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兆起伏加剧与短临地震预报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伏加剧是相态突变前的一种临界现象,本文应用这一观点探讨了强地震前小震活动频次和地下流体、气体、地应力等前兆变化的起伏加剧现象,并得到以下初步结果: 1.临近强地震前较大范围内超过平均日活动水平的小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有序性,即出现穿过未来大震区的小地震活动条带,条带的交汇区为未来大震区。2.强地震前的小震高频次活动日大多与外因出现时间同步,目前发现的外因有塑望、节气、中强以上磁暴以及大气压力下降等。这种小震的高频次活动一般出现在震前当天至一个月时间内。3.前兆的起伏时间和小震频次的起伏时间大致同步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研究公司雇员的忠实义务,由个案实证分析入手,提出我国公司法上公司雇员忠实义务缺位的问题。溯源传统公司法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制度,分析该制度的正当
产学研合作广泛适合于经济社会的各区域、各组织。本文从国家(地区)层面总结了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有效模式,从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推介产学研合作。
本文利用动三轴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动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其本构关系依然服从双曲线模型,但模型参数随所施加的随机地震荷载时程的不同
本文利用联合反演的层析成象的方法,配合快速两点射线追踪法,处理了河西地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走时资料,得到了该地区中、上地壳三维速度异常分布图象,并根据反演结果
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结合现今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了《建筑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的改革思路,以期通过实践教学,培
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骨干院校建设的实际,从组建陕西国防工业职教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1”工程,创新教学管理,强化技能竞赛等五个方面
周至两次地震烈度异常原因的初步探讨陈希圣,王卫东(陕西省地震局,西安710068)主题词:陕西,烈度异常,周至1前言周至地处陕西关中腹地。1988年1月和1993年4月,在周至分别发生M。4.3和M。3.6有感地震,这是近年来在关中地区发生的较引人注...
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任务和目的,从综合性、示范性、公益性、规划性、针对性和创新可持续性等多侧面分析解读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共性。为各级各类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正确理解
本文选取了西北地区1972年以来发生的10次中强震,对这些地震前震中区b值位和小震调制比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有7次地震,从震前两年左右开始,震中区b值变化与小震调制比变化出现显著相关现象,而且震级大的地震,其相关时段也较长。另外,选择了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两个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且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较强的地区,对1972年以来b值和小震调制比的变化进行了对比检验,两个地区各有两个时段的
在Ⅰ测线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测区特点给出了高程校正及沉积层校正方法,利用反射波与莫霍面折射波运动学特性进行一维、二维地壳结构的正、反演计算,获得了自甘肃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