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感物论的历史变迁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物论是一个有关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理论之一。明代感物论经历了三个阶段:明初感物论思想深受理学影响,以理、道为文学发生的起点,形成了以心、物、理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并通过对"比德"说的改造和贯彻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中期的复古文学则从反对理学出发,形成了以心、物、情为主体的感物理论,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干预,以积极的理想主义精神投身现实。晚明的感物论受到心学的巨大影响,突出心灵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抛弃现实,而是既执着于现世,又强调心灵的超越,从而形成了以心、物、境为主体的感物论。
其他文献
茅坤散文慷慨悲激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知识世界、精神境界密切相关。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屡经官场风波,但志意不改。每当失意之际,他都要向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寻求精神上
分析造成几种玉兰树枯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绿化工作者参考。
近年来,中国语言的学习热潮风靡全球,除孔子学院外,中国的国际教育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幼儿园也开设了中文课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作为世界汉语
详细介绍银纤维的制备方法、特性以及在国内外的开发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化学镀、电镀法、真空镀法、磁控溅射法、涂层法、化学接枝法,银纤维特性包括抗菌、除臭、抗静电、电
对农村初中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介绍"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农村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 ,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内容、形式、题材上都出现了前所
<正>随着产业技术格局的快速演进,在互联网时代,哈曼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塑车内信息呈现方式,引领数字化转型革命,进一步推进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进程,革新用户体验。在本
本文设计的系统用于提高变电站内相关设备的入库和出库管理的效果。基于STM32单片机组成的下位机部分,主要负责压力传感器信号的采集、485总线的通信,保障工器具的放入设定的
25日凌晨,英国《自然》杂志公开一篇论文宣布天文学家发现有类地行星绕比邻星运行,距太阳系仅4光年多一点。它被命名为比邻星b(Proxima b),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位于宜居带,表面温度
报纸
学界一致认为,蒙古族著名学者乌兰杰的研究成果数量之多,所涉及领域之广,学术思想之独特而深邃,是今天蒙古族音乐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而其《蒙古族音乐史》的写作,时间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