叫“中华”。随着兰新铁路向西北不断延伸,我们家也不断搬迁,近十年时间里,分别在兰州城外的盐场堡、兰州城、甘肃景泰县一条山镇、玉门市银达乡低窝铺、柳园、哈密等多地居住生活。母亲生育了大姐、大哥后,又在柳园生育了二哥,名叫“国华”,4年之后我也在柳园降生。我们姐弟4人,在兰新铁路沿线,跟随父母一路西行,生活虽然艰苦,却快乐地成长着。父亲生养5个儿女的心愿,到1960年5月我出生后,已完成了80%,只差一个孩子了。
母亲曾不止一次说过,随父亲在大西北生活的那些年中,最难忘的是50年代中期住在低窝铺,住地窝子。由地面下挖一米多深,面积十几平方米,地上部分高约一米半,四周由土墙围挡。顶部由檩条搭起坡架,除预留的天窗,其余部分铺满苇草、麦秸,再用厚厚的一层胶泥抹严实。地窝子内,四壁刷上白石灰,干净亮堂。一条缓坡的沟道,通往地窝子门口。尽管低矮简陋,却冬暖夏凉,防寒避暑。西北风沙大,沙尘很容易往里面灌,大风之夜,外面的杂草沙沙作响,伴随远处不时传来的狼嚎,母亲经常从睡梦中惊醒,下意识地搂紧身旁的哥哥、姐姐。
1961年,爷爷奶奶已年近七旬,作为长子的父亲决定,由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返回老家,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从甘肃柳园,回到分别了近十年的北京西南郊老家,从铁路职工家属、居民户、吃供应粮转变成农民,吃生产队分配的口粮或自留地生产的粮食,对我们一家人,尤其是母亲则是个严峻的考验。她既要照顾公婆,又要培养教育尚未成年的子女,还得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母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远在新疆哈密的父亲,一年才能探亲一次,在家住上一个月。即便如此,父亲当初深埋在心底的愿望依然未变。听母亲说,当年生下我之后,她对父亲说,咱们已有4个孩子了,就别再生了,再生,生活负担会更重。父亲则对母亲说,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不是旧中国,孩子多了会饿死,我们生活在新中国,孩子们会健康成长。父亲还说,再生最好是个女儿,女儿跟爹妈亲,三男二女也更合适。母亲只好顺其自然。
6年多之后,母亲在一次去哈密探望父亲回来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惊喜,惊喜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她担忧,担忧家里的生活会更加艰辛。1967年初冬,母亲顺利生下了弟弟,那年她36岁。
弟弟的出生,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他的名字,顺理成章的叫“代华”。弟弟出生那天,父亲当着我们全家人的面,像个孩子似的、动情地喊出了蕴藏在心中近20年之久的那句话:“新中国万代”。母亲产后身体虚弱,但他懂父亲的心,并被父亲的情感所打动,也跟着父亲用力地喊着:“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
今年五月初,我和已退休多年的大姐、大哥一同乘坐T69次列车,再赴大西北,不为别的,就想再次领略大西北的风光,感受行驶于当年父辈亲手修建的兰新铁路上的那份情怀。如今的T69次列车,即是当年父母和我们都乘坐过的乌鲁木齐往返于北京的那趟列车。那时,69次还是直快列车,大姐感慨地说,当年从北京到哈密,火车要开三天三夜,如今,不到29个小时就到了。
祖国已迎来70华诞,祖国已迈入新的时代。我们姐弟五人的名字与祖国紧密相连,“新中国万代”是父亲的心愿,也是我们姐弟五人的心愿,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愿。
責任编辑 师力斌
父亲参加工作后不断进步,用爷爷的话说,是因为他肯吃苦、爱学习、有韧劲,这些又与他生于农民世家相关。父亲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7岁时,爷爷送他到镇里唯一一所小学读书,在解放前我们那个贫穷的小乡村是第一个。爷爷认准的道理是,自己当了一辈子睁眼瞎,不能让儿子还当睁眼瞎。15岁时,经远房亲戚介绍,父亲到河北涿州一家杂货铺做学徒,艰苦的生活促使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成熟起来。参加工作后,仍不忘学习文化知识,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经常点亮煤油灯,伏在木桌前,读书写字至深夜。父亲对我们更是言传身教,我清晰地记得,父亲曾手把手教我写字,教我做算术题。他总对我们姐弟说,小时候不用功学习,长大了就不会有出息。
1951年9月,父母结婚第二年,姐姐在老家出生了。次年,天兰段铁路竣工通车,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都亲笔写下贺词。其中,毛主席写的贺词是:“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不久,兰新铁路破土动工,父亲随铁路工程队伍转赴兰新线。
