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湖》:让夜晚比白天更精彩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印象西湖》拉开演出大幕之后,人们都说,西湖的美丽从白天延伸到了晚上,西湖的夜晚也活色生香起来。
  我曾观看过“印象”系列的其他作品,比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丽江的《印象雪山》,虽然由同一支团队打造,各有各的特色和看点,但《印象西湖》相比于其他作品,却多了几分含蓄、委婉的深情和浓浓的江南意韵,而这,正与杭州的城市气质相吻合,让人观后不能忘怀。
  就在近日,杭州的平面媒体为《印象西湖》撰文,文中说:“从2007年试演算起,今年已经是《印象西湖》的第八个演出季,它是杭州旅游业乃至杭州城市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这张“金名片”融合了杭州如此之深的感情,那么当初它是怎样诞生的,当下与未来,杭州又会将这张金名片引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那些见证了《印象西湖》七年历程的那些人的口中,知晓更多的说法与细节。
  创意,以文化为根本
  时间倒推回2005年10月11日,西湖正下着蒙蒙细雨。
  著名导演张艺谋站在西湖边,看着周围陪伴他的团队,用肯定的口气说:“在这里举办夜晚实景演出,绝对会比之前的作品更成功。”
  很多老杭州都还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阮公墩开出了夜间仿古游,20世纪90年代末,湖心亭、三潭印月也相继在夜间开放,西湖夜游作为杭州夜游的代名词,一度出现必须提前预约的热门现象,但最终还是以冷场收尾。
  相反,大凡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地,总有其当家的夜游品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法国的红磨坊、泰国的幻多奇、巴西的狂欢节等。而历来游客形容杭州的老话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所以,印象团队和杭州市的相关部门,正是瞄准了这一块空白,大胆植入了与西湖相关的人文历史元素,实质上,是把西湖的白天旅游延伸到了晚上。
  导演樊跃谈起《印象西湖》的创作理念时说:“西湖有一个古老悠长的历史,又被文学给渲染得无比玄妙。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这个亦真亦幻做出来,把西湖的前生来世做出来,尝试做这种时空的交错。所以,《印象西湖》在人文的情怀上又往前走了一大步:西湖是情感的湖,爱情悲情湖,因为白娘子和许仙在这里生离死别。有人在这相爱,有人在这离别。”
  就这样,《印象西湖》成了西湖风景与历史、传统、传说的结合与浓缩。自然风光结合人文历史,这其实也正是西湖申遗成功的原因之一。
  张艺谋曾说过:“《印象西湖》不仅仅是文化延续,更是创意。而在创作之外,《印象西湖》更可以看作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成功范本,具有世界视野。”《印象西湖》每年的境外游客量占总游客数量的40%;以市场为导向,具备时代风尚元素;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渠道。杭州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这种文化不一定能被游客马上吸收,需要进行转化。而《印象西湖》的演出,正能帮助游客即时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市场,以内容铸品牌
  “内容为王”四个字,是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朋在谈论中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回忆当初打造产品的历程,他说:除了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这个号称“铁三角”的中国导演最佳组合之外,《印象西湖》还选择了相当分量的团队:世界著名作曲家喜多郎负责音乐原创,“海豚公主”张靓颖激情演绎主题曲《雨》,以及中国顶级灯光设计师易立明和音响设计师金少刚。这些不同专长的国内外一流顶级名家联袂打造一台大型都市山水印象演出,在国内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更为可贵的是,随着这几年西湖申遗工作的推进,对西湖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也给《印象西湖》带来许多要求。但是,《印象西湖》团队丝毫不以此为负担,而是把它作为提升内容质量的契机:而音响采用的是窄幅强指向性音响和2个船载定向舞台返听音箱,偏移音箱正前方10°角或离音源50米开外,外围游客几乎听不见响声。而演出所需的水下灯光采用24伏低压电,体量小且安全,白天或隐入水中或移走,非常隐蔽,不影响景观。
  “天堂一景,人间一梦”,这是《印象西湖》门票上的宣传语,也是许多观众观看后的感觉:演出内容紧紧围绕一个“水”字,以水来体现西湖的精髓与韵味——空旷的湖面上,飘然而至的演员,踏水起舞。在这里看不到任何舞台,会恍然觉得演员全是有着绝世轻功的“凌波仙子”。再看四周的西湖美景,名震天下的苏堤、雷峰塔、曲院风荷等,都是最天然最独特的背景。
  公开演出后,社会效果非常明显。早几年,相比人文气息浓厚,餐厅、酒吧云集的南山路,入夜之后的北山路要冷清许多。而现在,夜晚的北山路也热闹了起来,岳庙延长了开放时间、“北山之夜”等项目也应运而生。每晚都有数千名观众观看演出,在演出之前和之后,他们也会逛西湖,看夜景。岳湖一夜,成了游客在杭州多留一夜的理由。这让《印象西湖》成为一根杠杆,这头是演出市场,那头则是餐饮、住宿及购物等相关产业链,一场场演出为杭州带来了远超《印象西湖》门票收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产业,以外向拓前景
  2012年的黄金周,对于《印象西湖》来说,成了创造新纪录的日子:10月2日,接待观众3400多人,销售收入达到52.09万元,创下单日历史新高。10月3日接待观众人数3500人,销售收入达到了52.91万元,再度刷新纪录。
  去年,韩国KBS电视台专门数次来杭专访《印象西湖》,现场观看并做了专题报道,在节目中称《印象西湖》是“完美的、震撼人心的演出”,该专题节目立即在韩国进行了公开播放,使韩国观众对《印象西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喜爱。
  无独有偶,日本NHK电视台再次带队,携同日本16家专业旅游媒体,专程观看《印象西湖》并进行了现场精彩影像的拍摄记录,回国后通过各媒体进行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印象西湖》同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香港TVB、日本NHK电视台、英国BBC、韩国KBS与MBC、法国费加罗杂志等众多知名媒体保持长期联系和合作。
  而随着《印象西湖》在境外市场影响力的扩大,《印象西湖》宣传片甚至和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一起出现在杭州市旅委的网页面上,极大地提高了《印象西湖》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
