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会与之一道熄灭,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精彩,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科学导学,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激发了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知识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
  二、合作探究,精心点拨,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取新知
  常言道:“愚蠢的老师都是给学生以真理,而聪明的老师教给学生获取真理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举措。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善于质疑。教育艺术家邱旭华老师的“先学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明确地把学生推到主体、主动地位,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闪耀着改革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只有师生各抒己见,才能形成民主、自由、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让学生主动发言,淡化学生回答内容正确与否的评价;要及时给予鼓励,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学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长处、闪光点,用这一亮点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要弃之“扶”,实施“放”,通过不断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一反三,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在诗歌教学中不妨引进有关的诗词加以拓展,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两全齐美。如教学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王维的思乡之情,我又为学生介绍了《泊船瓜洲》等思乡的诗,学生听后更加了解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时那种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思乡名句,一诵再诵。回过头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便能入情入境。再如,教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问:谁还会背李白的诗?学生兴味盎然地背诵了许多,有学过的,有未学过的,我让他们课下继续搜集。几天下来,全班学生就已经背会了十多首李白的诗。这样教一篇背数篇,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无形中学生已融进浓浓的古诗文学习中。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思维,精彩展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学习小组里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激烈讨论,老师巡视其间,精心指导、耐心点拨。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怕自己错过了每一次机会。每个同学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答对了,加2分,答错了仍然加1分,因为他们很勇敢。听,他们说得多好,句子生动有趣,紧扣主题,还用上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当然,大家读起课文来音色纯美、语句流畅、感情充沛、绘声绘色。课本剧表演更是有板有眼,看,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五分钟的准备后,我们班“晨曦之梦”组的“西门豹”“巫婆”“乡绅”昂首阔步地走上了讲台,“西门豹”语重心长地劝“巫婆”改邪归正,“巫婆”暗中唆使“乡绅”祭祀河伯,西门豹惩处巫婆的故事被完美地演绎,同学们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我们班也逐渐诞生了许多“小演员”“大导演”。在这样充满欢乐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自己唱、自己跳、自己演、自己秀,可以用自己热情饱满的态度迎接每一分、每一秒!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表演,打造出精彩的高效课堂,锻造出一个个精彩的壮丽人生,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的人生真谛。表演之后,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综合上述,语文教学方法有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只是方法之一,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步步向前,就会让当今的学生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其他文献
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是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指出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多年来把“如何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作为
期刊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文是语文的一大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指导好学生作文,尤为重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而初中的作文教学
期刊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新课改下的数学学习方式更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现代学习方式的运作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作为先决条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只有当
期刊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列于“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之后,这表明,信息技术运用已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了当前教育界的重视。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传统语文课
期刊
摘要:市场化进程下,对于股权的评估,不应完全依赖于传统的评估机构确定评估价的方式,将其放归于市场本身也能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方式实现强制拍卖的价值追求;瑕疵股权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补正瑕疵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虚假诉讼的风险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对于需要审批的股权拍卖程序,应当尽快通过立法确定审批机构在拍卖前需对竞买人主体资格进行前置审批。  关键词:股权变价;股权评估难;瑕疵股权;竞买人主体
期刊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在《离娄上》有一句名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后来就有“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俗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和做法,否则无法成功。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制度建设在治国理政和修身齐家等方面起到规范、引导、示范和约束的作用。自古以来,制度文化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文明富强的一块重要基石。同样,一所学校要想搞好学
期刊
在新教改的形势下,情境材料历史题越来越受高考专家组的青睐,虽然史料教学,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但这一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讲尤为重要和困难,学生的学习似乎仅停留在直接的感官和简单的重复记忆,而对于历史材料的思考和解读能力是历史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高考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发展的历程。有些考生在进行材料解析题时,存在着很
期刊
磕磕碰碰,风风雨雨中度过了与普班的这几年。这几年,不仅是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上的磨合,更是对教学方法的考验。这几年,真的是感触颇深。有时,你在三尺讲台上的一往情深,他却是不以为然,酣然大睡。有时,精心准备的课却让无所事事的捣乱分子弄的支离破碎。不得已,上堂政治课吧,却又遭遇与一流演说家的唇枪舌战。心想,没有个三十六计,七十二般武艺很难担此大任。虽然有个别同学的劣迹斑斑,但心中对绝大数同学的热情关怀还是
期刊
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爱模仿。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毫无疑义,儿童从四周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因此,我们需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狂风,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他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
期刊