那时,年轻的父亲意气风发、志存高远、内心充满欢乐,全身心投入到兰新铁路的建设中。至此,短暂的四五年时间,父亲这个贫困农民的儿子,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建设者,并结婚成家,有了女儿。接下来,他和同志们将亲手铺设甘肃与新疆交界的红柳河路段,亲眼见证兰新铁路进入新疆境内,终结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是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这一切,只有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才能实现。每想到这些,父亲就充满激动与自豪。当他收到女儿出生的电报后,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赶回老家。母亲自怀孕至生产,父亲一直没有回家探望,内心愧疚,但更多的是兴奋。当母亲问他准备给闺女取个啥名字时,父亲早已胸有成竹,脱口而出:就叫“新华”。“新”是指咱新中国,“华”是指咱闺女美丽。父亲一口气说完,依然兴奋不已,意犹未尽,接着说道:咱们这辈子要生5个孩子,儿女双全,名字我都想好了,“华”字不变,中间那个字分别叫“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母亲也被父亲的激情所感染,十分兴奋。
姐姐两岁时,母亲带着她从老家来到兰州陪伴父亲。初到兰州时,和部分铁路工人家属一样,住在城外的盐场堡。父亲则在向西不断挺进的兰新铁路线上施工,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两天。盐场堡与兰州城,隔着一条宽阔的黄河,天好的时候,母亲带着姐姐到黄河边,看当地老乡,乘坐羊皮筏子,横渡黄河前往兰州城。有时候母亲还会带上木水桶,装满黄河水背回家。当年,黄河岸边居住的人家,生活用水都取自黄河。当地老乡赶着马车,车上固定大木桶,装满黄河水,挨家挨户收钱送水。黄河水浑浊,挑回家的水倒入水缸后,需放入适量白矾,用木棍搅动,待白矾在水中融化后,停下来,旋转的水涡消失,厚厚的一层泥沙沉淀在底部,这时候,舀一勺清水尝尝,甘洌清爽,沁人肺腑。
母亲在盐场堡居住的第二年初,大哥降生,名叫“中华”。随着兰新铁路向西北不断延伸,我们家也不断搬迁,近十年时间里,分别在兰州城外的盐场堡、兰州城、甘肃景泰县一条山镇、玉门市银达乡低窝铺、柳园、哈密等多地居住生活。母亲生育了大姐、大哥后,又在柳园生育了二哥,名叫“国华”,4年之后我也在柳园降生。我们姐弟4人,在兰新铁路沿线,跟随父母一路西行,生活虽然艰苦,却快乐地成长着。父亲生养5个儿女的心愿,到1960年5月我出生后,已完成了80%,只差一个孩子了。
母亲曾不止一次说过,随父亲在大西北生活的那些年中,最难忘的是50年代中期住在低窝铺,住地窝子。由地面下挖一米多深,面积十几平方米,地上部分高约一米半,四周由土墙围挡。顶部由檩条搭起坡架,除预留的天窗,其余部分铺满苇草、麦秸,再用厚厚的一层胶泥抹严实。地窝子内,四壁刷上白石灰,干净亮堂。一条缓坡的沟道,通往地窝子门口。尽管低矮简陋,却冬暖夏凉,防寒避暑。西北风沙大,沙尘很容易往里面灌,大风之夜,外面的杂草沙沙作响,伴随远处不时传来的狼嚎,母亲经常从睡梦中惊醒,下意识地搂紧身旁的哥哥、姐姐。
1961年,爷爷奶奶已年近七旬,作为长子的父亲决定,由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返回老家,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从甘肃柳园,回到分别了近十年的北京西南郊老家,从铁路职工家属、居民户、吃供应粮转变成农民,吃生产队分配的口粮或自留地生产的粮食,对我们一家人,尤其是母亲则是个严峻的考验。她既要照顾公婆,又要培养教育尚未成年的子女,还得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母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远在新疆哈密的父亲,一年才能探亲一次,在家住上一个月。即便如此,父亲当初深埋在心底的愿望依然未变。听母亲说,当年生下我之后,她对父亲说,咱们已有4个孩子了,就别再生了,再生,生活负担会更重。父亲则对母亲说,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不是旧中国,孩子多了会饿死,我们生活在新中国,孩子们会健康成长。父亲还说,再生最好是个女儿,女儿跟爹妈亲,三男二女也更合适。母亲只好顺其自然。
6年多之后,母亲在一次去哈密探望父亲回来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惊喜,惊喜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她担忧,担忧家里的生活会更加艰辛。1967年初冬,母亲顺利生下了弟弟,那年她36岁。
弟弟的出生,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他的名字,顺理成章的叫“代华”。弟弟出生那天,父亲当着我们全家人的面,像个孩子似的、动情地喊出了蕴藏在心中近20年之久的那句话:“新中国万代”。母亲产后身体虚弱,但他懂父亲的心,并被父亲的情感所打动,也跟着父亲用力地喊着:“新中国万代”“新中国万代”!
今年五月初,我和已退休多年的大姐、大哥一同乘坐T69次列车,再赴大西北,不为别的,就想再次领略大西北的风光,感受行驶于当年父辈亲手修建的兰新铁路上的那份情怀。如今的T69次列车,即是当年父母和我们都乘坐过的乌鲁木齐往返于北京的那趟列车。那时,69次还是直快列车,大姐感慨地说,当年从北京到哈密,火车要开三天三夜,如今,不到29个小时就到了。
祖国已迎来70华诞,祖国已迈入新的时代。我们姐弟五人的名字与祖国紧密相连,“新中国万代”是父亲的心愿,也是我们姐弟五人的心愿,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愿。
責任编辑 师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