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兵站的生命海拔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已记不清是多少次上新藏线了。
  坦白地说,当我第一次从新藏线上回来,便再也不想上去。全长1500公里的新藏线上,横亘着10余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冰雪达坂,氧气含量不到45%,紫外线强度超过人体承受能力的两倍,失眠、呕吐、脱皮、掉发、心脏损伤……
  可我不得不又一次整理好行装,跟随车队走上这条路,因为,自己是一名军人;因为,在这条被称之为“屋脊天路”的雪线之上,驻守着我们年轻的后勤兵,他们牺牲和付出的比我多得多,最重要的,作为全军海拔最高、环境最差、任务最重的兵站,这些可敬可爱的兵站兵们默默地奉献着,却不被人们所了解和知道。
  4月5日晴
  地点:新疆叶城至库地兵站
  海拔1600米——2900米
  4月份,新疆叶城的柳叶尽管遭受了塔克拉玛干沙土的袭击而变得暗淡,但春天还是来了。
  在新疆军区叶城中心兵站,新的一批将要奔赴新藏线的官兵正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他们在举行一个简单的出征仪式。
  出征仪式是豪迈而壮观的。会场的一角,不少送行的军人家属聚在一起,他们抱着孩子,提着丈夫上山必需的生活用品,几位刚结婚的新娘在悄悄地抹着眼泪。
  我能够体会到这些家属的心情,嫁给新藏线兵站的军人,就必需得面对两地分居所带来的寂寞、牵挂、担心以及沉重的家庭负担。
  上线的官兵们站得整齐而有序,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显得十分黝黑,不少官兵头发已变得稀少、花白。人群里,除了一些新兵是首次上线外,其余的几乎都在新藏线上摸爬滚打过多年,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一生都不会消失。
  上午11时,车队在一阵鞭炮声中出发了,我和管着新藏线所有兵站的叶城中心兵站站长周仲林同坐一台小车。这位来自四川的站长已在新藏线上奋斗了14年,接待了100多位将军,为10万名往返于新藏线的官兵提供过服务,新藏线留下了他的青春,却给了他一副紫红的脸庞,所有的付出与欢乐全部印刻在了这位蜀中汉子的生命年轮之中。
  周站长说:“这一路,你可以尽情地感受新藏线的苦,体味兵站人的情,兵站不仅要让过往官兵吃好、住好,还要担负为汽车加油、医疗、物资储备等众多任务,比起青藏、川藏线兵站,新藏线更有他们所无法相比的众多之最。”
  周站长的话,其实对于我这个经常走新藏线的人来说,并不觉得陌生,新藏线兵站自诞生之日起,就无可替代地发挥着其重要作用,作为全军并不多见的特殊兵种,它犹如奔驰的列车一样,推动着整个西部高原国防的巩固和发展。
  车队行进的速度很快。我们在下午6时前便抵达新藏线第一个兵站库地兵站。这期间,我们翻越了海拔3900米的库地达坂。库地兵站驻守在海拔2900米的一个山沟里,兵站刚刚建起了一幢两层接待楼,这个兵站虽然地处高原,但每一个房间都有暖气,能洗上热水澡。兵站的官兵们忙碌着招呼所有上线的战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穿着军装的服务员,不仅要收拾房间,还要送开水、做饭以及向住宿的客人提供必要的物品。库地兵站站长陈永安告诉我,现在他们可以让200名官兵同时在兵站食宿,与往年相比,兵站的后勤保障力几乎提升了两倍。
  4月6日 晴
  地点:库地兵站至麻扎兵站
  海拔2900米——4400米
  在库地兵站休整一晚后,我们在第二天的早上随车队开始向新藏线的纵深处进发。翻过海拔4900米的麻扎达坂,就真正进入“生命禁区”了,因为上面的1000多公里,最低点也都在海拔3700米以上。到达麻扎兵站时已是晚上的7点,从库地到麻扎,我开始感觉到身体因为缺氧而越来越难受,嘴唇发干,变紫。到达麻扎虽然是晚上,可高原上的阳光依然毒辣,麻扎兵站的官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他们敲锣打鼓,像是迎接久违的亲人。周仲林站长告诉我,兵站的兵都有一颗炙热的心,新藏线上的每一个兵站就是所有过往“生命禁区”的官兵们的家,兵站的兵们见到自己的战友,不管他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在生命禁区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人与人的心总会因环境的特殊而容易碰撞,产生一种特有的情意。
  麻扎,是一个听起来非常恐怖的名字。麻扎兵站站长丰文柱介绍说,麻扎兵站海拔43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45%,年平均风力在8级左右,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因为环境恶劣,这里在维吾尔语里名为坟墓。