  “名湖,名作,名人,名效益。”金朋总经理如此概括,“我们不仅是在做一个景观产品、演出产品,更是把它和西湖文化、杭州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他文献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杭州人对“白马湖”这个地名很陌生。这个位于滨江一隅的小地方,那时只有一片水稻田、麻秆地和陈旧的木门民居,村落一片荒凉。  几十年里,这里一直默默无闻;但现在,白马湖已经蜕变成中外闻名的国际动漫文创基地,一座新崛起的令人瞩目的动漫城,不仅杭州人、浙江人,甚至不少外国人士,都对“动漫之都白马湖”如雷贯耳。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曾经的“小村落”,实现了如此巨大的变迁?  一切还要
期刊
一百多年前,1904年,丁仁、王禔、叶铭和吴隐四位浙派篆刻家在西子湖畔孤山上创办了一个研究金石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有趣的是,在建社的10年间,四位创始人互相谦让,谁也不当社长。1913年,西泠印社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此后的100多年间,西泠印社社长空缺时间累计长达60余年,历任社长只有7位。  7月30日至8月31日,浙江美术馆特举办“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
期刊
极富激情、娴熟细腻的演奏,在古典主义的演绎中,饱含着浓烈民族感情;他对钢琴犹如生命一般的热爱,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对艺术真谛不懈追求,造就他坚韧的个性。  他就是俄罗斯交响乐团钢琴首席演奏家汪洋。  2013年早春,年轻的钢琴家汪洋和“江南笛王”杜如松合作的由民乐改编的钢琴曲目《二泉映月》回响在杭州永福禅寺“天籁云和”音乐会的现场,沉稳灵动的琴声配合着悠扬绵长的笛声,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琴
期刊
巴西利亚,7月18日上午,在结束对巴西的首次国事访问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利亚下榻饭店内接见了中国驻巴西使馆工作人员、华人华侨代表和浙江交响乐团全体演职员。  上午9时许,习近平走进会见大厅,当看到现场的浙江交响乐团成员时,习近平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你们昨天的演出很精彩。你们演奏的最后一个曲子是中国的乐曲,演奏水平很高。我对罗塞芙总统讲,这场活动为我的访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期刊
杭州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举行“华美致远—中国外销丝绸的风貌”展览,展出的都是中国风的外销丝织品。展览以各种图照、实物展示了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中国专为外销设计、生产并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丝绸织绣品,从中显示出中国丝绸文化的丰茂灿烂。  中国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一些著名刺绣家在工艺美术史上也有了一席
期刊
宁波平原中部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汇流的自然奇观,宁波城市即围绕三江交汇处即“三江口”扇形展开。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回望这一甬江水系的心脏、城市繁衍发展的核心,这里已华丽巨变为美轮美奂的都市风光长廊。这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是在这里奏响改革与发展的乐章。  汇聚四明形胜与文脉的三江口  三江浪花,四明形胜。  宁波三江口建城始于唐长庆元年(821),在今鼓楼一带建立子城。乾宁五年(
期刊
7月11日上午,杭州玉皇山麓的浙江美术馆迎来了一场最“恰如其名”的展览—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同心塑美—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这是浙江美术界描绘时代、讴歌人民、庆祝新中国建立65周年的盛大献礼。  两周的展期中,“去浙美看‘浙美’”成为广大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一句问候语,每一件作品,都找到了它的知音。巧的是,5年前,浙江美术馆建馆之初,迎来的第一个大展,便是浙江省第十三届
期刊
日前,“青山绿水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暨浙江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经过精选,此次展览共展出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35件作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各地区农民画佳作,显示出浓郁的农民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次画展以“青山绿水中国梦”为主题,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民协等主办。□  Hangzhou Arts and Crafts Museum
期刊
中华有久远的民歌创作,比如《诗经》收罗的各国之“风”。民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表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今天,浙江省浦江县的农民用诗歌来讴歌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追寻的“中国梦”。  耕读传家久  一束饱满的稻穗、一行飞翔的大雁、一把普通的扫帚、一串散发清香的葡萄、一曲喜气十足的秧歌……这些再常见不过的东西,成了农民讴歌的对象。白天,或种地,或扫街,或兜售自家种的蔬菜……他们是农民
期刊
丽水往南,汽车在大山间前行,用时不多就来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畲族迁入浙江最早的落脚点。畲民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他们迁徙到这方水土生息已经千百年。  畲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至迟在南宋,“畲”这个族称已见于史书。目前,全国畲族总人口近80万,主要分布于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而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就是景宁。今年,该县迎来了民族自治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