  然而,我眼前的麻扎兵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巍峨险峻的乔格里峰下,兵站营房错落有致。步入营区,一簇簇高原红柳随风摇曳,修剪整齐的草坪正吐着新芽,鱼池、假山屹立于营区,如果不是一路的荒凉与险峻,很难判断这是在雪域高原。
  我说过,新藏线上的兵站是特殊的,他们的特殊,是要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同时还要为所有过往“生命禁区”的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在麻扎,兵站的官兵们为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费尽了功夫。每到春季,他们都会组织官兵从数十公里外的河滩剪来红柳、杨树枝插在兵站院内,从100多米外的河坝提水浇树。为确保树苗成活率,他们坚持在兵站官兵和职工中落实“栽活一棵树,奉献一片绿”的爱心责任制。如今,在兵站营院内,诸如“站长树”、“助理员树”、“司务长树”、“招待班长树”、“职工树”等红柳成为兵站一道风景线,让过往官兵佩服不已。
  在麻扎兵站,资格最老的要算司务长郭龙了,之所以资格最老,是因为他在新藏线上奉献了13年。这位一脸憨厚的“老新藏”,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一段交给了雪域高原,当我为郭龙的壮举而竖起大拇指时,这位“老新藏”却表扬起他的爱人秦晓丽。他告诉我,2001年他还在甜水海担任司务长时,正和他谈恋爱的四川姑娘秦晓丽就只身搭了一辆地方车上了新藏线,并在“生命禁区”陪他度过了半个多月。那些日子,兵站就像过年似的,大家都忘却了自己是在“生命禁区”,每天都精神十足。他和秦晓丽结婚后,秦晓丽又一次走上新藏线,和他一起并肩战斗,为过往官兵洗衣服,端茶做饭。
  4月7日 晴
  地点:三十里营房兵站
  海拔4400米——3700米
  穿过库地、麻扎两个兵站后,4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在全军都享有美誉的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有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姜云燕就在这里工作和奉献了许多年。三十里营房兵站虽然没有医疗站那么出名,但因这里是上下新藏线必经的交通要道,所以兵站的接待量大得惊人,几乎每天都有过往官兵要在兵站食宿,这个兵站最大的亮点,还是因为尽管接待量虽然很大,但服务标准却丝毫没有降低。站长周博骄傲地说,为让过往官兵在三十里营房住 的满意,他们提出了“354计划”,即“三快”(领导接头快、安排住宿快、车辆加油快)、“五热”(热房、热饭、热菜、热水、热情服务)和“四满意”(过往部队满意、领导满意和过往官兵满意)。每次受领大项接待保障任务后,他们都要提前研究方案,从伙食调剂到房间安排,从床单摆放到房间温度,逐个检查,一项不拉。过往官兵住进兵站后,坚持笑脸相迎,周到服务。无论什么时间到,都保障24小时供应热水、热饭菜。离开兵站,全站官兵列队欢送,灌壶热开水,送一声热情祝福。
  晚上,我就住在兵站的标准间里,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17摄氏度,但室内却格外温暖,房间的窗台上,摆放着几块形状各异的石头,新兵小王告诉我,在三十里营房,如果你运气好,可以在河里捡到很多和田玉,去年,有人在这里搞到一块重达几十吨的玉石,听说拉到北京奥运村去了。
  4月8日晴转雪
  地点:红柳滩兵站
  海拔3700米——4200米
  抵达新藏线第四个兵站——红柳滩兵站时,已是4月8日的晚上,四天的长途跋涉,每一个人都显得精疲力竭,高原缺氧早已开始发挥它的威力,我的嘴唇因为缺氧开裂而时不时地流血,整个脸庞也争先恐后地开始脱皮,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让人睁不开双眼。在红柳滩,尽管河滩上长有一些高原特有的红柳树,但因为风大雪猛,树却怎么也长不高,那些依附相连的红柳,倒像是内地山野之间的野草,顽强地与自然作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红柳滩兵站海拔4300米,站长李积龙像兵站的海拔高度一样,是个看着他就得仰头的大个头,我们到达兵站时,他正带领着十来个官兵吆喝着搬动重达几吨的自动加油装置,大家的脸通红通红,由于氧气跟不上,他们个个都气喘吁吁。
  红柳滩的天气变化无常,上午还是烈日高挂,下午就开始下起了大雪,这里气温很低,饭菜端上桌不到三分钟就凉得没法人口,因此兵站创造性地做起了高原火锅。李积龙站长喘着粗气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过往新藏线的战友要想吃上热饭热菜,就只能指望于兵站了,如果在兵站吃的还是凉菜凉饭,那我们就没必要存在了,所以只有搞火锅才能吃的进去。
  当晚,火锅端上了饭桌,尽管缺氧难耐,但看到热气腾腾的火锅,我们马上有了精神。我在想,如果没有他们,这条被称之为“生死路”、“屋脊路”的新藏线,还会有谁敢跨进一步?
  4月9日晴
  地点:甜水海兵站
  海拔4200米——4900米
  早上8点,我们从红柳滩兵站出发,前往新藏线第5个兵站——甜水海。
  红柳滩至甜水海只有90公里,翻越海拔5100米的奇台达坂后,便可以来到全军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甜水海兵站了,这里氧气很少,不到平原地区的45%,而更让人畏惧的是,这里不仅没有一滴甜水,而且整个兵站就建在方圆百里的冰川之上。
  甜水海兵站站长杨坤清是个非常精干的四川人,和所有人不同的是,在他身上,好像看不出有缺氧的症状,他向我讲起了甜水海这个名字的来历——
  在上世纪60年代兵站建站初期,甜水海的官兵喝的全是当地的苦水,后来,一名战士因喝苦水而患疾病,临牺牲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想喝一口甜水,当战友们从一百公里之外拉回来不带苦味的甜水时,他却永远地倒下了。战友们为了纪念他,为这里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甜水海。
  “我们现在喝的水都是从一百公里之外拉回来的,上级专门为我们装备了一辆拉水车,几十年了,我们从未喝过甜水海的水。”司务长高帆骄傲地说。
  接着,高司务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4月中旬,中心兵站专门从山下上送了15只活鸡,运到甜水海3天全部死掉,拔掉羽毛后发现鸡肉黑里发红,一起送来的猪不到半个月就掉了十几公斤肉。
  甜水海兵站方圆上百公里无人烟,栽不活树,种不出菜,看不到一点绿色。由于兵站附近水中矿物质严重超标,兵站吃水必须到100公里之外的死人沟去拉,来回都要七八个小时,吃的新鲜菜一部分是从山下上送,一部分由兄弟兵站负责保障!
  当晚,我坚持住在甜水海兵站,尽管杨站长早早安排招待班战士把炉火加旺,但室内温度却不见升高,盖上两床被子外加一个大衣,还是觉得浑身发冷,由于氧气不足,夜晚根本无法入睡,索性钻出被窝和杨站长聊起天来,闲聊中我才深知,甜水海兵站建站以来,硬件设施虽然逐年在加强,然而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始终没有改变。
  采访中,兵站的战士们透露出了杨站长结婚的事。去年春节,三推婚期的他回四川绵阳老家,与恋人举办了婚礼。大年三十,他一直牵挂兵站留冬官兵,零点钟声一敲响,他就第一时间把电话打到兵站,仔细询问兵站官兵过节情况,看战士们在高原上能不能吃上新鲜蔬菜,并给每一个战友送去了新春的问候。想起战士们一个个才十七八岁,在万家团圆的时候,却不能与亲人团聚,七尺男儿的他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在电信公司上班的妻子得知丈夫的工作环境后,劝他转业离开部队。然而,他却说:“我是新藏线兵站军人,那里需要有人去工作,我走了,就会有别人去,还是让我在那儿干吧!”杨站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妻子,也赢得了她的理解和支持。正月十五没有过完,他就匆匆告别新婚妻子,提前归队回到魂牵梦绕的甜水海兵站。
  4月10日晴
  地点:西藏朵玛兵站
  海拔4900米——4300米
  4月10日早上,告别了,我们驱车向西藏进发。
  汽车兵们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红柳滩到朵玛。其实,真正害怕的是从甜水海到朵玛。因为这段长达240公里的路途中,不仅要穿越氧气极低的死人沟,还要穿越海拔6700米的界山达坂。我们一路平安,在晚上太阳还未落山时,就顺利地来到驻地在西藏地界的第一个兵站——朵玛兵站。
  进入西藏地界,高原的雪山便不再那么凶神恶煞了,地势变得平坦而优美,路边的野草逐渐多了起来,虽然海拔并没降低多少,但给人以轻松许多。当晚,一支车队从西藏阿里地区返回到朵玛兵站留宿,站里上上下下忙个不停。炊事班按照八菜一汤两种主食的标准展开了“战斗”,招待班的战士们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房间都送上了热水,军医提着药箱,为每一位汽车兵巡诊送药。
  朵玛兵站的汪金盾站长是个年仅24岁的大学生,来自黑龙江佳木斯市,从东北到西北的雪域高原,他说在新藏线上绝对仅有他一人,汪站长刚升任站长,对工作极其负责,我们到达兵站时,站里的拉水车抛锚在十几里以外的山沟里,他非常担心,带上炊事员煮的方便面就往外跑,一直到天黑才拖着水车回到站里。
  谈起今后的工作,汪站长信心十足。他说,兵站虽然是后勤保障单位,但因为处在高原边防,我们都得有把自己当作是一线部队的意识,要保证祖国西部高原边防的安宁与和平,我们就得打造新形势下的效益型兵站和服务型兵站,并要拓宽兵站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使兵站成为作战部队在雪域高原上真正的后方基地。
  4月11日晴
  地点:西藏日土兵站
  海拔4300米
  从朵玛出发,驱车120公里,便来到西藏日土兵站。日土兵站紧依中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班公湖,与日土县城也只有三公里之遥。与所有新藏线兵站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长明电。站长黄腾有着在全军海拔最高的甜水海兵站工作长达三年的经历,他很有一股拼劲儿,他拥有三座温室蔬菜大棚,尽管4月的高原依然是冰封雪裹,但他的蔬菜大棚里却长着近十种新鲜蔬菜。
  “今年,我这个兵站的蔬菜不仅要满足自己所需,还准备为朵玛、甜水海这两个兵站提供帮助,让他们也能吃上我们日土兵站自产的蔬菜。”黄腾在说这番话时,满脸充满了自信。
  这里不仅能够同时容纳300人食宿的的接待客房,而且每个房间的地面、墙壁、桌凳都一尘不染。值班室电话可直拨全国。为解决兵站用电的问题,去年他们与县供电公司结为共建对子,使兵站结束了靠柴油机发电的历史,在新藏线沿线兵站中第一个用上了长明电。
  在洗澡堂,兵站助理员宋清华介绍说:“去年,上级投资给兵站安装了3台大锅炉,建起一次性能容纳50人的洗澡堂,取暖、洗澡问题都得到了根本解决。”
  晚上,兵站黄站长和我聊起了天,这位当过指导员,现在又担任站长职务的西北汉子,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告诉我,在新藏线上工作,每一个人都很容易恋上这片没有生命的土地,看着过往官兵满怀希望的来,又高高兴兴的走,作为兵站人,总觉得自己无上光荣与自豪。
  我问黄腾,是什么力量让你能够在雪域“生命禁区”工作这么多年,他执着地回答:“是一个军人的责任和信念。”
  后记:从新疆叶城走到西藏日土,新藏线兵站已走完大半,在剩下的600多公里的雪线之上,还有狮泉河兵站和巴尔兵站,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得不返回到新疆叶城。我知道,那两个兵站同样为了在“生命禁区”能够生存而不懈奋斗,也同样为了向所有过往新藏线的官兵提供后勤保障而满怀热情。他们的生命,像他们所处的海拔一样,值得人们永远仰望。
其他文献
广州军区某团立足团队是一支新兴的高科技部队的实际,请三任团长和官兵同台“忆传统、谈发展、话使命”,通过第一任团长回忆创业之初百废待兴的艰辛,第二任团长讲述全面发展时众志成城的奋进,到现任团长展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团队建设的豪情,为全团官兵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教育课。    第一任团长:履行使命任务要发扬艰苦奋斗好传统    [谈话人档案]张灿辉,1994年到1997年任该团第一任团长,其间完成了团队组
期刊
有一天,我终于在学院报上发表了一篇稿子,兴奋之中到处炫耀,几乎有些失态。“辣妹子”知道后便训我:“瞧把你乐的?有本事到《火箭兵报》上发表几篇呀?让全二炮的人看看。”  经她一激,我立即买来一大堆新闻写作书籍,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从基本的“五个W”学起,苦练基本功。一年后果然屡写屡发。每当稿子见报后,在她面前我都按捺住内心的喜悦,装着谦虚而努力的样子。发表了多篇稿子后,我才把剪贴本给她看。
期刊
刚入伍时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女军人,是我们的新兵班长李能,一个高大而美丽的老兵。她的气质真是充满矛盾,身材苗条得像模特,却曾经是浙江省运动会的短跑亚军,怎么看面容都很柔美,其实却是个凶辣妹。让我们叠军被,我们懵懂无知,自然就按民间习惯叠成松软的“圆面包”,立即被她劈手扔到外面的草地上,于是我们在干草和黄泥巴上跟她学叠被子,怎么掏怎么刮怎么捏才能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绿箱子”。  我们洗完脸把毛巾随手往床头
期刊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而且,它还对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作出了一种全息的映射。  古代的书法作品往往首先是社会实际文化生活的记载。书写者涵泳于中国文化,陶冶出文化品格和文化气质。书写时,兴感触发,流露笔端,创造出如岳飞“还我河山”、毛泽东《沁园春·雪》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   特别是榜书那种直面现实生活、壮美河山、昭示名胜古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忠实、热烈、真诚,那种或斩钉
期刊
“向前,向前,向前……”很难想象,全军所有将士一齐唱响军歌是一种怎样的气势。但毋庸置疑的是,全军将士的步伐正一致地按照党的十七大所指引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向前迈进。  有如胡锦涛在报告开篇所说,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关键词成为人们观察和解读这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的切入点。  报告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
期刊
这一期,我们向读者隆重推出总参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周壁华、沈阳军区红九连、广州军区某师师长刘小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的先进事迹。  在一期集中宣扬四个全军级的典型,我们想到了2007中国军营价值符号这个命题。作为总政治部下属的一家全军性综合刊物,《解放军生活》杂志自2005年以来致力提高刊物的思想性和新闻性。其中一个举措就是要在部队典型宣传工作中有所作为。今年以来,我们派记者参加了中宣部
期刊
没到过西藏之前,对那里有好多想象式的向往,向往那里的雪山,向往那里的蓝天,甚至向往那里被人们传说的几分恐怖的高原反应,当然也向往那里的格桑花。那从小听到说西藏就一起听说过的花朵,那像盛开在神话里的花朵,在我的向往中也是西藏的象征符号,如同那雪山、那蓝天,如同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  真正到了西藏,向往变成了现实,那蓝天、那雪山、那几乎把我打趴下却终究被我挺过去的高原反应,都成了我那段时间里生活的
期刊
困难面前,他们是百姓最信任的人  千里凉山,风光如画。然而美丽的背后却藏着贫困的苦涩:大山虽然孕育了彝族这个火热的民族,同时却也隔绝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一些地方甚至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贫困仿佛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军分区党委向全区人武部发出了动员令:发动8万民兵,帮助彝族同胞走出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快,军分区定乡、县武装部定村扶贫在凉山大地展开,民兵“一兵带一户
期刊
随处可见的长明火:    富有成效的传统教育 俄罗斯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强调忠诚祖国、敬仰英雄和珍惜荣誉。俄《国歌》这样唱道:“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过去,现在,直到永远!”俄国旗由白蓝红三种颜色组成,白色代表寒带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代表亚寒带气候区,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
期刊
布局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的华北战场,形势危机。侵华日军狂妄叫嚣“一个月占领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8月底,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迅即开赴山西第二战区对日作战。从8月31日起,115师、120师和八路军总部开始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129师稍后跟进。把三个师都派往山西,最初有相互照应的考虑。  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